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近視眼手術已經很成熟了,幹嘛還要這麼費力保護孩子的眼睛?

開學後沒多久,小小常的老師在家長群裡再次發了個通知:

注意保護孩子的視力。

我把老師的短信拿給他看,省得他嫌我啰嗦,但這次“老師說的”這個尚方寶劍貌似也不大好使,小小常直接來了一句:

“我們班同學都說了,到了18歲做個小手術就好了,近視根本就不是個事兒!”

那一刻,我突然怔住了,竟無言以對。

因為疫情,孩子們被迫斷斷續續上了三年網課,天天盯着螢幕看,更有不少孩子養成了休息也要抱着手機看視訊、打遊戲的習慣。據小小常說,新學期,班裡又多了兩個戴眼鏡的同學,還有同學說看不清黑闆,要求往前坐。

早就知道現在近視手術已經挺成熟、挺安全了,時間短、療效快,後遺症也少。我有同僚說,現在哪怕是高度近視,也有機會恢複正常了(後來問了醫生,才知道這是大衆的一個誤解,具體往下看!)。

既然已經有辦法治療近視,那家長這麼“處心積慮”地“雞眼”,讓孩子日複一日地保護眼睛還有意義嗎?

是啊,這問題我也想問!

還好,我認識的醫生夠多,看過的專業書和論文也不少。咱們今天就來好好說說這個問題!

專家支援:洪亮

畢業于複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現任北京和睦家醫院兒科主治醫師。

先後在北京兒童醫院、北京同仁醫院工作,擁有14年的臨床經驗,擅長小兒常見病

首先,為什麼要好好保護視力?原因很多,但我們眼光不能僅僅隻盯着“視力”本身。

01

即便視力能恢複

人生這些遺憾也着實遺憾

一個小手術能讓我們的視力恢複,從看不清東西變成看得清,但是在近視的過程中,眼睛會發生很多生理性的改變,導緻我們或多或少地會喪失某些東西。

首先,最重要的,近視,特别是高度近視,會大大增加眼底患病風險。

有多篇權威論文資料顯示,近視度數在600度以上,患青光眼、白内障、視網膜脫離、近視性黃斑病的機率都會增加一倍及以上。

而這些并發症可以造成不可逆的、嚴重的視力下降,甚至緻盲。如果出現這些問題,那就不是做個手術就能使視力恢複正常的了。比如視網膜脫離,如果不能及時手術,或者術後恢複不好,視網膜未能複位,最終可以導緻眼球萎縮。而這些才是高度近視最大的危害所在。

是以如果真的已經近視了,不僅不應該想“反正以後還可以做手術”,反而更要注意用眼習慣避免近視程度加深才行。

其次,近視會限制孩子的就業方向。

很多專業都對視力有嚴格的要求,比如裸眼視力低于5.0,飛行技術、航海技術等專業就不能報考了,裸眼視力低于4.8,輪機工程、運動訓練等專業也不能報考。此外,還有很多體育專業、法學專業、醫學類專業都對視力有要求。

即便是做了手術視力達到标準了,但還是容易留一些後遺症,可能是角膜薄了,容易迎風流淚了,或者不能适應深海環境更不能玩遊樂場裡的刺激項目等,還可能會出現幹眼症或近視度數反彈。這些後遺症很影響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也就意味着一旦近視,孩子的可選擇範圍和幸福感都會降低。

之是以國家目前這麼重視青少年的近視問題,很大一方面是因為青少年的普遍近視問題會影響征兵,影響國防安全,也會造成勞動力的喪失。這對國家和個人來說,都是很大的遺憾。

最後,近視會讓人變醜,生活極不友善。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在發育階段,眼軸增長的速度簡直吓人!比如研究發現,如果眼軸增速達到每月0.04毫米,一年就會增加100度近視。而當眼軸過長時,從外表看就會發現自己的眼球越來越凸出了,看起來像個金魚眼。

有的孩子明明近視了,但如果沒有及時幹預、佩戴眼鏡的話,不能正常聚焦,看不清東西,還會顯得雙眼無神;或者忍不住要湊近點兒看,如此要麼低頭要麼向前傾。時間久了,還容易引發頸椎、胸椎變形,壓迫神經,總之,這樣子能好看得了嗎?

即便戴了眼鏡還會面臨種種尴尬:比如冬天一呼氣眼鏡就霧氣蒙蒙,或者是一跑步眼鏡就掉了。時間久了,眼睛周圍的皮膚還可能出現膚色不均的問題。

綜合下來可以總結為一句話:近視可能會讓娃變醜。在“顔值即正義”的今天,這可是硬傷啊!

是以,盡可能地保護眼睛、不近視、度數低,意義真的比我們想象得大得多。

作為家長呢,我們的眼光也要放得長遠才行,即便一個小手術能恢複了視力,但也無法恢複由此造成的可能的生理損傷和健康風險。是以,眼睛肯定還是原生态的最好。

現在大家都知道要保護孩子的視力,但是很多人對近視這個事也有認知上的錯誤,比如發現孩子看不清視力表就單純認為孩子近視了,趕緊去眼鏡店裡配眼鏡。但實際上,導緻孩子看不清視力表有多種原因,比如沙眼、紅眼、眼睛受傷、玻璃體混濁等,未必是因為近視度數加深。這時家長們應該立馬帶孩子去醫院測眼軸、做驗光檢查,根據屈光度和矯正視力,來判斷近視的嚴重程度。

近視眼手術已經很成熟了,幹嘛還要這麼費力保護孩子的眼睛?

關于預防近視、保護視力的文章常爸之前發過不少,最近又讀了一本書叫做《大國護眼之策》,是一個眼科醫生寫的,裡面也提到了一些操作性強、花錢少、不占時間的防控小技巧。讓我讀完也受益匪淺,家長們也可以查漏補缺地看一看。

02

抓住黃金期,保護孩子的眼睛

01

建立視力檔案,關注預警信号

現在好多家長都聽過“遠視儲備”這個詞。每個孩子一出生時都會有點遠視,相當于是上天給孩子的眼睛存款。孩子一點點長大,會慢慢地花掉這些存款。如果孩子用眼過度,提前花完了這些錢,眼睛就開始負債,形成近視。

是以,如果我們能及早發現孩子有“花錢太快”的傾向,就能越早幹預,拖延孩子視力發展的速度。這就意味着除了定期關注孩子的身高體重之外,也要額外給他們建立視力檔案。

視力檔案通常包括身高、體重、視力、驗光、眼壓、眼球生物測量(眼軸、角膜曲率、晶狀體厚度、前房深度等)。3歲半或者4歲以後孩子能配合完成所有檢查時,就可以考慮建檔。

等孩子6歲時,建議每隔3-6個月做一次眼軸測量。

對8歲以上的孩子來說:

1

眼軸增速小于每月0.01㎜,叫生理性增長,不會增加近視度數;

2

眼軸增速小于0.02㎜,說明控制效果不錯;

3

眼軸增速達到每月0.04㎜,說明效果不好,每年近視約增加100度,要及時調整和幹預。

02

“吃”上容易被忽視,這些營養眼睛很喜歡

首先,過量甜食會導緻鈣流失加速。身體缺鈣後,眼睛的鞏膜彈性會降低,間接導緻眼軸拉長。而且糖的代謝需要大量維生素B1,一旦體内缺乏這種維生素,就可能導緻視神經炎,看不清東西。建議适當給孩子吃粗糧,其富含的B族維生素對眼睛很友好。

其次,不要讓孩子長時間吃過軟的食物,孩子咀嚼的動作可以鍛煉面部肌肉,還能增強睫狀肌的強度和晶狀體的調節功能,同樣對視力有保護作用。

還有,葉黃素能幫助眼睛過濾藍光、抵禦紫外線,減少螢幕輻射對眼睛的損害。多吃玉米、綠葉蔬菜、蛋黃和水果等可補充,如果遇上挑食的孩子,父母就需要想辦法給孩子額外補充了。

父母們很容易忽視食物對眼睛的重要作用,總結一下,要少吃糖、少吃過軟的食物,細糧和粗糧搭配着吃,葉黃素很重要,注意适當補充。

03

燈光不是越亮越好,建議換成全光譜燈

陽光是最有營養的光,每天4到6個小時的戶外活動能有效保護眼軸不增長。家裡的燈光越靠近陽光,護眼越有效。

普通的LED燈光譜成分中,藍光比例要遠高于太陽光。并且藍光波長短,成像焦點落在視網膜前,必須要很費力才能看清楚。時間一長引發視疲勞、加速近視,還會影響褪黑素分泌,讓娃難以入睡。

是以,建議家長給孩子購買全光譜LED光,光照強度和光譜連續性都更接近陽光,對孩子的視力更加友好。

(家用燈選擇标準:全光譜燈Ra(顯色指數)>90,R9(飽和紅色)>90,吸頂燈照度7w/㎡以上,台燈桌面照度900-1500lux,色溫4000K為宜。)

04

睡前這個小動作,好多成年人都不知道有多重要

孩子看完書、寫完作業困了直接關燈睡覺,這個習慣對眼睛很不友好——這點我們大人也應該注意。有研究顯示,如果我們的雙眼是以放松姿态進入睡眠後,睡覺期間眼睛脈絡膜會增厚,眼軸會縮短,這樣能有效防控近視。

那具體要怎麼在睡前放松雙眼呢?

第一步:調整光照強度:睡前要把燈光适當調暗,以免影響褪黑素分泌。

第二步:睡前十分鐘引導孩子做些放松眼睛的動作,比如做望遠、凝視訓練。最簡單的操作方式就是讓孩子站在視窗找到一個6米遠以外、需要專注才能看清楚的目标點,注視幾分鐘放松眼睛。

第三步:保證睡眠時間不少于9個小時。多項研究表明睡眠少的孩子近視可能性更高。可能是因為睡眠少會降低睡眠品質,導緻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睫狀肌異常收縮,促使眼軸增長;也可能是因為長時間用眼導緻眼壓水準較高,睡眠時間太短眼壓沒機會降到正常水準導緻眼睛長期處于高壓狀态,就可能會引發近視。

05

網課不是洪水猛獸,控制好距離和時間就行

雖然孩子們已經返校上課了,但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還是少不了電子産品。目前并沒有證據表明,觀看電子螢幕會直接導緻孩子近視,也就是說,上網課本身并不一定會造成近視,導緻孩子近視的真正原因是眼疲勞。

是以,想要緩解孩子的眼疲勞,一是家長要幫孩子控制好用眼時間。這裡有一個簡單好記的護眼“20-20-20”法則:每近距離用眼(比如觀看電子螢幕或看書、玩樂高,畫畫、寫作業等等)20分鐘,就要把目光轉向至少20英尺(約6米)遠的地方,眺望至少20秒。

二是要給孩子選取尺寸合适的螢幕,并且眼睛要和螢幕保持适當的距離。觀看電視的合适距離=螢幕對角線長度*1.6。

現在市面上的學習桌寬度基本在40-60cm不等,建議選用螢幕在10-16英寸左右的平闆電腦來上網課(具體可根據自家學習桌的寬度和螢幕放的遠近來選)。如果尺寸過小,孩子就容易看不清字,加重視覺疲勞。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選擇投屏上網課,距離遠、螢幕大,不易視疲勞。

當然,這裡有必要再次強調戶外運動的重要性。前文提到了,《大國護眼》這本書中指出,每天4-6小時的戶外活動能有效保證眼軸不增長,但實際上孩子很難保證每天這麼長的戶外時間。家長們還是要注意盡量給孩子2小時以上的戶外時間,包括給孩子報課外班也盡量以戶外的為主。

近視眼手術已經很成熟了,幹嘛還要這麼費力保護孩子的眼睛?

書中還提供了很多建議,常爸就不一一贅述了。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也發現了,常爸說的都是近視防控的事情。很多家長都是在孩子開始看不清、發現近視後才關注視力的,但這時往往都是“亡羊補牢”。

近視防控的黃金期是12歲以前,這時孩子的眼睛可塑性很強。過度用眼很容易導緻孩子近視,但防控方法得當就有很大機會幫助孩子減緩近視發展速度或恢複正常視力。過了12歲,随着眼球變硬,同樣的防控方法就收效甚微了。

是以從幼稚園開始,家長就一定要重視近視的問題,給孩子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的同時,用心給孩子打造更好的環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