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4萬人資料:這種讓人“上頭”的食物,反而加重“焦慮”

作為美食界知名的“熱量炸彈”,油炸食物以香、脆、酥的特色讓人難以抗拒。

然而,一項新研究發現,常吃油炸食物和高焦慮感有關。

14萬人資料:這種讓人“上頭”的食物,反而加重“焦慮”

受訪專家

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中國注冊營養師 于仁文

中國注冊營養師 佟立姝

常吃油炸食物增加焦慮風險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附屬第二醫院學者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一項研究發現,經常食用油炸食物,尤其是炸薯條,與更高焦慮水準及抑郁風險密切相關。

14萬人資料:這種讓人“上頭”的食物,反而加重“焦慮”

該研究分析了英國生物銀行資料庫(UK Biobank,目前世界最大規模人類資訊資源庫)超過14萬人的資料,根據平均11.3年随訪期間患焦慮症及抑郁症人數,結果發現:

與不吃油炸食物的人相比,經常攝入油炸食物,尤其是炸薯條,患焦慮症風險增加12%,患抑郁症風險增加7%;

按照人群類别,油炸食物對男性及年輕人的影響更顯著。

14萬人資料:這種讓人“上頭”的食物,反而加重“焦慮”

為了進一步探究風險機制,研究者在動物實驗中發現,普遍存在于油炸食物中的「丙烯酰胺」,會讓動物表現出焦慮和抑郁行為。

究其原因,長期暴露于丙烯酰胺會誘發大腦脂質代謝紊亂,并引起免疫反應,導緻焦慮和抑郁,甚至損害血腦屏障。

此前,西班牙納瓦拉大學和拉斯帕爾馬斯大學一項長達6年的跟蹤研究,對1.2萬餘名未患過抑郁症的志願者資料分析發現,常吃油炸食物使得患抑郁症的比例高出48%。

油炸食物傷全身的3個證據

歐美的炸雞、菲律賓的炸豬皮、日本的天婦羅、大陸的油條……全球各國流行的油炸食物,之是以讓人禁不起誘惑,除了色澤飽滿,還有香脆口感。

然而,美味的背後卻可能付出肥胖、高血脂、甚至心髒崩潰的代價。

1

脂肪含量高

油炸食物脂肪含量高,對體重控制非常不利,1克脂肪産生9千卡熱量,運動量和其他飲食量不變的情況下,每天多吃進去10克油脂,一年就會增重7斤多。

2

産生反式脂肪酸

油炸産生的某些物質會使發炎反應增加,且食物中健康的不飽和脂肪有所損失,不健康的反式脂肪含量卻會增加,不利于血管健康。

如果反複油炸,食物中所含的脂肪還會促進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生成,導緻動脈粥樣硬化。

3

可能産生緻癌物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肉類)在油炸過程中可能産生緻癌物雜環胺;

富含脂肪(肉類)的食物油炸容易産生緻癌物苯并芘;

富含澱粉(洋芋等)的食物油炸時可能産生緻癌物丙烯酰胺。

此外,油炸速食中還含有加速衰老的“晚期糖基化末端産物”。

14萬人資料:這種讓人“上頭”的食物,反而加重“焦慮”

如何将油炸傷害降到最低?

各種烹饪方式裡,最不推薦的就是油炸。偶爾過把嘴瘾可以,但要避免經常吃。如果實在想吃,更建議做到以下細節在家自制:

不要用煎炸剩油炸食物

煎炸的油經過高溫加熱,會産生有毒的油脂氧化産物,再次高溫加熱,氧化反應的速度會大大加快,産生更多有害物質。

最好用飽和脂肪多一些的油來炸,如椰子油或棕榈油,有助減少緻癌物和氧化産物的産生。

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等含不飽和脂肪酸比較多,耐熱性較差,油炸時産生的有害物質反而更多。

14萬人資料:這種讓人“上頭”的食物,反而加重“焦慮”

食材低溫放入、升溫取出

比如炸花生米,最好冷油放入,炸到淺黃色,淋起來聽聲音不再是“噗噗”響就要馬上撈出控幹晾涼,否則很快就糊了。

這種做法可以有效控制食物“喝油”,減少食用油攝入量。

油炸時可先“加濕”

食物表層水分含量高,可以減少有害物質産生。

比如炸饅頭片,表層先拍點水或裹蛋液再下鍋;炸肉炸魚時也可以先挂澱粉漿再下油鍋。

這種加濕的做法可減少油脂進入食材,幫助減少有害物産生。

14萬人資料:這種讓人“上頭”的食物,反而加重“焦慮”

搭配低能量食物

吃油炸食物時,最好搭配一些能量較低、膳食纖維、維生素和植物抗氧化物含量高的食物。

比如深色蔬菜和新鮮水果,以平衡膳食能量,減少有害物質對身體的傷害。▲

本期編輯:張宇

14萬人資料:這種讓人“上頭”的食物,反而加重“焦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