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甲流肆虐,該如何應對?現在打疫苗來得及嗎?

盡管大家在前一段時間的發熱以後,都有了些應對疾病的準備了,但最近發熱的人又多起來了,自己或身邊的親友發熱,該如何應對?又可以提前準備些什麼來應對呢?

我們今天試着梳理一下,以下幾點,是給大家的發熱應對建議,我們來一個個詳細說明吧。

劃重點

  • 1先确定是否發熱
  • 2查找病因,同時重點關注身體的感受和變化
  • 3備藥,但不要盲目用藥
  • 4借此機會好好休息

01 對發熱要有正确的認識

發熱是很多疾病的常見症狀,大多數時候,發熱是因為身體被病原體感染。發熱就像是身體的警報,一旦外頭來了敵人,發熱就像是哨兵發出的提示,向全身體的“免疫部隊”發出準備戰鬥的号召。

雖然發熱有點難受,但對身體來說,并不一定是壞事。

一方面,發熱本身在對抗感染方面似乎發揮了關鍵作用;另一方面,也提示人們,如果是長期、不明原因的發熱,需要對身體進行系統性的檢測以處理更嚴重的病因。

因為發熱也見于一些非感染性疾病——敵人不一定來自于外部,内部亦常常會有叛變(比如有惡性良性腫瘤細胞被免疫系統發現了),甚至是哨兵衛隊自己的問題(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一些非感染的自身發炎性疾病)。

甲流肆虐,該如何應對?現在打疫苗來得及嗎?

圖庫版權圖檔,不授權轉載

當然,如果正值流感流行季,發熱則多與流感有關。

那麼問題來了,都知道發熱可能是生病了,但究竟怎麼算發熱呢?

02 摸額頭、水銀針、電子溫度計,信誰?

發熱是指人體核心溫度升高超出日常範圍,但這裡有個很陌生的詞,核心溫度是什麼?

核心溫度指的是人體内部的溫度,由于測溫的方式和工具不同,是以不是所有溫度都可以代表核心溫度。其中直腸和口腔溫度計測量的溫度,可以最精确地測量核心體溫。

其準确程度大抵如下:

肛溫(直腸溫度)>耳朵(鼓膜)>前額(颞動脈)溫度計>口腔>腋下

甲流肆虐,該如何應對?現在打疫苗來得及嗎?

圖庫版權圖檔,不授權轉載

那怎樣才算是發熱呢?

一般對成年人而言,人體的核心體溫,正常情況應該在37-37.5℃之間[1]。不同測量方法,正常值為腋溫(36.0-37.0℃)、口溫(36.3-37.2℃)、肛溫(36.5-37.5℃)

當然,雖然都知道肛溫最準,但脫褲子測體溫畢竟很麻煩,平時咱們操作的時候多用額溫、耳溫、腋下、口腔,以操作最簡單的額溫為例,一般來說超過37℃,且伴有不适症狀,就算是發熱了。

此外,對兒童來說,根據美國兒科學會,兒童的标準是:

肛溫、耳溫在 38 ℃ 或以上;

口溫在 37.8 ℃ 或以上;

腋溫在 37.2 ℃ 或以上。

03 找病因,但不必過分執迷病因

前文說過可能導緻發熱的疾病很多,咱們自己通常隻需要考慮目前流行的傳染病如流感等因素,但不用為其他病因過分糾結,注意關注病患的狀态妥善照料即可,下邊就列舉一些發熱原因:

免疫接種反應是3—36月齡兒童非感染性發熱最常見的原因。

然後就是感染性疾病了,在就診于初級保健醫護人員或急診科的發熱患兒中,有55%-60%[2]在體格檢查時發現明确的細菌或病毒感染,其中大多數患兒存在急性咽扁桃體炎。多達6%的幼兒發熱是由明确的病毒性疾病引起,例如毛細支氣管炎、流感、水痘[3]。

甲流肆虐,該如何應對?現在打疫苗來得及嗎?

圖庫版權圖檔,不授權轉載

發熱的其他非感染性病因不常見,包括川崎病、藥物熱、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如白血病)和慢性發炎性疾病(如發炎性腸病和幼年特發性關節炎)。

免疫接種造成的發熱可以比較容易排除(通常在接種 48 小時内出現),亦無需特别處理,如果排除這個原因,我們主要考慮的是感染性疾病。那感染性疾病當中,又重點考慮目前社會流行的感染性疾病問題,比如近期我們就需要考慮是甲流、諾如或新冠感染。

找病因對判斷病程和處理手段有一定的幫助,有一些疾病亦有便捷的方式,比如新冠可以在家庭進行抗原檢測,目前流感也有可由患者自行操作的流感檢測試劑銷售,如果有腹瀉或嘔吐的情況,大多數可能往諾如上考慮。

對于部分感染性發熱而言,病程是有自限性的,換句話說,就是完全不吃藥不處理,也是會在感染後一段時間消退。我們需要防範的是疾病的進展或惡化,觀察發熱以外的其他症狀,關注身體狀況,及時識别危險信号,很多時候,比找到明确的感染原更重要。

04 備藥但是不要亂吃藥

對付感染性發熱無非兩種藥:對症的,對因的。

所謂對症,就是改善症狀的藥物,比如大多數非甾體抗炎藥物。換成我們熟悉的名字,就是我們常用的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但需要注意,對于成人和孩子,通常有不同劑型和含量各不相同,需要仔細閱讀标簽,确定适當的劑量。對孩子而言,更是需要注意避免重複服用不同劑型但含有相同藥物成分的藥物,避免給兒童或青少年服用阿司匹林。

甲流肆虐,該如何應對?現在打疫苗來得及嗎?

圖庫版權圖檔,不授權轉載

對兒童對症給藥的原則,是看精神狀态。如果孩子精神狀态好、吃喝玩耍也比較正常,那麼即使體溫超過 38.5℃,也可以不用藥、繼續觀察;如果孩子精神差,不願玩耍,沒什麼食欲,那麼即使體溫沒達到 38.5℃,我們也建議家長給孩子用藥。

這種原則,對成年人亦是有效的。

對因的用藥比較複雜,在一些疾病中,有較為明确有效,但不是所有人适用的特效藥(比如新冠);有一些疾病,明确有效的藥物,需要在特定時間服用(比如感染早期,超過48小時無效);有一些疾病,則無明确的有效治療病因的藥物(比如諾如)。

是以回到剛剛的問題上,在感染性發熱中,很多時候,需要好好休息、放松下來,同時查找病因進行處理。

05 借機好好休息,記錄以下情況

不論是上述何種感染性疾病,發熱以後身體均會處于疲憊虛弱的狀态,疾病亦容易通過頻繁的社交活動傳播出去。是以,發熱後不論大人小孩,請給自己一個放松的理由,在家中靜養。

如果可以,請在病程中記錄以下資訊,在病情變化或有需要的時候,帶上資訊就醫:

發熱的病程:即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發熱,可以以天數計,比如2天前,也可以按小時計,比如4小時前。

發熱的可能:把你認為最可能的誘因簡單的描述出來,比如“我公司同僚最近很多甲流”。

發熱的特點:體溫最高多少度,每隔幾小時熱峰會上來,通常何時發熱。如果能用簡明扼要的圖表來描述就更好了。

發熱緩解的因素:比如服了退熱藥在1小時内慢慢降下來,或不用藥也可以自行退熱。

發熱伴随的症狀:如咳嗽、流涕,如嘔吐、腹瀉,如腹痛、耳朵痛、咽痛、頭痛等。

甲流肆虐,該如何應對?現在打疫苗來得及嗎?

圖庫版權圖檔,不授權轉載

如果之前有在其他醫療機構就診過,應該詳細地告知,如何時何地就醫,做了哪些檢查,診斷考慮什麼,醫生給了什麼藥物治療。如果之前沒有就診,但是吃了藥,也需要告訴醫生。

另外,也可以記錄一些基本情況,如:精神狀态(尤其是退燒後)、飲食、睡眠、大小便的情況等。

06 關于流感,再多說幾句

目前甲流正在流行,不少人中招開始發熱,很多班級是以停課,部分地區奧司他韋銷售大增……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再次出現,其實最好的做法永遠是接種流感疫苗。

另外,由于流感病毒經常變異,且疫苗的作用會減弱,是以每年到了季節就應當去接種。需要注意的是,接種流感疫苗後,我們的免疫系統仍需要2-4周才能産生足夠量的保護抗體來抵抗感染,是以到了季節,建議大家及時接種,越早越好。

可能還有些朋友,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現在打甲流疫苗還來得及嗎?這裡不得不說,雖然有點晚了,但如果您還沒有感染過甲流,又能約到疫苗,那麼不妨先來一針,畢竟這一輪甲流還剩個“尾巴”呢。

參考資料:

[1] Niven D J, Gaudet J E, Laupland K B, et al. Accuracy of peripheral thermometers for estimating temperat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5, 163(10): 768-777.

[2] Finkelstein J A, Christiansen C L, Platt R. Fever in pediatric primary care: occurrence, management, and outcomes[J]. Pediatrics, 2000, 105(Supplement_2): 260-266

[3] Greenes D S, Harper M B. Low risk of bacteremia in febrile children with recognizable viral syndromes[J]. The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 1999, 18(3): 258-261.

作者:陳墨螯

稽核:張文娟 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