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oT】 産品設計:BRD、MRD、PRD詳解(一)

1、BRD、MRD、PRD差別

BRD是産品的head,MRD是産品的body,PRD是産品的Heart。

1)BRD

BRD商業需求文檔(Business Requirement Document)是“我們(主觀上)想做什麼”。

基于商業目标或價值所描述的産品需求内容報告,是企業高層作為決策評估的重要依據。

全新産品或未來有發展潛力的産品提供BRD。

2) MRD

MRD市場需求文檔(Market Requirement Document)是“市場上(客觀)需要什麼”。

主要是描述什麼樣的功能和特點的産品(包含産品版本)可以在市場上取得成功。

新功能的實作或上線新的産品提供MRD。

3)PRD

PRD産品需求文檔(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是“我們要做什麼且做成什麼樣子”。

PRD文檔是産品項目由“概念化”階段進入到“圖紙化”階段的最主要的一個文檔,其作用是“對MRD中的内容進行名額化和技術化”。

這個文檔的品質好壞直接影響産品能否順利的實施完成。

産品的功能改善、産品的細節說明提供PRD文檔。

2、BRD詳解

1)BRD的由來

Good idea或産品解決方案 

-> 分析 

-> 梳理 

-> 藍圖 

-> 表達 

-> 争取資源(資金、場地、研發、營運等)

要什麼資源必須知道産品的市場位置,通過多少人、多長時間、多少Money、多少關系等等能夠實作這樣的市場位置,并且還需要有利且有力的商業說明。

BRD主要針對産品、營運、研發、财務、老闆等管理層,決定是否要開始某個産品。

2)BRD流程

做什麼樣的事情 

-> 需要哪些資源 

-> 用到什麼地方 

-> 怎麼用 

-> 可以獲得哪些收益

對于創業者,就是商業計劃書(BP)。

3)BRD内容詳解

a、為什麼要寫BRD

産品立項:

在立項前,需要大量的考察和調研,最後基于調研結果輸出一個方案,這個方案就是BRD。

在BRD中不隻要說明為什麼要做,還要說明打算怎麼做,以及需要的資源和預期收益。

決策者依靠它來決定一個項目要不要立項,撰寫的人依靠它來擷取資源。

産品前期需求分析:

發現痛點 

-> 分析人群和市場規模 

-> 确定使用者需求 

-> 提出産品解決方案 

-> 評估産品需求(開始準備BRD)

-> 管理産品需求

b、BRD的構成要素

産品介紹:

用一句話來清晰的定義你的産品。

産品的商業模式:

如果你的項目值得做,那項目如何賺錢。可能是廣告、可能是會員等級、可能是網上商城、可能是通過遊戲。

産品市場分析:

宏觀的行業趨勢、微觀市場分析等。

競争對手分析:

競争對手有那些,我們該如何和他們競争。

團隊:

我做這樣一件事情需要那些開發人員,需要那些産品人員,需要那些設計人員、需要那些營運人員,這些人員的人力成本是多少,都需要列出來。

産品路線圖:

産品路線圖也叫做roadmap,版本規劃是啥樣的,每一個版本的大概功能子產品有哪些,每個版本的時間安排是啥樣的,當然不用那麼細,對技術人員來說有個大概的了解就行。

财務計劃:

收入的來源和管道有那些,如何才能達到收支平衡,産品的收益增長率是怎樣的。

進一步說明:

産品介紹:

一種是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表達,突出産品的功能和作用:

例如:

qq和微信可以表述成讓家人,朋友友善高效的在網上聊天的工具,願景是打造成全球網民的溝通工具;

淘寶可以表述成在網上開店賣東西,也可以買東西的平台,目标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另一種是從專業人士的角度來描述:

例如:

做中國版的Facebook,中國的yutube,教育界的淘寶等。

産品價值:

産品的價值就是要告訴決策層,為什麼要做這個産品,可以分兩個層面來談:

從使用者/客戶的需求角度:

這個産品滿足了使用者/客戶什麼樣的需求;

從痛點, 使用場景,人群定位層面:

比如摩拜等共享單車解決了使用者從家到地鐵站,從地鐵站到公司等這樣短途出行的問題,在沒有共享單車前,這種短途出行開車找停車位困難,走路太遠,坐公交地鐵需要排隊,買自行車沒處放,這樣的需求一直沒有很好的解決,有了共享單車問題就解決了。

從戰略的角度來看:

做這件事能為企業帶來什麼價值,能獲得巨大利潤,還是能增加市場佔有率,還是能延長服務的鍊條,或者是能形成協同效應等。

比如原來做電商,使用者粘性差,現在做個購物社群,讓使用者不僅可以購物,還可以在裡面交流,這增加了使用者的停留時間,這對企業的好處是使用者粘性增加了,營銷成本下降了, 還有比如滴滴投資ofo,滴滴是滿足使用者出行打車的需求,ofo是滿足使用者短途出行需求,這兩個産品的使用者人群有重疊,但是使用場景互補,滴滴投資ofo有可能形成協同效應。

c、産品解決方案

産品解決方案就是告訴決策者,這個産品大概的架構和輪廓,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産品形态:

這個産品架構大概是什麼樣的,是資訊形态的,社交形态的,搜尋形态的,還是O2O的。

業務模式:

告訴決策者這個業務是面向c端的還是面向b端的,還是b端和c端都相容的,參與者都有誰,怎麼來形成閉環等。

營運模式:

采用什麼樣的營運政策和手段讓産品營運起來,比如在教育産品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資源是老師,解決老師資源問題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己招聘,另一種是衆包,這就是兩種不同的營運模式

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就是這個産品通過什麼方式來賺錢,做企業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即使是财大氣粗的公司,也考慮這個問題,賺錢的模式包括,廣告,增值服務,出售商品等,在這裡不再贅述。

d、市場分析

做産品不能閉門造車,還要看看市場上的情況,這個市場分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市場容量有多大,這個資料需要通過對需求的分析,對人群判斷後評估得出,決策者會通過這個判斷值不值得投入

競争對手分析,看看市面市面上還有哪些玩家,他們是怎麼解決的,滿足了使用者的哪些需求,還有哪些沒有滿足,投入怎麼樣,團隊怎麼樣,産出怎麼樣,與我們對比我們的優勢是什麼,劣勢是什麼

對市場未來的判斷,包括未來市場競争格局,行業的風險,政策的變化, 行業的發展方向等判斷

我們在市場上的機會在什麼地方,怎麼找到突破口,這個機會可以讓我們發展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地位

e、執行計劃

執行計劃就是我們準備怎麼來做這個事,在網際網路行業,最重要的執行就是産品研發和營運推廣,BRD中的計劃部分,我們列出産品階段和目标就可以。

比如:

第一階段先用mvp的方式驗證使用者需求,時間從xxx到xxx時間段

第二階段完善産品,擴大使用者規模,時間從xxx到xxx時間段

第三階段,第四階段等等

f、财務預估

财物預估主要的就是預估投入成本和産出收益,這是決策者最看重的部分。

g、風險預估

風險是指有可能影響産品目标實作,或增加産品成本的行為和因素,在考慮風險的時候,我們不僅要對所有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評估,确定風險出現的可能性和嚴重性,而且要給出對應的規避預案,并明确預案的規避效益。

3)BRD撰寫準備

使用者調研:了解使用者真實需求和市場規模

行業研究:了解行業過去,現狀和未來,了解行業裡面的玩家情況

解決方案建構:對于發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4)BRD的撰寫

BRD标題

撰寫人

撰寫時間

目錄

産品介紹

産品價值

産品解決方案

市場分析

執行計劃

财物預估

風險預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