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什麼才能引領孩子一生的幸福?哈佛大學長達85年的研究,令人驚訝

什麼才能引領孩子一生的幸福?哈佛大學長達85年的研究,令人驚訝

凡是父母,都希望孩子未來能幸福快樂。但如何追求幸福?今日,哈佛大學這項長達85年的研究,就像一束明亮的燈光,照亮了我們探求幸福的道路。而這個用科學方法來探究“幸福”的結論,或許颠覆了我們長久以來,有關金錢、聲望等幸福因子的認知……

文丨Jennifer    編丨Lulu

可憐天下父母心,沒有父母不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幸福美好的人生。

哪怕是拼命搞軍備競賽、将娃卷上天,也無非是希望通過教育這一途徑,為孩子未來的幸福人生增添更多砝碼。

可是,究竟什麼才是幸福人生最大機率的保證?這個問題玄而又玄。

一項針對千禧一代的調查中,76%的受訪者表示,富有是自己的首要目标;50%的人表示,是出名;此外,還有事業成功。

畢竟,金錢、名利、事業有成,這些是可以量化的,而“幸福”二字卻很缥缈。究竟何為“幸福”?

哈佛大學一項成人發展研究,通過長達85年、覆寫724名參與者和他們1300多名後代的跟蹤調查,給出了答案。

它也成為有史以來,對人類生活持續時間最長的縱向研究,記錄了很多人完整的一生,對他們的人生軌迹和所思所想,進行了客觀的實證探索。

哈佛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羅伯特·瓦爾丁格博士,是這項研究的第四任主任,他在最新出版的《美好生活》一書中,首次披露了這項研究的完整記錄,揭示美好生活與幸福的奧秘。

什麼才能引領孩子一生的幸福?哈佛大學長達85年的研究,令人驚訝

這項研究發現,人生最重要的幸福因子,既非金錢名譽,也不是成就與權力,而是人際關系的品質。

換句話說,美好生活,是在一個能賦予我們生命意義的關系網中得以維持的。

在個體越來越走向競争、孤立的大環境下,為孩子建構良好的親子關系網,讓孩子有與他人聯結和社交的能力,反而是家庭教育中更為重要的環節。

作者甚至認為,基礎教育也迫切需要增加“關系”這一課,幫助學生提升自我意識、識别和管理情緒,擁有打造良好人際關系和親密關系的能力。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幸福?

時間回到1938年。這一年,哈佛研究項目開始了對兩組群體的追蹤調查:

第一組是哈佛的大學生群體,他們來自于不同的階層和家庭,都在二戰期間完成大學學業;

另外一組是波士頓最貧窮區域的男孩。他們來自于20世紀30年代波士頓麻煩最多、最底層的家庭。

研究人員會定期對每位青少年和他們的父母進行訪談和問卷調查,長達十數年,此後又陸續加入了他們的伴侶和子女,進一步追蹤他們的人生走向。

後來,這群青少年長大成人,進入社會各行各業。有的成了勞工,成了律師、泥瓦匠、醫生,還有一位成為美國總統。還有的成了酒精依賴者,一些患上精神分裂症。

有的從社會底層一路爬升到上流社會;而一些人卻沿着相反的方向走過這段人生旅程。

什麼才能引領孩子一生的幸福?哈佛大學長達85年的研究,令人驚訝

研究者發現,無論出身哪個階層,無論他們的人生開局是抽中彩票,還是一塌塗地,對于個體的幸福感、乃至晚年健康來說,有一些共性因素值得關注。

其中,因果關系最密切、最容易形成幸福分水嶺的,居然是“人際關系”名額。

比起事業、聲望和金錢,更影響一個人的長壽和身心健康的,反而是形成并維持良好關系的能力。

“你的人際關系如何?和原生家庭關系好嗎?跟子女關系好嗎?有沒有相伴超過十年的伴侶?有好朋友嗎?”回答Yes和No的群體,在人生幸福滿意度上有很大的差異。

當研究人員對調查對象的家庭進行通路時,會從多個方面,了解他們的家庭生活是什麼樣的。

諸如,他們的父母有多嚴格或多仁慈?父母與孩子之間是否有一種持續的積極的情感聯結?家庭成員經常吵架嗎?簡而言之,家庭環境對一個孩子有多少溫暖和支援。

通過追溯很多人的一生,我們會發現,一個在早期家庭生活中擁有更親密和溫暖經曆的孩子,哪怕未來的人生經曆很多挫折和意外,他們也更容易和伴侶、他人建立聯結、依賴和支援關系。

研究資料顯示,有着溫馨童年的調查對象,一半都達到了“最佳成人發展”;而童年經曆糟糕的孩子裡,隻有八分之一達到同樣的最佳發展水準。

研究還發現,假如一個孩子幼年時得到過愛與溫情(不一定來自父母,也可以是其他人),他長大後會更容易交到朋友,也更容易建立穩固的親密關系;

此外,他在社會上的處事和應對方式,會讓别人傾向于靠近而非疏遠,也就更容易獲得事業成功和高薪。

什麼才能引領孩子一生的幸福?哈佛大學長達85年的研究,令人驚訝

一個有良好溫暖的關系的人生,就好像有很多層的保護網。即使在人生中遇到不可避免的重大挫折、意外,也會被這一層層網托住。

而溫馨有愛的童年,正是許多人最初的安全網。

越來越孤獨的少年

親密關系對于幸福人生如此重要,與之相對的卻是,現代社會正湧現出一股嚴重的孤獨潮。

最新資料統計,一項來自世界各地5.5萬名參與者的線上研究顯示,每3個人裡就有1個人說自己經常感到孤獨。這些人中,最孤獨的群體是16-24歲。

随着對人際需求的提升,孤獨感也在青少年時期凸顯。

身心孤獨,正在成為青少年抑郁現象背後,一個不容忽視的推動因素。近年來的研究,也大多将孤獨感作為抑郁的先行因素,發現陷入孤獨的孩子,更容易走向抑郁。

有一位心理咨詢師在網上分享了一個故事。

來訪者中有一位13歲女孩,在升國中後,總是悶悶不樂。她的媽媽找到了心理咨詢師,希望能開導開導女兒。她說,孩子在學校表現不錯,和同學沒什麼沖突,在家也乖巧懂事,而且成績好,多才多藝。為什麼會這樣呢?

和女孩聊了幾次以後,咨詢師發現,這個在别人眼裡很優秀的女孩,其實已經被巨大的孤獨感所吞噬。她在日記裡寫了一首詩:

“我坐在擁擠的教室,

站在沸騰的操場,

穿過喧嚣的城市......

每天做很多事,

但都抵擋不過内心巨大的荒涼。

也許,我的心裡,

住着一個蒼老的小孩。”

造成今天的孩子越發孤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背後,其實是學校、家庭、整體社會環境的共同作用。

比如,今天的孩子,在真實世界中與同齡夥伴,缺乏自由社交的環境;

高競争的學業環境,讓他們普遍有“恐弱”“恐慢”的心理;

很多孩子與家庭之間的情感聯結缺失、斷裂;

家庭、學校對孩子的評價體系過于單一化… …

在這樣的環境下,孤獨,成了現代社會的底色,哪怕是“優等生”,也難以逃脫。嚴重情況下,它甚至可能成為一個孩子的童年創傷。

哈佛研究還發現,一個孩子童年的孤獨,可能跨越數十年,影響一個人的成年後的家庭生活,甚至和下一代之間養育關系。哪怕他已取得了世俗的成功。

什麼才能引領孩子一生的幸福?哈佛大學長達85年的研究,令人驚訝

約瑟夫,是研究項目的第一代調查對象。他出生于一個較為貧寒的家庭,父母因為忙于農場生計,對他疏于陪伴。他在小小年紀,就培養出自力更生的能力,并考進了哈佛大學。

哈佛畢業後,在朋友和家人眼中,他穩重靠譜,事業有成,對家庭負責。但是,在妻子、女兒眼裡,卻好像從未完全了解他,他們之間缺乏内心的深度聯結。

在親密關系方面,約瑟夫是缺位的。他始終無法克服一個核心的、根深蒂固的恐懼——不願向他人敞開心扉,哪怕是最親密的人。

研究人員發現,這受他的成長經曆所影響,源于他更深層次的心結——懼怕成為他人的負擔。從小開始,他就習慣了保持獨立、不依賴他人、也不展示脆弱的一面,這是讓他感到安全的生活方式。

約瑟夫度過了孤獨的童年,卻在成年後的漫長歲月裡,難以聯結親密關系。

羅伯特教授表示,“人類需要溫暖的關系”,是一個刻在人類基因裡的事實。

幾萬年前,智人幸存下來是因為他們的社會性,幾萬年後,人類的身體和大腦也已經進化到需要與其他人聯結的狀态。

什麼才能引領孩子一生的幸福?哈佛大學長達85年的研究,令人驚訝

研究人員還做了許多探究社會聯結與死亡風險關聯性的調查,結果顯示:社會聯結越緊密的人,在任何年齡階段的死亡風險都越低。這一點是不分國界、不分階級、不分性别的。

而孤獨對人的影響,不僅有心理層面,還有生理層面。他們會對疼痛更加敏感,免疫系統會受到抑制,大腦功能減弱,睡眠品質降低,更加疲憊和易怒。

親密情感紐帶的建立,對成年人和兒童都具有重要意義。越是在高度競争性、高壓狀态下的現代社會,更是如此。

眼下,孤獨的個體,越來越多。但是對個體的健康和幸福而言,每個孩子更需要的是愛、聯結和歸屬感。它并非可有可無的奢侈品,而是幸福的根基。

當務之急,

是建構親密關系

哈佛這一研究項目,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在于讓我們重新審視,如何才能幫助一個孩子最大程度地擁抱幸福人生;

也讓我們重新思考,以破壞親子關系為代價的雞娃,究竟是不是一種舍本逐末的行為;擠占孩子同伴社交、卻用各類補習班填滿,是否真的可取……

在這個日益孤獨的社會,建構親密關系,重視人與人的聯結,讓孩子感受到與自己、與其他人、與這個世界的聯結,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孤獨,走出内心的孤島。

具體可以怎麼做?羅伯特教授也給出了一些實操性建議。

1.家人之間的相處和溝通模式

每個人都會從孩童時期原生家庭的相處模式中,繼承一系列的習慣、觀點和行為模式。這些無意識的繼承,也會影響孩子未來與他人建立關系、互相支援的方式,以及交往的能力。

其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聯結,就是處理情緒的能力。

家庭成員之間如何處理和化解情緒問題,往往對孩子的人際交往有深刻的影響,也會直接影響到親子關系的品質。

羅伯特教授提出的伴侶之間的相處方式,其實在親子之間同樣适用。

比如,當孩子遇到讓你感到苦惱、失望、憤怒的事情時,我們在釋放原始情緒之前,不妨停下來看一看,自己在想什麼。“為什麼此刻我會有這樣的情緒?我的生氣/憤怒/失望的原因是什麼?它從何而來?”

這些也可以變成換位思考,解讀對方的感受。“為什麼此刻他會有這樣的情緒?為什麼他會做出這樣的行為?”

“反思性傾聽”這一技巧也很重要。親子溝通過程中,父母不加評論地傾聽,往往比好為人師,更有效果。

在傾聽基礎上,我們還可以提供一些個人了解上的回報,培養親子間的共情基礎,比如,“你這麼做是因為.....對嗎?”

還有一種提高情緒處理能力的方法,是“自我疏離法”,也就是試着從對話中“後退一步”,跳脫出來,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看當下的問題。

無論如何,親子溝通和相處的關鍵,是我們能在情緒上穩定住、慢下來,向孩子表明我們正在努力了解他。

2.家庭生活中的儀式感

日常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建立家庭親密關系的機會,比如,家庭共餐,就是最簡單有力的一項儀式感。

研究人員發現,家人聚在一起聊天,對孩子的成長特别有益。而定期的家庭聚餐,能帶來孩子更高的平均成績和更高程度的自尊,同時也降低了藥物濫用、青少年懷孕和抑郁症的發生率。

現代家庭生活的節奏很快,餐桌,往往是每天難得的親子對話和交流場合。是以,家庭共餐是一個非常好的促進親子關系、了解彼此生活的機會。

無論是熱點話題的探讨、彼此的喜好分享,還是家庭成員克服重大挑戰的經曆等等,都是極好的對話素材。

什麼才能引領孩子一生的幸福?哈佛大學長達85年的研究,令人驚訝

埃默裡大學心理學家馬紹爾·杜克,在20世紀90年代緻力于研究美國家庭。他發現,當面對困難的時候,那些熟知家族故事的孩子,會表現得更好。

對家族故事的了解包括,“你知道你的(外)祖父母在哪裡長大嗎?你知道父母在哪裡相遇嗎?你知道家裡發生過某種可怕的疾病或者事情嗎?你知道自己出生的故事嗎?”

通過實證研究發現,孩子們對于家族曆史知道得越多,他們就越有控制自己人生的意識,自尊心就越強,也就越相信自己可以為家庭帶來更大的成就。

同時,對家族史的了解,能讓孩子産生家族歸屬感,也讓一個孩子克服困難、适應社會的能力更強。

3.增加社會情感教育

羅伯特教授認為,基礎教育在閱讀(reading)、寫作(writing)和算術(arithmetic)之外,還應該增加一個重要内容:關系(relationships)。

其實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社會情感教育。

在這類教育中,孩子們可以發展自己人際溝通、社會交往,以及識别和管理情緒等方面的能力。未來,社交健康,也應該成為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

跨越年齡、種族、性别和階級的研究表明,參與過社會情感學習的學生,與沒有接受過這種教育的學生相比,表現出對同伴更積極的行為,也有更好的學習成績、更少的行為問題,以及更少的情緒困擾。

如今,全世界都開始重視社會情感教育。社會情感教育實施的最佳地點,除了學校,還有家庭。

哈佛研究中成千上萬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生來就有與他人聯結的需求,這種聯結的需求是美好生活的基礎。

誠然,生命中充滿了各種意外之旅,偶然的遭遇和不可預見的事件,都可能将生命帶向一個新的方向。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人際關系依然是成長中最刻骨銘心的記憶,是幸福體驗的核心角色。

羅伯特教授說,“當我們學會如何去愛,如何敞開心扉接受他人的愛,當我們從自己的經曆中成長,并與他人聯結起來時,美好生活就悄然出現了。”

參考文獻:

1.《美好生活:哈佛大學跨越85年的幸福研究啟示》,中信出版社;

2.《哈佛75年研究報告:什麼是美好生活》TED演講;

3.《追蹤724人的一生:什麼樣的人容易幸福?答案颠覆想象》,中國青年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