天天看點

王陽明的“格物緻知”觀

作者:陽明悟行學宮
王陽明的“格物緻知”觀

所謂緻知格物者,緻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緻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緻吾心之良知者,緻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王陽明的“格物緻知”觀

初釋:

所說的格物緻知,是把我心中的良知用到萬事萬物上。我心中的良知就是所謂的天理,把我心中的良知天理應用到萬事萬物上,那麼萬事萬物都得到天理了。求我心中的良知,就是緻知的功夫;使萬事萬物都得到天理,就是格物的功夫。

王陽明的“格物緻知”觀

壺天山人诠釋:

這段話反映出陽明先生的“格物緻知”觀,與作為儒家正統的宋明理學有着鮮明的差別。朱熹講的“即物窮理”,是在事事物物的形相、變化中去領悟、體證天理,因為天理作為天地萬物運動變化的規律,就是通過萬事萬物的形相、變化來展現的,天理既然蘊于萬物之中,那麼領悟、體證天理,必然需要通過事事物物的形相、變化作為“媒介”。

王陽明的“格物緻知”觀

但陽明先生的“格物緻知”觀,是向内求而非向外求的,它的宗旨是在心上用功。是以,陽明先生講“格物緻知”,既以良知為起點,也以良知為歸依。緻知的功夫,就是要緻良知;格物的功夫,就是把良知用于事事物物上。格物緻知,就是把我的良知用于,或者說是加諸于事事物物上。

王陽明的“格物緻知”觀

#深度好文計劃#這裡我們可以發現陽明先生言論中一個很有意思的邏輯:“緻吾心之良知”,是緻知,“緻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是緻知,即良知發明之前,做緻良知的功夫,是緻知;良知發明之後,把良知用于事事物物上,也是緻知。由此,格物緻知成為與良知永遠密切聯系、不可分割的功夫,凸顯了陽明心學的獨特見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