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認知】眼見為實嗎?也許你看到的并不是真實的:視覺恒常性

1、恒常性的起源

人類自進化以來,便不斷适應大自然,不斷接觸、學習使自己能生存下來,再根據環境做出自身調整,經過了數千年的進化,人類已經在大腦中根深蒂固了一種生存模式:經驗模式。

經驗模式是通過慢速的學習之後,友善自己快速應用,在學習時通常是緩慢的,接觸的越多,學習的速度就會越快,在學習以後,如果再次遇到自己曾經認識的東西,大腦便會快速調用曾經的經驗,這一過程非常迅速,快到你可能無法察覺。

大概回想一下整個人類社會,無不是以經驗模式為主導進行的,這并非最好的思維模式,但卻是最實用的,無論是在哪一方面,因為人類本身大腦随機反應不能夠不快,對于大衆而言,經驗模式則能夠讓自己高效運作,“孰能生巧”則由此而來。

恒常性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公式:學習--調用。

人自生下來時就開始了學習的過程,對于任何大腦中沒有形成經驗的事物都會去個探索學習,是以小孩子看到一切都很好奇,幾歲的小孩看見什麼都覺得新鮮。但随着所學經驗越來越豐富,對那些自己已經有了經驗的事物則會逐漸失去學習興趣。

【認知】眼見為實嗎?也許你看到的并不是真實的:視覺恒常性

2、恒常性的惰性

當一個人對某一方面學習的足夠多的時候,便會漸漸停止探索學習,失去探索的興趣,這取決于學習對象是什麼,更取決于個人個體差異。

當一個人對某一方面産生了恒常性惰性的時候,便停止了觀察、探索和思考。

恒常性的惰性并不完全是壞事,比如大老遠你就能看見這個人穿的是什麼衣服,因為類似的服裝顔色搭配你見過,是以你能極快的識别出來。

【認知】眼見為實嗎?也許你看到的并不是真實的:視覺恒常性

3、為什麼你拍出來的照片和看到的不一樣

你是否經常懷疑是裝置的原因呢,你有沒有考慮過是不是視覺恒常的因素呢?

視覺恒常性定義:

當環境發生變化時,大腦會根據固有的經驗對環境做出識别糾正,進而消除變化帶來的誤差,與固有的經驗做出比對。

例子:

色彩恒常:當照射物體表面的顔色光發生變化時,人們對該物體表面顔色的知覺仍然保持不變的知覺特性。

【認知】眼見為實嗎?也許你看到的并不是真實的:視覺恒常性

refer:

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NzA4MjM2.html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