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陽明先生強調“緻良知”的一進制性、本原性

作者:陽明悟行學宮
王陽明先生強調“緻良知”的一進制性、本原性

凡人為學,終身隻為這一事。自少至老,自朝至暮,不論有事無事,隻是做得這一件,所謂“必有事焉”者也。

王陽明先生強調“緻良知”的一進制性、本原性

初釋:

凡是治學修身的人,終其一生,都隻是為一件事而努力。自少至老,自朝至暮,不論有事時還是無事時,隻是在做一件事情,也就是孟子講的“必有事焉”。

壺天山人诠釋:

陽明先生在此處特别強調了“緻良知”的一進制性、本原性。“緻良知”的一進制性、本原性展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凡是治學修身的人,他所做出的所有努力,無不是為了發明良知、明心見性,除此以外,别無學問,也别無功夫。其二是凡是治學修身的人,他一生能做的,也隻有一件事,即“緻良知”。如果一個治學修身的人,不于每時每刻緻力于發明良知,那麼他所有的所謂學習、修行,都是白費功夫。須知,就個人修養而言,良知是所有學問、功夫的“定海神針”,隻有以“緻良知”為目标,抓住良知這一根本,學問、功夫才有着落處,才能讓人真實受益。

王陽明先生強調“緻良知”的一進制性、本原性

孟子講的“必有事焉”,就是關于良知的事。良知發明之前,是通過做學問、做功夫來“緻良知”,每一件事都是為發明良知而做;良知發明之後,是涵養良知、擴充良知,每一件事都是良知的流行發用。除了發明良知,良知發用,世上并沒有其他什麼事。良知時時刻刻于人的心中作用,沒有任何一分一秒間斷,就是“必有事”,不可能無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