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母這些行為,正在培養一個不自信的孩子

父母這些行為,正在培養一個不自信的孩子

父母這些行為,正在培養一個不自信的孩子

做一個不掃興的家長,讓孩子相信自己的感覺,享受當下的快樂,才是真正的“為孩子着想”。

作者 | 煙花三月

最近有位媽媽發了一段視訊,引來網友的怒斥。

原來,14歲的女孩精心準備了四菜一湯作為午餐,有番茄炒蛋、青椒火腿、酸辣無骨鳳爪、炒青菜和玉米排骨湯。

她給媽媽盛了蛋炒飯,還準備了西柚作為飯後水果。

女孩忙碌了一上午,滿心歡喜地等待着媽媽的贊許和好評。

父母這些行為,正在培養一個不自信的孩子

可是,媽媽的反應太出人意料,她沒有絲毫開心,一邊拍視訊一邊責備:

“我是要表揚你嗎?你中午跟我整這麼多菜,我們倆怎麼吃啊?”

媽媽還把視訊發到網上,繼續吐槽她這個“沒有數”的女兒:

“十四歲的女兒做的午餐,十一點給我做好了!我該表揚嗎?又要浪費了!”

但網友們都不買媽媽的賬,一緻力挺女孩:

“天......心疼女兒一波,這麼會做飯還要被埋怨。”

“我葷素搭配地做這樣的四菜一湯,去孝敬我老爸老媽。那麼這事夠我老爸老媽在外面吹一年了。”

“我要是這個小妹妹我得委屈死,遇到這樣掃興的母親,沒有一句誇獎,還要變着法地陰陽。”

是啊,在女孩忙碌的時候,其他同齡孩子可能正翹着二郎腿、吃着零食、玩着手遊呢,父母喊他吃飯喊10遍,他不回一句,更别說讓他做飯了。

即便确實覺得孩子做菜多了,那也可以換種語氣說話,而不是用這種陰陽怪氣的話,戳傷孩子的一片真心。

不禁想起這樣一段話:

“有的家長仿佛有一種魔力,孩子向他們分享快樂,快樂就會消失;向他們傾訴煩惱,煩惱就會加倍。”

确實,“掃興式”育兒的父母,最擅長在孩子的興頭上灑下一盆冷水,讓孩子的興緻瞬間全無。

可它的負面影響從來不是一時的,而是羁絆孩子一生的。

父母這些行為,正在培養一個不自信的孩子

“掃興”教育,剝奪孩子的快樂

《我親愛的甜橙樹》一書中,小男孩澤澤渴望愛和溫柔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澤澤出生在一個孩子衆多、經濟拮據的家庭,他不想總是看父母愁眉不展的樣子,是以想盡辦法讨父母的歡心,尤其是爸爸的。

他看到爸爸因為失業而悶悶不樂,決定唱首歌讓爸爸開心一下。

然而,爸爸根本無心聽歌,更不了解澤澤的心意。

澤澤還沒唱兩句就觸發了爸爸的暴脾氣,爸爸連吼帶罵把澤澤揍了一頓。

父母這些行為,正在培養一個不自信的孩子

澤澤的舊傷上疊加新傷,心涼透了。

從此,那個能在沉悶的日子裡尋找快樂的男孩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沉悶寡言、喪失活力的軀殼。

每個孩子都有快樂的本能,但“掃興”教育的存在,讓快樂消失了,親子關系自然也不會和諧。

前幾天,在微網誌上看到一個熱門話題#這就是我屏蔽父母的原因#,引發廣泛讨論。

網友在視訊裡展現了屏蔽父母的原因。

父母這些行為,正在培養一個不自信的孩子

小時候,她畫了一幅很滿意的畫,希望得到爸爸的誇獎,爸爸卻冷冷地說:

“你畫這些有什麼用?将來又不能靠這個吃飯?”

她拿搞笑的視訊給爸媽看,爸爸斥責:

“大晚上笑那麼大聲幹嘛?就知道瞎嚷嚷。”

她給媽媽看自己旅遊的照片,媽媽卻嫌棄她的笑容:

“你說你老抿嘴笑幹嘛,多不好看啊。”

漸漸地,女孩不再和父母分享日常,回到家總是很快躲進自己的房間,父母又指責她冷漠。

如果問父母“你希望孩子能快樂地生活嗎?”

相信沒有父母會給出否定的答案。

然而事實是,父母在不知不覺中剝奪了孩子快樂的權力。

每當孩子開心時,父母就如臨大敵,急忙潑潑冷水、敲打鞭策,生怕孩子得意忘形。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慢慢遏制體内的歡快因子,生出“我不配快樂”的認知。

父母這些行為,正在培養一個不自信的孩子

“掃興”教育,讓孩子被内耗所困

發小藝茹就深受“掃興”教育的荼毒,長大成人後依然飽受餘毒的折磨。

她鼓足勇氣報名參加校合唱團的選拔,媽媽一臉嘲諷:

“你還是别去了,就你那破鑼嗓子,上去還不夠丢人的。”

她起早貪黑刻苦學習,終于在期末考試中逆襲成為班級第二名,以為會得到父母誇贊。

結果媽媽皺皺眉頭說:“沒什麼可高興的,距離第一名還遠呢。”

爸爸也附和:“就是,真有本事你早考第一名了。”

在父母長期的冷嘲熱諷中,藝茹逐漸迷失了自我,真的認為自己有很多不足,更不配優秀。

教育專家周宏說:

“中國的多數父母,食指太發達,動不動就指着孩子挑缺點。”

父母脫口而出的那些掃興的、貶低的話,都會變成利刃,削掉孩子的自尊、自信和勇氣,留下終生無法愈合的傷口。

長大後,藝茹時常情緒低落,自我懷疑,陷入擰巴、自卑的泥淖。

在婚姻中,她遭遇背叛,卻沒有勇氣離開出軌的丈夫,一次次被傷害,又一次次選擇原諒。

因為在她的認知中,不幸的婚姻一定不是一個人的錯,她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工作上,她精心策劃的方案被同僚抄襲,卻不敢站出來維護自己的權益,一番思想鬥争後選擇暗暗吃下啞巴虧。

想起心理大師吉利根說過的一句話:“父母,是孩子天生的催眠師。”

的确,隻有父母不掃孩子的興,孩子才會在父母的積極回報中,學會不掃自己的興。

在沖突來臨時,孩子才不會和自己對抗,不讓自己在内耗中沉淪。

父母這些行為,正在培養一個不自信的孩子

“掃興”教育,逼走孩子的内驅力

曾看過一個視訊,視訊中女孩努力拉着小提琴,她要為媽媽獻上生日禮物——小提琴演奏《生日快樂歌》。

她以為媽媽會抑制不住高興地驚呼:“我的天,是生日快樂歌耶!”

父母這些行為,正在培養一個不自信的孩子

然而,媽媽的第一句話卻是:“你可以拉得更好的。”

女孩據理力争,隻為得到媽媽的一個好評。

媽媽仍不住地批評,嚴詞厲色:“在你表現最好的時候,才能得到我的認可。”

媽媽給出的是多麼令人窒息的回應,女孩的一腔熱情瞬間降至冰點。

最後,女孩隻能無奈地說:“我再也不想拉小提琴了。”

這位媽媽本意是想督促孩子進步,但方式用錯了。

“掃興”教育帶來的不是動力,而是阻力,會逼走孩子的内驅力。

《心理訪談》節目報道的“資深啃老族”範成金的故事,讓人唏噓不已。

父母對範成金寄予厚望,為了讓她不驕傲、有出息,父母經常挑剔她、否定她。

父母這些行為,正在培養一個不自信的孩子

她剛學會寫字,爸爸就指着作業本說:“你寫的什麼玩意?醜得要死?快擦了重寫。”

她興高采烈地把自己設計的作品分享給媽媽,媽媽卻道:“有啥用?看書去!”

大專畢業後,她找到一份喜歡的工作,媽媽指着鼻子罵她:

“高中畢業都能幹的活,我們的辛苦白費了。你将來成事了,我給你跪下。你成事了,狗都能成事。”

終于,範成金在父母的打擊和否定中越來越失去動力,最後,她不再找工作,啃老10年之久。

現實生活中,不乏這樣的父母:

他們一邊打擊着孩子的興趣,一邊又抱怨孩子沒有内驅力,對什麼都提不起興緻。

其實,孩子的内驅力是在父母的不掃興、不否定,允許和尊重中生成并慢慢凝聚的。

允許孩子做喜歡的事情,不斷給予孩子支援和鼓勵,不需要父母的加壓和鞭策,孩子也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和勇氣去乘風破浪。

父母這些行為,正在培養一個不自信的孩子

父母懂得共情,才能走進孩子的内心

之前,微網誌上有個“擁有不掃興的父母是什麼體驗”的視訊,感動無數網友。

視訊中,女孩辭職沒有收入,在父母租住的房子裡打地鋪,父母了解她,從未對她冷言冷語。

父母這些行為,正在培養一個不自信的孩子

女孩大半夜嘴饞了,媽媽會和她一起下樓買吃的,冰淇淋也好,宵夜零食也好,隻要是女兒喜歡的,媽媽都奉陪到底;

女孩突發奇想化了一個奇怪的妝容,爸爸看後不會指責,隻會陪着女兒哈哈大笑;

女孩買回禮物或是帶父母出去吃大餐,父母從不抱怨女兒浪費,而是開心享用;

父母這些行為,正在培養一個不自信的孩子

他們總能像朋友一樣聊天,還會分享有趣的事和好喝的奶茶......

女孩家并不富裕,但很多網友發出羨慕的感慨:

“你在精神上的富足超越了很多人。”

“這個視訊比富二代炫富曬包,更讓我羨慕。”

确實,能夠得到父母無條件的了解和支援,無疑是孩子最幸福不過的事了。

《共情力》一書中說:

“如果沒有共情,我們就無法互相尋找支援、鼓勵、溫存和愛。”

不掃興的父母是深深懂得共情的父母,他們對孩子的喜怒哀樂報以最大的感同身受。

懂得共情的父母,才更容易走進孩子的内心。

願父母們努力尊重孩子的喜惡,幫助孩子獲得成功的體驗;

願孩子們在父母的助力下,在自己喜歡的道路上一往無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