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現在當父母那麼難?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這3個原因

為什麼現在當父母那麼難?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這3個原因

為什麼現在當父母那麼難?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這3個原因

文 | 何日輝

釋出 | 晴日心理

01、為什麼現在當父母那麼難?背後有3個原因

很多出生于60後、70後、80後的家長非常感慨:

“現在這個時代,當父母真是太難了!”

“又要照顧老人,又要養育孩子,工作壓力大,孩子的教育壓力也大!”

“上有老,下有小不說,關鍵是現在的孩子很不好管,動不動就跟我們吵架,動不動就抑郁了!”

确實,如今當父母真的不容易。這幾年受到疫情影響,經濟不理想,父母身上的擔子本來就很重。再加上近10多年來,青少年抑郁症、雙相障礙患病率持續增高,很多患者康複不順利,這部分父母更是壓力山大。

在各個方面的心理壓力疊加下,可能生活中小小的一個波折,都有可能令這些父母情緒崩潰!

而且,很多父母認為: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的父母明明沒有那麼難啊!雖然那時的物質條件沒那麼好,但父母按部就班工作,保證孩子吃飽穿暖就行了,不用盯着孩子的學習,更不用管孩子的精神心理,孩子自己就健康長大了。

為什麼現在當父母就那麼難呢?!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時代背景已經發生了巨變,導緻年輕一代的生活方式、精神心理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如果父母對此沒有意識,更沒有作好準備的話,一旦遇到始料未及的困難時,很容易陷入困境。

第一,很多父母适應了國内社會飛速發展帶來的物質豐富,可思想、認知、尤其是教育觀念仍停留在以前。

大部分60後、70後、80後父母親身經曆過國内社會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綠皮火車到高鐵,從傳統台式電話到智能手機,從油印報紙到網際網路資訊爆炸,在改革開放後短短的40多年裡,我們國家經曆了4次工業革命,完成了西方國家花了兩百年才完成的巨大飛躍。

這些父母切身感受到物質上的極大豐富,提升了對國家和民族的自豪感,而且很快就适應了經濟飛速發展後的社會生活。

可是,不少父母在心理上,尤其是家庭教育方面沒有與時俱進。他們的身體和生活進入了“數字星球”時代,但有很多思想、觀念還停留在他們成長時期的那個時代。當他們與孩子溝通、交流時,這個問題就特别明顯。

現在的孩子一出生就處于“數字星球”時代,他們的思想和觀念中,有很多是網際網路時代和電子産品的産物。如果親子之間在讨論某個話題時,父母總是抱着“我們以前如何如何”的态度,甚至以此評論、否定孩子的觀點的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了解、不滿。

兩代人成長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有一定的代溝和觀念沖突是正常的。可如果父母希望教育孩子時更順利,親子關系更融洽,就要有意識地與時俱進,了解、了解當下孩子們的想法,别總停留在過去的思想和觀念中。

第二,現在大部分孩子一出生就實作了物質滿足,甚至是物質過剩。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他們會特别在意精神上的滿足,但很多父母對此缺乏意識。

很多父母的成長時期是物質匮乏的,他們對幸福的了解仍停留在“吃得好、住得好、用得好”。是以,他們會甘願在外工作、打拼,自己省吃儉用,希望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和教育資源。

與此同時,他們往往難以了解“孩子需要父母的尊重、了解、情感關注”的心理需求,也很容易因為在外打拼而錯過了孩子渴望得到父母陪伴、關愛的寶貴階段。

即使有的父母陪在孩子身邊,但主要關注的也是孩子的起居生活、身體健康和學習成績,忽視了孩子對被了解、被尊重的精神訴求,不知道“同理心”是何物,更不知良性溝通三步曲“共情、傾聽,積極引導”,甚至可能會指責孩子為什麼“還不知足”,“吃飽了撐的”,親子關系就很容易出現裂痕,孩子内心排斥父母,越來越不願聽父母的引導。

第三,現在的孩子很小就接觸到網際網路,接觸面非常廣,如果父母不與時俱進,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會大大下降。

在60後、70後的成長時期,沒有網際網路,沒有手機,報紙、書籍也很有限。大部分兒童、青少年的資訊面主要就局限于課本、還有老師、父母等長輩的教育。老師和父母說啥就是啥,他們的話就是聖旨,他們就是權威。

可現在的孩子不一樣,他們從小接觸到網際網路。通過網際網路,他們很早就擷取了大量資訊和知識,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别人的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雖然說他們使用的網絡平台也會形成一定的“資訊繭房”,會根據他們的喜好來推送某些方面的内容,不一定全面而客觀。但這個“資訊繭房”比60後、70後的“資訊繭房”大多了。

是以現在的孩子很早就意識到父母、老師的言行舉止不一定就是對的,甚至在某些方面,他們了解到的資訊和掌握的知識遠遠超過長輩。雖然他們知道自己在生活上、經濟上仍然需要依靠父母,但父母在他們心中的權威性大大下降,不再說啥就是啥,而是隻要他們覺得父母說得不對、做得不對,就會有意識反駁、反抗。

而在很多父母眼中,孩子的這種行為是忤逆、叛逆,不聽話,父母還在盲目信奉“聽話的孩子是好孩子”,是以就開始批評孩子。

孩子更加覺得父母不講理,反抗得更加激烈,進而引發親子沖突。這可能又會招緻父母更強烈的打壓,比如看到孩子沉迷手機就把手機搶過來、甚至摔壞,親子關系急劇惡化。這很容易對孩子造成疊加性心理創傷。

當孩子對父母的抵觸達到一定程度時,哪怕父母有時的言行舉止是對的,孩子也很容易從負面角度解讀,甚至産生“逆反心理”,就表現為很多父母所感受到的“現在孩子很難教,很倔,怎麼講都不聽”。

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孩子在父母面前容易煩躁、暴怒,這極有可能是其大量疊加性心理創傷被激活後的“激越狀态”,是精神心理症狀,而不是父母以為的叛逆。

02、學會真正地科學育兒,讓親子關系更加融洽

是以,經濟和資訊的飛速發展給我們帶來了生活水準上的飛躍,但也給父母們帶來了家庭教育挑戰。

事實上,現在的孩子也覺得自己好難!平時上學作業多,周末還要上各種輔導班,校園裡像個“小社會”、人際關系複雜。在外面壓力大也就算了,關鍵是回到家父母還不了解自己,不停地傷害自己。

網上流傳着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是父母這個職業不用經過教育訓練就能上崗”。這句話其實是很多青少年的心聲。

即使部分父母開始意識到家庭教育要“科學”,但究竟何為“科學”,這又成為一個問題。

現在網上有很多寶媽、寶爸分享自己的“科學育兒”經驗,不少心理咨詢師也涉足這個領域,似乎誰都能對科學家庭教育說上一嘴。可是,這些“育兒部落客”的家庭教育理念真的科學嗎?真的能讓孩子心身健康地長大,甚至成人成才嗎?

2021年3月,美國埃默裡大學的一年級中國學生張一得因為罹患抑郁症,自殺身亡。他的父親是廣州本地有名的育兒專家“一得他爹”。

張一得從小就顯得堅強獨立,陽光自信,學業也非常優秀。“一得他爹”一直秉持獨特的家庭教育理念,又因為兒子的優秀,受到很多父母的推崇。可是,張一得罹患了抑郁症,還在國外自殺離世,這說明“一得他爹”其實并未真正走進孩子的内心,與兒子建立真正親密的親子關系。

也就是說,目前社會上有很多所謂的“科學家庭教育”知識,其實并不完全科學,有很多仍然隻能從外顯記憶層面了解人的心理活動,沒有深入到人的内隐記憶層面,尤其是家庭關系對孩子的影響。

還有很多人對幼兒的記憶有很深的誤解,認為孩子兩、三歲前記憶早就沒有了,是以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不注意教育方式和自己的言行舉止,認為“孩子那麼小,懂個啥”。

但實際上,根據我們深度心理幹預發現,如果孩子在2、3歲,甚至出生不久後形成了疊加性心理創傷,這些病理性記憶會儲存在内隐記憶層面。如果後續再疊加了其它心理創傷,這些幼兒、嬰兒時期的創傷記憶就很有可能成為常見的精神心理障礙的“病根”。

比如我們幹預過的一個個案,她非常怕熱,容易煩躁、生氣,家裡人都說她從小就如此,是天生的。但在深度催眠下,她竟想起了她剛滿月時的一個創傷事件。因為父母不掌握照顧嬰兒的科學知識,把她裹得嚴嚴實實的,她熱得大哭,哭了很長時間,是以從此非常怕熱,一感到熱就煩躁不安。

是以,父母要突破舊觀念,拓寬自己的認知邊界,别一味抱怨當父母很難,而要盡快調整家庭教育觀念,讓“科學家庭教育”真正“科學”,使親子關系變得真正融洽。

第一,父母要從原生家庭的角度,覺察自己的性格弱點和短闆,意識到它們是從哪裡來的,并用實際行動持續改變。

其實很多脾氣比較暴躁、容易批評、打罵孩子的父母,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是自身原生家庭的“受害者”,但也是時代的“幸存者”。他們的成長時期也遭受過疊加性心理創傷,導緻長大後性格比較偏執,又或者容易追求完美,對孩子的要求特别嚴厲。

父母要有意識地覺察到自身存在這些問題,雖然不用過分自責,但要有意識地自我檢討、改變和提升。

如果孩子的年齡比較大了,比較懂事了,父母甚至可以跟孩子深入地分析自己的性格問題和家庭教育問題,讓孩子更能夠了解父母為什麼會這麼做。如果過去确實對孩子造成傷害了,父母可以真誠道地歉,并持續作出改變。

第二,父母和孩子交流時放下身段,不要再持一副高高在上的“家長面孔”,尤其要學會良性溝通三步曲——先對孩子共情、傾聽,然後在選擇适當的時機進行積極引導。

很多教育觀念傳統的父母、尤其是在事業上取得一定成績的父母,他們的共情意識非常弱。

他們覺得父母的要求都是為了孩子好,是父母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後得出的最佳經驗,路都鋪好了,孩子隻要負責努力學習就可以了。為什麼孩子會有那麼多委屈和不滿?為什麼父母要花時間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能直接強迫他們去做?哪有那麼多時間?

這導緻他們在家庭中不斷跟孩子發生沖突。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的強迫還有用,可随着孩子長大,強迫不但不起作用,還會引起孩子激烈的反抗。孩子遭受的疊加性心理創傷不斷累積,最後導緻精神心理問題。

第三,父母不能僅靠自身的成長經驗來教育孩子,而要掌握一個人成人成才的真正規律。

第四,希望父母們有這樣的意識:我們對孩子的付出,其實不是付出,而是一種投資。如果“投資人”希望這個“投資”能帶來良性的回報,比如親子和諧、家庭美滿、孩子健康成長甚至成人成才,那就要注重科學地投資、科學地付出。

很多父母往孩子身上投入了很多金錢、要求、期待,甚至希望用物質的誘惑,或者強硬的手段使孩子按照父母的設想長大。他們确實是付出了,而且心力交瘁,但最後獲得的并不是成就感和幸福感,而是一段糟糕的親子關系。

孩子可能會罹患精神心理障礙,獨立生活都困難;又或者因為缺乏正确的引導,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如果是女孩,她們甚至可能會像《消失的她》裡何非的妻子那樣,出現“戀愛腦”,在戀情中非常不理性,備受傷害。

就算父母辛辛苦苦一輩子積累了家财萬貫,但孩子的教育沒做好,到頭來可能隻是一場空。

是以,父母花時間和精力,學習真正科學的家庭方式,精準的精神心理學知識,給予孩子高品質的陪伴和引導,這是非常值得的。雖然有難度,但對于大部分父母來說,從中收獲的成就感也将非常巨大,這是人生中最好的投資,人生中最美好的幸福感來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