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想養廢你的孩子,就做個“腳手架型父母”

不想養廢你的孩子,就做個“腳手架型父母”

作者:宛宇(爸媽精讀作者)

山東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餘瑞琴分享過一個故事。

一個7歲女孩要求爸爸像猴子一樣上樹生活,媽媽要像模特那樣走路,對疼愛她的奶奶更是拳打腳踢,大聲叱喝。

一家人對孩子的表現不知所措,又心疼不已,于是帶她來找餘教授做咨詢。

一次,餘教授和孩子玩沙盤汽車遊戲時,她按照正常的規則去行駛,女孩卻拿着汽車模型一邊沖一邊大喊:“撞死你,撞死你。”

餘教授避讓不及,兩個汽車模型用力地撞在一起,餘教授趕緊詢問孩子是否受傷。

結果女孩直接狠狠地踢了餘教授一腳,還氣憤地說:“讓你撞我。”

全程目睹這一切的媽媽,不但沒有批評女孩的無禮,反而對餘教授說:“老師你怎麼不看着點呢,不好意思啊,她還隻是個孩子。”

不想養廢你的孩子,就做個“腳手架型父母”

餘教授這才明白,是家人多年來的寵溺縱容,造就了女孩自私、嬌縱的性格。

其實一味護着孩子不是愛,反而是對孩子最毒的傷害。

美國心理學家華萊士稱:

“溺愛孩子其實是一種溫柔的陷阱,表面是在愛孩子,實質上是父母一步步将孩子帶領到自己親手挖掘的陷阱裡,被溺愛長大的孩子,由于被剝奪了犯錯誤和改正錯誤的權利,也失去了長大成人的機會。”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需保持清醒,愛有邊界,孩子才有未來。

不想養廢你的孩子,就做個“腳手架型父母”

竭盡全力對孩子好,

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兒童專家李茜曾說過:

“普通的家庭對孩子最大的毒害,就是傾盡一切去滿足孩子所有需要。這種自我感動式的教育,一定會養出一批來要賬的孩子。”

父母希望把一切美好都給孩子,卻忘了寵愛過了頭,反倒變成了虧欠,害了孩子的同時也将反噬自己。

因為有求必應,最後就是理所當然;百般縱容,最後就是本該如此。

綜藝節目《天天好心情》裡,24歲的小李理直氣壯啃老,父親無奈帶兒子上節目調解。

小李畢業後就閑賦在家,花錢卻大手大腳,2年的時間,家裡的積蓄幾乎都被他敗光了。

家人催他出去工作,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每份工作都幹不長。

不想養廢你的孩子,就做個“腳手架型父母”

當專家質問他為何啃老,他竟覺得父親能掙錢,完全可以養活他們一家人。

看着吊兒郎當玩世不恭的小李,現場的調解員氣不打一處來,對他進行言辭激烈的批評。

結果坐在一旁的父親心疼兒子被罵,反而替小李辯解起來。

父親說兒子曾經也勤奮好學,非常聽話明事理,隻是這幾年才變得懶散虛榮。

經過節目中探讨,原來小李會變成這樣,跟他的父母的教育有莫大的關系。

從小到大,父母讓小李衣食無憂,過度庇護,不忍心讓他受一點委屈。

吃喝拉撒全幫他打理,就連兒子的工作都是父親托朋友安排的。甚至為了讓兒子拿到銷冠,不惜自掏腰包冒充客戶去刷單。

可小李不但沒有感激父親的付出,反而覺得上班太累,辭掉工作在家啃老。

《教育的本質》書中說:每一個冷血不懂感恩的孩子背後,都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父母的責任不僅是把孩子養大,而是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感和上進心的人。

很多時候,父母越愛孩子,越要懂得放手,讓孩子有機會去面對挑戰和困難。

當孩子擁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才能有勇氣去面對生活的起起伏伏。

不想養廢你的孩子,就做個“腳手架型父母”
不想養廢你的孩子,就做個“腳手架型父母”

真正的愛有分寸,溫柔有界

心理學上有個理論叫“食鹽效應”,它來自一個寓言故事。

一個農夫喂了一頭驢,這個驢天天吃青草,食之無味,想吃點好的。

于是這個主人就在草裡放了點鹽,驢覺得吃到了美味佳肴。

得知是加了鹽的原因,驢便要求以後隻吃鹽,不吃草料。

結果第二天主人給它端了一盆鹽,驢吃了一口被齁着了,皺着眉頭又去找青草了。

“食鹽效應”給我們一個啟示:再好的東西,也要适時适度,過量了就會變質。

同理,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家長對孩子的好,就如同那一味鹽,總覺得給的還不夠多,不夠精,殊不知,菜品早已變了味道,食之難咽。

父母對孩子愛有分寸,适度培養,孩子才能守住邊界,健康成長。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對子女從不溺愛,非常重視品德素質培養。

孩子們小時候貪玩,不知道幫父母分擔家務,他對孩子循循善誘,引導他們主動做事;

孩子有時淘氣執拗,他不會馬上哄孩子,而是等孩子冷靜後,再溫和的啟發誘導;

為了培養兒子們吃苦勤奮的精神,他讓孩子跟泥瓦匠師傅刷牆砌磚。

陳先生還要求每個孩子都要有同情心和愛心,鼓勵孩子們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人。

他的三個女兒就曾在收容所裡幫忙照看嬰兒,教小朋友們識字、唱歌。

正是得益于陳先生的“溫柔有界”的培養,他的七個孩子全部成才,為社會做出了許多貢獻。

合格的父母會掌握好愛的分寸,既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又讓孩子知道邊界後欣然改變。

教育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父母對孩子的愛也絕非“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唯有溫和有限制的愛才能讓孩子長成一個身心健康的人。

《愛與孤獨》裡說:“凡屬孩子自己的事情,既不越俎代庖,也不橫加幹涉,而是懷着愛心加以關注,以平等的态度進行商量。”

當父母與孩子之間有朋友式的交流氛圍,孩子也一定能在愛的基礎上,更自信更獨立地成長。

智慧的父母從不無條件滿足孩子,讓孩子感動一時,而是用溫柔有邊界的愛讓孩子感恩一世。

不想養廢你的孩子,就做個“腳手架型父母”
不想養廢你的孩子,就做個“腳手架型父母”

不做“腳手架型父母”,教出優秀孩子

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布魯納曾提出一個“腳手架理論”。

意思是孩子可以借助父母提供的輔助完成自己無法單獨完成的任務,一旦孩子能獨立完成某種任務,這種輔助就像建築竣工後的腳手架,會被逐漸撤離。

“腳手架型父母”就是在孩子需要幫助時,提供适當的支援,幫助孩子更好地獨立成長。

父母隻有當好孩子的人生教練,多鼓勵指導,少下場幹預,孩子才能追求更高更強的目标。

1、孩子自己能做的事,絕不代勞

周國平曾說:“真愛孩子就該從長計議,使孩子離得開父母,離了父母仍有能力生活得好,這乃常識。”

培養孩子就是培養孩子獨立成長的一個過程,父母不包辦代替,孩子才能自信聰明。

在孩子每個年齡成長階段,父母要學會适時放手,讓孩子掌握基本生活技能。

比如:

2-5歲的孩子掌握:用抹布擦桌子凳子、收拾自己的玩具、疊衣服、洗碗洗菜;

5-6歲的孩子掌握:會拖地、晾衣服、倒垃圾、整理床鋪、為家裡的植物澆水;

6-8歲的孩子掌握:做簡單的飯菜、換被單、清理家具上的灰塵、料理好早上上學準備的事物;

8-11歲的孩子掌握:清理冰箱,廁所衛生、垃圾分類、整理衣櫃、日常家電的維護;

11-14歲的孩子掌握:手洗衣服、做豐富的飯菜、換燈泡水龍頭、短期看護較小的弟弟妹妹;

14-18歲的孩子掌握:家庭衛生深度清潔、生活裝置的更換維修、獨自帶年幼的小孩。

當孩子在不斷實踐這些家務時,他們才能學會獨立成長的技能,也能夠在家務中體諒父母的辛苦。

2、孩子自己做錯的事,承擔後果

英國詩人班揚曾說過:“你若希望你的孩子總是腳踏實地,就要讓他們負些責任。”

孩子是父母的影印件,若想孩子有責任感,父母一定要當好孩子的監督員。

當孩子出現錯誤時,父母要适當管教,讓孩子認清利弊後,勇于承擔後果。

《正面管教》裡有這麼一個故事。

瓊斯太太得知6歲的兒子傑夫在商店裡偷了一袋泡泡糖,她找了個沒人打擾的時間,把傑夫喊到身旁。

随後媽媽告訴傑夫,她上五年級時也從商店偷過一塊橡皮,這件事讓她在心裡愧疚了很多年。

傑夫雖然有點羞愧,但他辯解道:“反正商店裡有很多泡泡糖。”

于是媽媽引導傑夫讨論店主要賣多少東西才能掙到足夠的錢來付房租、水電、店員工資、倉儲物流、以及養家糊口。

傑夫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些,他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還發自内心地想去彌補。

最後,傑夫主動去商店為自己偷的泡泡糖付錢,并向老闆道歉。

人生路上,每個孩子都會迷路,父母多點愛的指引,孩子才會重回正軌。

接納孩子的錯誤,多引導,少指責,孩子才能更有責任感。

不想養廢你的孩子,就做個“腳手架型父母”

3、孩子自己要做的事,不去限制

紀伯倫說過:“孩子雖是借你而來,卻不屬于你;你可以給他愛,卻不可給他想法,因為他有自己的想法。

孩子不是家長的傀儡,家長也不是孩子的掌控者。

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定要做好“課題分離”,理清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孩子的事。

“投資大王”巴菲特雖家産萬貫,卻從未把期待和夢想強加在三個孩子身上。

大女兒是個家庭主婦,有一家針織品商店,生活自足;

大兒子是個農民,但他過得非常快樂,人生沒有焦慮;

小兒子是個音樂家,因為崇尚自由,喜歡作曲,他在音樂中找到了自己的事業。

三個孩子在各自的領域都勤勤懇懇的發展,他們從不依靠父親,父親也從不限制孩子的人生。

讓花成花,讓樹成樹,讓孩子成為孩子。

讓孩子保持做事的原動力和主動性,才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成功。

不想養廢你的孩子,就做個“腳手架型父母”

寫在最後

《特别狠心特别愛》書中說:

“中國父母給予孩子的愛,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不忍心讓他們從小體驗生活的艱難,也不懂得在适當時機向他們索要,是以最終導緻子女們一輩子艱難,一輩子朝他們索要!”

教育孩子不是養寵物,而是喚起孩子的覺知力,讓他們自己掌控人生。

在子女遭遇困難時,父母可以适當關懷;而當子女犯了錯誤時,父母亦要及時指正,避免繼續再犯釀成悲劇。

用溫柔有邊界的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逐漸交出生活的主動權到孩子手中。

才能用剛柔相濟的愛,去呵護出一個獨立友善的孩子。

願父母們都能理性育兒,養出優秀感恩的孩子。

作者簡介:宛宇,富書專欄作者,一個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學習型爸爸,專注兒童成長,育兒先育己,文章:爸媽精讀,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注:本文章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