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人設崩壞?我罵不出口
失憶,心智退化成7歲的孩子:

絕症,在臨死前為自己拍攝遺照:
車禍,甚至來上兩次……
熟悉的韓劇buff狠狠疊滿!但意外的是,上個世紀流行的狗血苦情套路,竟然“疊”出豆瓣8.5。
構成了一部充滿酸澀力量的人生劇——
《壞媽媽》
傳統苦情劇裡,主角一般是聖人化身。
從《俺娘田小草》的冤種媳婦到《小娘惹》的啞女菊香,都将“忍”視為人生美德,将遭受苦難當作修仙之道。
雖然她們最後總會靠善良忍讓化解困難,但在此之前,我已經血壓升到250+……
《壞媽媽》卻完全相反——
它讓主角成了“壞人”。
媽媽陳英順是一個令人窒息的東亞家長:
為了将兒子崔強豪培養成檢察官,從不讓他參加踏青等校外活動,體罰也是家常便飯。
禁止一切窗外事,低頭隻讀聖賢書。
孩子有美術天賦怎麼辦?
直接把畫紙撕碎!
還想偷偷看電視?
将電視摔個稀巴爛!
更離譜的是,媽媽從沒讓強豪安心吃飽過一頓飯,因為“吃飽了就會想睡覺,沒法專心讀書”。
強豪被同學惡作劇鎖進小黑屋裡,媽媽見到他的第一句話卻是:
"在這關了多久,錯過輔導課了嗎?"
學業與前途至高無上,自尊是以成了奢侈品。
媽媽甚至會逼着強豪給家裡有關系的同學下跪認錯。
說着“一切都是為你好”,卻漠視孩子人格的雞娃操作,紮到了幾乎每個東亞小孩的心尖上,也讓人對強豪痛苦的内心更加感同身受。
當強豪自虐般地踐踏自尊,止不住自嘲與自哀:
又或是一次次帶着眼淚入睡,在心裡怨恨地與“壞媽媽”割席一萬遍:
近乎病态的控制欲,會教出多少心理扭曲的孩子?
或許,隐忍的強豪已經是善意的诠釋。
不過,《壞媽媽》并沒有局限于孩子的視角。
為強豪痛心的同時,我們也看到媽媽不得不變“壞”的原因,在兩種身份立場之間,情感被不斷撕扯。
對鄰居總是笑容滿面的陳英順,隻在兒子面前擺出嚴厲冷酷的臉。
因為,她認定唯有讀書才能跨越階級,不再做砧闆上那條任人宰割的魚。
隻因她自己最懂無權無勢的人猶如生活在鋼絲線上,不經意就會墜入深淵。
年輕時,陳英順和丈夫崔海植經營一家豬廠,對生活抱着美好的幻想。
時值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夫妻倆的豬場正好在火炬傳送路上,能通過電視轉播傳送給全世界。
為了面子工程,官商勾結想将“又髒又臭”的豬廠拆除。
崔海植堅決不同意。
結果卻是一夜之間豬廠被燒毀,不久之後崔海植也上吊而死。
這兩起明顯人為的傷害事件,被檢察官處理成意外與自殺。
面對丈夫的屍體,陳英順悲痛欲絕,但肚子裡的孩子讓她挺了過來。
她以最強大的韌勁帶着孩子重建豬廠,重新開機生活。
她無數次暗暗發誓,絕不讓這個孩子步父輩的後塵。
了解完媽媽的故事,唯有一聲歎息。
陳英順的“雞娃”,不是《天空之城》裡的精英主義,而是窮苦人想過上普通生活的奮力掙紮。
這種生活态度,與那些為虐而虐的苦情人物是完全相反的思路。
陳英順拼命想讓兒子逃離出既定命運,為此不惜變“壞”。
那麼,這樣的她能逃離“苦情”劇本嗎?
很可惜,生活并不會就此順遂圓滿。
如母親所願,畢業後的崔強豪成為了最優秀的檢察官。
鄰裡都覺得,英順終于苦盡甘來,能跟着兒子享福了。
沒想到,兒子久違地回到家鄉,目的卻是與母親斷絕關系。
他似乎是在向自己的母親複仇。
如她所願跨越階級,成為曾經欺壓她的“強權”的一份子,唯利是圖的腐敗大人。
他認賊作父,請求财閥收養自己,而對方正是曾害死自己父親的罪魁禍首。
他收取賄賂,拿着受害者的證據對上頭财閥說“事情變得有些棘手”,與曾經辜負父親的檢察官如出一轍。
即便如此,英順仍然為兒子的仕途考慮,為他找不得已如此的借口。
在斷絕關系表上簽字之後,她隻盼望兒子能在家裡好好吃頓飯再走。
如果強豪能真正成為“人上人”,倒也算符合英順對他的期待。
然而,階級的跨越并沒有那麼簡單。
沒有背景的強豪依然是一枚被利用的棋子。
他被卷入權力鬥争,被人設計遭遇車禍。
醒來之後,他的心智已退化為七歲兒童。
強豪再次擁有了童年,而英順再一次當起了媽媽。
但,還是那個“壞媽媽”。
《壞媽媽》的奇巧之處就在于此——
按照一般套路,媽媽肯定會彌補兒子受的傷害,溫柔以待,開啟母子“童年創傷治愈線”。
劇本還給了院長幾次錯覺:
剛醒過來的強豪四肢癱瘓,不願進食,身體極度虛弱。
他嘴裡喃喃道:“不能吃太飽,吃太飽會想睡覺,無法讀書”。
媽媽的這句話如影随形,貫穿他的生命,在失去所有記憶後仍然下意識地出現。
英順霎時恸哭不止。
這夠讓人痛定思痛了吧?
然而,當再次被逼到絕境,英順再次選擇了做個“壞媽媽”。
從前逼着強豪學習,如今逼他學會吃飯走路。
這種“愛”無比堅定,但也無比沉重。
當英順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命不久矣時,她對強豪更加苛刻。
一次次将他扔到河裡,無視他的呼救,隻為了讓他動一動腿。
甚至,讓他學會辦葬禮——英順不久之後的葬禮。
值得一提的是,wuli“豹子女士”羅美蘭,全劇持續奉獻神級演技。
将這個讓人又恨又愛的媽媽演得入木三分,無數次讓人想起現實生活中的“媽媽們”。
尤其是在模拟葬禮時,母親預想到兒子将失去自己,孤零零地活在世上。
堅毅的她終于忍不住哭泣,全身都在微微抖動。
但她的眼淚隻流給自己,很快便又起身為兒子張羅。
因愛而脆弱,也因愛而強大,這便是我們的母親。
陳英順始終希望兒子能過得更幸福,她總結自己不幸生活的教訓與血淚,為兒子選擇了一條看似“正确”的道路。
根據最新劇情反轉來看,強豪實際上也了解了母親的做法。
早慧的他,其實一直都知道母親每次呵斥完自己都在自責難受。
他跳出了“弱者互害”的陷阱,處心積慮想要複仇的對象并不是母親,而是毀了母親生活的一切,真正的強權。
通過這對命途多舛的母子,《壞媽媽》格局打開,揭開一個比苦情劇更悲痛、真實的人生劇本。
普通人遭受悲苦的根源并不在于他們的生活姿态,而是有着不可抗的外部因素,或許是時代的變遷,或許是命運的玩笑。
不幸降臨時,他們隻有一具肉身作壘。
比如陳英順因操勞過度,疏于關注自己患上絕症,或許也是窮苦人的一種命中注定。
以及陳英順的家庭悲劇,實際源于南韓真實的曆史——
光鮮亮麗的漢城奧運會背後,政府以“整理市容”為由侵害了許多人的權益與生命,諸如「兄弟之家福利院」的慘劇不斷發生。
《請回答1988》也有提及
有一位幸存者曾說:
“我最大的訴願,就是過一個平凡的生活。”
這句話,也道出了《壞媽媽》的主題——
我們拼了命般想過上的,隻是不被欺負的,擡頭挺胸的平凡生活。
不過,劇情發展到現在,主題多少有些跑偏。
一方面,是陳英順希望兒子放下仇恨,好好生活;另一面,則是崔強豪暗中布局,下了盤大棋。
咦,怎麼回事?
以苦情劇為脈絡,卻走出了複仇劇的路子。
雖然又雙叒是複仇,不免落入近些年韓劇的熱門模闆。
但院長也很期待——
被傷害的無辜底層,停止“自虐”和互害,用智慧和雙手掙回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