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的孩子未來優不優秀,取決于孩子這三個成長期你的“養育态度” |精選

作者:暖心

原創首發:薩提亞育兒(ID:satiryuer)

前兩天去鄰居家借東西時,遇見她和兒子在争吵。

問清緣由才知道:她瞞着兒子給他報了一個吉他班,等到課程開始的前一天才告訴兒子。

兒子當時非常抗拒,直接朝她吼:我學習已經夠累了,為什麼還要為你的喜好買單?

鄰居一直想讓兒子去學吉他,但是兒子平時時間都安排滿了,隻有周日的下午才有時間放松。

沒想到,連這點自由的時間都被剝奪了,是以母子倆為此在吵架。

當時,鄰居對我訴苦:你說這孩子,不就報了一個興趣班嗎?我還不是為了他好,至于大呼小叫的嗎?

說完她一臉愁容。

其實,每個媽媽都是為了孩子好。

隻是,有些父母總想着用自己的一筆一畫勾勒出孩子的優質條件,事無巨細地為孩子安排好一切。

但實際上很令孩子反感,因為它表現出的“控制”成分更高。

要想養出優秀的孩子,有時候父母不要過于包辦、焦慮,張弛有度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

你的孩子未來優不優秀,取決于孩子這三個成長期你的“養育态度” |精選

01

3-6歲:播種期

讓孩子在“玩樂”中擷取創造力

有學者曾做過一項關于“玩耍”的實驗。

研究人員挑選了兩組老鼠:

第一組老鼠隻有一隻,孤零零地關在黑房子裡;第二組老鼠有十隻,房子裡面有很多玩具。

就這樣過了三個月。

發現:

沒有玩伴的老鼠大腦神經裡的接連很少,有玩耍同伴的老鼠卻很多。

由此得出結論:

會玩的孩子EQ更高,因為孩子在團體遊戲裡面,學會跟人相處,完成他的社會化,越會玩的孩子,神經連得越緊密,越有創造力。

這也就是說:會玩的孩子,未來的能力更強。

幼兒啟蒙時期是孩子的一個“播種”過程,我們對孩子的啟蒙教育更加傾向于鼓勵孩子玩耍。

如果說3歲前的孩子還處于被動玩耍階段,那麼3-6歲的孩子就會主動尋找感興趣的遊戲。

此時的孩子在瞎玩、亂玩的過程中,大腦迅速發育,他們對世界的認識體系也在快速地搭建,在玩的過程中不斷塑造性格,提升交際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玩是兒童即将步入社會生活的一種重要的社會性活動,除了可以培養孩子的探索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是能鍛煉孩子自主選擇的能力,讓孩子慢慢學會自己做決定。

如果父母阻止孩子玩,就是切斷他的自我能力。

孩子的“播種期”,玩耍是他的欲望,父母不要去壓制孩子,否則它帶給孩子的是痛苦和磨難。

父母最好對孩子寬松一點,鼓勵孩子在玩耍中探索,讓孩子鑽研自己感興趣的事物。

給孩子播下“自由”的種子,讓孩子在玩樂中找到方向和目标。

02

6-12歲:成長期

讓孩子在“寬松”的氛圍裡找到自我

6歲,是孩子從依賴父母到依靠自己的一種轉變的分水嶺,此時的孩子慢慢抗拒父母的講道理方式。

比如:“你要努力學習,不然長大後沒出息。”

說多了他覺得煩,就會反駁你:我有沒有出息那是以後的事。

這時候的孩子最大的欲望是:掌握主導權。

這就意味着,家長需要把主導權,交到孩子的手裡,即便父母愛孩子,也要給孩子參與的機會,讓孩子去實踐。

孩子從6歲開始,父母就要學會“放權”,給孩子選擇權、嘗試權等。

我們給孩子的成長環境變得“寬松”了以後,其實孩子的很多問題也會慢慢顯現,這樣的教育會很輕松。

但是,很多父母卻不給孩子參與的機會,總是打着“你還小”的幌子來限制孩子的行為,這就造成了很多孩子在依賴與逆反中越來越差勁。

家長以為自己事無巨細的關心、面面俱到的安排是為孩子好,其實孩子感受到的是負擔和枷鎖。

生活在家長嚴格管控下,孩子的自主權被剝奪,内心非常壓抑,積攢了許多憤怒的情緒。

兒童時期的孩子是可塑性最強的時期,我們要讓他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成長,就要少用“盯”這個詞去管教孩子。

父母要逐漸給孩子的教育“松綁”。

孩子的事,嘗試着讓他自己去解決,可以溝通但不要強制孩子聽父母的,給意見但是不做決定。

成為孩子的影響人,而不是控制者,讓孩子在父母的尊重裡找到自我。

你的孩子未來優不優秀,取決于孩子這三個成長期你的“養育态度” |精選

03

12歲以後:收獲期

父母“慢”下節奏,孩子成長得更快

12歲以後,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充當的角色不再是“管教者”,而是“影響者”。

教育中心應該是“先自教,再影響”。

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在教育孩子時常用的一個詞是——榜樣。

每天晚上七點之後就是他的學習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内他不允許别人打擾。

他的這一行為,深深地影響了兒子錢永剛。

兒子錢永剛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說:

“如果說我們家有什麼教育秘訣的話,那就是不教育,要說言傳,我們家幾乎沒有,主要靠身教。”

他在《父親錢學森牽着我的手》一文中,回憶父親時說:

讀書,是我們家的家風,我從這個家裡受到的最大影響是對書的熱愛。

在父親的影響下,我也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現在隻要有喜歡的書,不管有用沒用,都買回來讀,毫無功利目的。

印象中,家裡最美的畫面,就是父親在燈光下認真讀書的身影。

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塑造者”,那就是父母。

教人先自教這個道理,它真正的含義是:父母要以“慢”孩子而“快”自己的節奏,把對孩子的焦慮轉移到自身的努力上去,才能收獲優秀的孩子。

父母的垂範,才能讓孩子受益。

青春期的孩子很少能夠坐下來聽父母管教,更多的是觀察父母在如何做。

如果你的孩子很差勁,那你用行動去影響他,其實就是在告訴孩子“你該怎麼做”。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父母的哪些習慣影響了你的一生?

一位網友說:

十幾年來,我的爸爸堅持每天6點半起床看書。

而我的媽媽,隻要有空閑時間,也會拿起書本認真閱讀。

每天晚飯後,父母總是相約在樓下空地打球,或是跑步,回家後再樂此不疲地聊天。

多年以後,我才驚覺這些是父母“刻意為之”的教育。

教育孩子,就該“慢”一點,不要把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做好自己的事就好。

在耳濡目染中,這種學習會融入孩子的骨血中,成為他們的習慣,也會成為最好的精神食糧。

為什麼父母越焦慮,孩子越不能成才?

因為裹挾着父母壓力的成長是被動而無力的,沒有動力地努力最後都不會有結果。

孩子的世界應該是:充滿希望、被愛、被支援、有自由、有選擇,父母給孩子創造的這些機會,能夠讓孩子看到更高的世界。

教育是一個緩慢且優雅的過程,沒有“成功”,隻有“圓滿”,父母張弛有度才能養出優秀的孩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