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怒海》中娜娜在櫃子上畫的不是太陽花,而是中國式父愛的絕望

娜娜從小生長在一個不幸的離異家庭,她渴望從父親那裡得到認同和關懷。隻可惜,這個本該給予她庇蔭與希望的男人,卻始終冷漠地隐藏在自己繁忙的生意之後。

娜娜記得自己最開始跟着父親老金生活,當時年僅8歲。她以為終于可以過上有爸爸陪伴的日子。但是很快她就發現,老金一心撲在他的30多條漁船上,對她這個小女兒幾乎毫不關心。

《怒海》中娜娜在櫃子上畫的不是太陽花,而是中國式父愛的絕望

她拼命地想引起父親的注意,老金卻仿佛視而不見。

當老金難得回家,也隻是跟一群朋友喝酒歡笑。娜娜在一旁期盼着能加入,卻往往被老金不耐的一瞥打發到前妻家。

而前妻顯然也沒有時間整天照看一個小女孩。長此以往,娜娜逐漸意識到,自己在他們眼中就像個多餘的擺設。

娜娜害怕黑暗,隻能躲進陽光照不到的衣櫃,畫下一個個太陽花。她告訴自己,老金會回來找她,會關心她,她就不會再害怕。

《怒海》中娜娜在櫃子上畫的不是太陽花,而是中國式父愛的絕望

可無論畫了多少朵太陽花,老金都沒有啟程回家的意思。終于有一次,娜娜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哀傷,她蜷縮在櫃中低聲啜泣,淚水奪眶而出。

這就是娜娜記憶中生命的第一道陰影,她的内心被父親冷漠的态度深深侵蝕。也許從那時起,她美好的童真就逝去了大半。

她再也找不回屬于自己的陽光。

為了自己的留學夢,娜娜在東京一家餐廳辛勤打工。就在她積攢學費已經見底的時刻,一個看似溫和有禮的男生李苗苗出現了。

《怒海》中娜娜在櫃子上畫的不是太陽花,而是中國式父愛的絕望

兩人很快熟絡起來,李苗苗送她小零食,關心她的工作,還邀請她去自己家做客。這份久違的溫暖,很快打動了娜娜空虛的内心。

她甚至有了移情的想法,覺得李苗苗就像她一直渴望的哥哥。

然而娜娜沒有想到,李苗苗的善意背後隐藏着一個扭曲冷漠的靈魂。他利用娜娜的期盼心理,慢慢在她身上散播恐懼的陰影。

起初隻是小小地羞辱娜娜,看她局促不安的模樣。後來他的所作所為越發大膽,直至嚴重傷害娜娜的自尊。

娜娜痛苦地發現,李苗苗根本沒有哥哥該有的溫柔關懷。可她還是努力容忍,生怕被這個仿佛唯一依靠的人抛棄。

她不知道,李苗苗早已把她當成取悅自己的玩物。當他的惡行暴露時,娜娜再也承受不住來自兩個“家人”的傷害。

她選擇用自己的生命,終結這不存在希望的人生。

李苗苗隻不過是壓垮娜娜的最後一根稻草。主因依然是缺失父愛的成長環境,讓她的内心早已千瘡百孔。偶然邂逅的男友加速了她墜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這是一個陰霾密布的雨天。當老金接到警方的電話,得知女兒自殺的噩耗時,他正站在甲闆上眺望遠方。警方通知他趕往東京處理後事,他卻隻能無奈歎息:“我這還有30多條船在海上呢。

老金匆匆趕到日本,第一眼看到的,是娜娜冰冷扭曲的屍體。刺眼的鮮血淌了一地,提醒着他做父親的罪過。老金這才意識到,自己錯過了太多。

他沒能陪伴女兒成長,給她關愛和庇護。他隻一味追逐事業上的成功,卻忽視了女兒内心真正需要的東西。

《怒海》中娜娜在櫃子上畫的不是太陽花,而是中國式父愛的絕望

老金追憶起娜娜小時候,總是一個人躲在衣櫃裡畫太陽花。她在黑暗中期盼光明,在寂寞中等待陪伴。老金心如刀絞,他明白一切已經太遲。

面對女兒冰冷的屍身,老金痛哭出聲。他想起曾經不止一次對女兒豪言:“我出海打魚,掙錢不容易。都是為了你這樣唯一的女兒!”可話語和金錢,怎能彌補女兒成長中本該得到的關愛呢。

《怒海》中娜娜在櫃子上畫的不是太陽花,而是中國式父愛的絕望

一切歸于虛無後,老金癱坐在地。他茫然四顧,目光落到了那個敞開的櫃子。櫃門上畫滿娜娜笨拙的塗鴉,全都是太陽花。

它們靜靜綻放着,昭示一個年輕生命湮滅的絕望。也許這正是老金一生難以磨滅的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