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庭關系的“松弛感”,對孩子有多重要

家庭關系的“松弛感”,對孩子有多重要

家庭關系的“松弛感”,對孩子有多重要

 文丨魚爸     圖檔來源繪本

1

最近,松弛感這個詞很火。

就好像悶熱的夏日裡,起了一陣涼風。

為什麼我們渴望這種感覺?

因為它帶給人内心滿滿的安全感、舒适感。

而這些感覺建立在信任、接納、尊重和愛的基礎上。

比如就算自己犯了點錯,或者持有不同觀點,也不會被馬上指責或者質疑。

而是會得到表達和被接納的通道。

松弛感的出現,也如同一劑良方,能解為人父母心頭的“緊張和焦慮”。

這一點,我也是感同身受。

2

最近因為感冒,經常鼻塞頭痛,又上火,心情很不好。

周末的時候,我急着出門,而小小魚卻在過道那給水壺裝水。

我想就出去一下子就會回家,沒必要裝那麼滿。

于是很不耐煩地說“不要灌那麼滿啊!快點走!”

他看了我一眼,匆匆裝好水後,趕緊拎着水壺走了。

魚媽跟我說:“你這麼着急幹嘛,他多裝點也沒事啊,你感冒心情不好,讓全家人都變得緊張兮兮的。”

聽到這話,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細細一想,真是如此。

當我闆着臉,就算沒發脾氣,也讓身邊的人感到緊張。

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彼此間的感覺很靈敏。

誰生氣了,誰是開心的。

而孩子比大人更加敏感。

不要看他們大大咧咧,其實父母的情緒和家庭氛圍的變化。

他們能敏銳地感受到。

經常發脾氣的父母,很容易讓孩子覺得緊張。

因為怕惹到父母。

以至于在家裡走路都要小心翼翼的。

因為穿着拖鞋走路發出哐哐的聲音,會被指責說那麼大聲幹嘛。

而不穿鞋子走,倘若被發現,又被指責不穿鞋子,會把沙發被子弄髒之類。

說到底,很多時候是父母愛找茬。

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要挨罵

弟弟妹妹摔倒了,要挨罵

被老師批評了,回家還要挨訓

……

這是值得我們反思的,因為緊張兮兮的父母,更容易給孩子帶來緊迫感。

你想讓家庭給孩子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是緊張兮兮還是輕松快樂?

我想誰都想選擇後者。

那父母就要經常提醒自己,讓家庭關系有松弛感,而不是緊迫感。

家庭關系的“松弛感”,對孩子有多重要

3

松弛感需要接納,少點指責。

特别是情緒不好的時候,更要去學會調整、放松下來。

靜下心來的時候,會發現很多事情沒想象的那麼急。

比如周一的時候,魚媽跟我說,老師在群裡發了資訊,小小魚周末的國文作業又不合格。

我眉頭一緊,但是告訴我自己,别太緊張,先看看情況。

因為上次因為國文數學都沒做好,被我在家裡用規矩棒打了一次。

而我一直覺得那次自己的情緒沒控制好。

有些細節在後來才問清。

雖然是小小魚粗心、字迹潦草。

但也沒必要發那麼大的脾氣。

我想起了這個周末,也是有特殊情況的。

他跟姑姑出門去騎車,用了半天。

帶弟弟玩也花了不少時間。

可能是真遺忘了。

看他已經在學校補好,并且老師批改了,我也沒再繼續說他。

而是跟他說,下次要記住,自己的作業要按時按量做好。

我看到他站在我面前,從緊張變得放松。

然後去做了當天的作業。

風輕雲淡還是狂風暴雨?

有時就取決于我們自身對問題的把握和對情緒的管理。

我内心提醒自己,不要給人造成緊張感。

當孩子不小心打碎了碗或者杯子,不要急着去責備。

而是可以告訴他沒關系,打掃幹淨,下次要注意使用就好。

當他的學習出現了問題,就去把問題找到,做個計劃,花足夠的時間輔導,查漏補缺,幫孩子趕上去,遠比打罵指責要強得多。

4

松弛感需要平和态度,少點暴躁吼叫。

為什麼我們渴望松弛感,因為這種狀态中,彼此是放松的。

情緒是平和的,大家有話好好說,這樣反而有利于溝通。

讓一些問題被輕松解決。

同樣的問題,有很多種解決辦法。

可有的人卻一定要争,覺得自己是對的。

比如一道菜是要切片還是切絲,争論不休。

有時因為快遞忘記拿,也要數落很久。

或者某件事沒做好,就等着挨訓。

而當丈夫或者妻子跟自己有了争執,别急着去争輸赢,講道理。

不妨冷靜下來,再看看,很多事其實很小,并不值得大動肝火。

有些事過去了也就過去了。

而解決問題的辦法有很多種。

何必一定要耿耿于懷,鑽牛角尖一樣的。

甚至一直喋喋不休,斤斤計較呢!

家庭關系的“松弛感”,對孩子有多重要

5

松弛感不等于“放任不管”

很多爸媽可能會擔心,自己是不是管得太多,是不是要放松一些。

這裡其實也有一個度。

松弛感絕不是放任不管的放養。

前段時間跟奶奶聊天,她說老家有一個孩子,才八九歲,就天天跟幾個中學生一起翹課,躲在一起玩手機,因為充值的事,還被家裡的長輩打了幾頓,可還是老樣子。

甚至還聚在一起學着大人的樣子抽煙。

很多人可能覺得無法想象。

但父母不管,或者說自己管不住的孩子,很容易變成這樣。

面對好玩的手機遊戲,還有小夥伴之間的抽煙扮酷。

很多孩子是抵抗不住的。

這些孩子是不是有松弛感?

這樣的情形不是我們談及的那種有度的松弛感。

而是害了孩子。

小時候沒有得到引導管教,将來長大了,會被社會狠狠教育的。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

如果發現自己屬于緊張焦慮、對孩子管太多的父母,那就要适當放放手,調整情緒,讓親子關系和家庭氛圍緩和一點,輕松一點。

當然,該做的事要去做好,該管的我們還是要管,對吧!

願我們都能收獲這份松弛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