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看到一則令人憤慨的視訊:

遼甯撫順,一位爸爸拎着女兒的腳脖,将其倒挂在窗外訓斥。

女孩被吓得大聲哭嚎,不斷叫喊着:“饒了我,爸爸”,令人心疼。

就因為女孩在屋内随地小便,爸爸一邊将她半吊在空中,一邊責罵她:

“為什麼不去廁所尿?你在家裡轉圈能尿出來嗎?你在房間裡尿是不是?”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整個過程持續了幾分鐘,可對于時刻有生命危險的女孩來說,一定是度秒如年。

那一刻,她的生命完全被掌握在爸爸手裡!

那一刻,她該有多麼地無助、驚慌和恐懼!

我們了解孩子犯錯或者屢教不改,父親急于批評和矯正的心情。

但是,如此極端,拿孩子生命做要挾的行為,真的能達到教育目的嗎?

這種教法,是能讓孩子終生難忘,但難忘的恐怕是當時的恐懼和對父親的怨恨吧?

孩子小時候可能會特别怕爸爸,長大後不怕了,可能會想着逃離,甚至會和爸爸不親。

那當孩子犯錯時,父母該怎麼做呢?

Part.1

孩子每一次犯錯

都是自我成長的好時機

一名小男孩,不小心打破了媽媽最喜歡的一個碗。

他站在原地,手足無措。

這個時候,爸爸走了進來,他的處理方式,堪稱教科書級别。

看到滿地狼藉,爸爸沒有一上來就責怪他,而是先表達了自己對孩子的關心。

“你怎麼樣?”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然後耐心詢問事情原委。

“怎麼會摔碎呢?”

得到孩子的回答後,爸爸如實告知了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這是外祖母留給媽媽的,是媽媽最喜愛的碗。

随後立馬安慰孩子,不要害怕。

“這隻是一個小意外,不要太擔心。”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再告訴孩子,接下來該如何處理。

還主動幫助孩子進行打掃。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在聽到孩子再次抱歉的話後,他繼續安撫讓孩子不要害怕。

“寶貝,沒關系,這隻是一個意外。”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接下來,他又教孩子解決最重要的問題:如何跟媽媽交代?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父子倆協商決定先打掃完現場,再去買一個類似的碗,送給媽媽。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關鍵的來了,當孩子說出:“我希望媽媽不要對我們發火”之後,爸爸立馬糾正:“是你打碎了,爸爸在幫你。”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安撫歸安撫,責任還是要劃厘清楚,要讓孩子明白,犯錯誤的人是誰。

父子倆一起挑到一款很相似的碗之後,爸爸還提議,給媽媽再買個她喜歡的馬克杯作為禮物。

不光有新碗作為賠償,還有禮物作為補償。

最後,爸爸鼓勵孩子不要撒謊,勇敢告訴媽媽真相。

在得到孩子真誠的道歉後,媽媽給了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

孩子犯了一個錯,爸爸卻給他上了生動的一課。

這位爸爸的做法,讓人不得不拍手稱贊。

他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在兒子驚慌失措時,給了兒子極大的安慰和安全感。

而來自父母的愛和溫暖,将會成為孩子一生的底氣。

他不光給了兒子精神支援,還教會了孩子如何從容應對自己犯下的錯。

勇敢面對問題,既要有道歉的态度,也要付出補償的行動。

孩子每一次犯錯,都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機,是一次自我成長的好時機。

同樣的錯誤,不同的教育方式,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

Part.2

孩子犯錯不可怕

可怕的是父母的錯誤引導

孩子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錯誤的處理方式,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

尤其是下面兩種極端方式,尤不可取。

一種是,反應過激,懲罰過度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犯錯,不分場合,上來就劈頭蓋臉一頓訓斥和打罵,甚至是進行人身攻擊。

殊不知,這樣做很可能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雲南昭通,一個小男孩偷拿了媽媽2000元,被媽媽綁在機車後拖行。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貴陽一個男孩,因為摸了女同學的屁股,被媽媽要求脫光衣服,否則就要挨打。

然後穿着小褲衩,在馬路邊蹲馬步,供人圍觀。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她說:

“孩子現在還小不懂事,長大了就算猥亵,是以一定要好好罰,讓他長記性。”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這位媽媽的想法值得肯定,但是行為過于偏激了。

孩子犯錯,很多人覺得不“罰”不“止”,可過度懲罰的教育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

一來,會影響親子關系。

孩子會質疑父母對自己的愛,變得更自卑,和父母的關系越來越疏離。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二來,會迫使孩子學會撒謊。

教育家海姆·吉娃特說:

“孩子遭受懲罰時,隻會暗下決心以後要小心,而不是要誠實和負責。”

三來,過于嚴厲的懲罰,隻是讓孩子表面屈服。

等孩子有能力或有機會時,會進行更強烈的反抗。

另一種是,無視或放縱,助長孩子犯大錯

還記得上海一書店内,10歲男孩猥亵5歲女童的事件嗎?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男孩掀開女孩裙子,把手伸進女孩内褲,還誘騙女孩……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監控拍下了整個過程,可男孩媽媽卻死不承認,甚至振振有詞:

“你女兒自願的!”

為了護犢子,連起碼的是非觀都沒了。

齊豔豔警官在《我是演說家》中說過:

“在對青少年犯罪的工作研究中,我發現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是因為家庭功能失調,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孩子犯錯,父母的無視或縱容,看似是愛和包容,其實是坑害。

小時候是“犯錯”,等長大了可能就是“犯罪”了。

Part.3

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

是最需要愛的時候

心理學家李子勳曾說:

孩子犯錯,是一種發展需要。

它不是洪水猛獸,反而是一次良好的教育契機。

那麼,孩子犯錯,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呢?

首先,冷靜下來,看清孩子犯錯背後的動機

李玫瑾教授說過:

“孩子犯錯時,家長最好不要急于批評。冷靜,才是孩子犯錯時父母的最高境界。”

先不要急着站在孩子的對立面,靜下心來,問問孩子這麼做的具體原因。

隻有冷靜下來,耐心詢問,才能看清孩子犯錯背後,隐藏的真相。

“天才少年”曹原,小時候調皮搗蛋,把教室裡的椅子全拆了,還偷了家裡的錢去買銀镯子……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父親知道後,沒有急着發火,而是耐心詢問他為何這樣做。

曹原說出了心裡話——“好奇”。

父親聽後,不僅沒有責怪他,反而全力支援,要給他建立一個實驗室,滿足他強烈的好奇心。

曹原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

14歲以669分考入中科大,

22歲破解百年難題轟動世界,

被稱為“百年一遇的天才少年”。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其次,教會孩子直面問題,承擔責任

我們要讓孩子明白:

犯了錯需要勇敢面對,不能逃避和撒謊。

而認錯和道歉,都是需要勇氣的。

孩子的這份勇氣,來自于父母給的愛和鼓勵作為底氣。

一個了解的眼神,一句安慰的話語,一個溫暖的擁抱,都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和自己是站在一起的。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科學家斯蒂芬格倫曾說過,母親的态度給了他直面錯誤的勇氣。

小時候,他有一次從冰箱裡拿牛奶,結果不小心将牛奶打翻,灑了一地。

母親聞聲趕來,看到滿地狼藉,不但沒有指責他,反而說:

“反正已經灑在地上了,在我們收拾幹淨之前,你想玩一會兒嗎?那一定很有意思。”

斯蒂芬格倫就真的玩起了牛奶,玩完後,母親告訴他:

“牛奶是你灑在地上的,也應該由你來收拾幹淨。現在,我這兒有海綿、抹布和拖把,你想用什麼?”

他選擇了海綿,把地上的牛奶收拾得幹幹淨淨。

斯蒂芬格倫說,正是從那個時候起,他明白了一件事:

無須害怕犯錯誤,錯誤往往是學習新知識的開始。

最後,适度懲罰

兒童教育家誇美紐斯明确指出:

“犯了過錯的人應該受到懲罰。不是因為他們犯了過錯(因為做了的事情不能變成沒有做),而是為了讓他們日後不再犯。”

粗暴地打罵,從表面看,或許會很見效。

但實際很可能會加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創傷,甚至引起逆反心理。

那麼,如何進行科學的“懲罰”呢?

人民日報總結過9個懲罰孩子的科學方法,妞們可以試着做: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那個被爸爸單手拎腳脖,倒挂樓外的女孩,一直喊着“饒了我爸爸”

有句話說得很好:

“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是最需要你愛的時候。”

我想說:

孩子犯錯的時候,也是最需要父母了解和愛的時候。

但願我們都能做到:

在孩子犯錯時,給足他們愛和了解,用溫柔而堅定的态度,引導孩子勇敢地面對錯誤,承擔責任,積極改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