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産後抑郁:對女人最深的誤解,是為母則剛

産後抑郁:對女人最深的誤解,是為母則剛
産後抑郁:對女人最深的誤解,是為母則剛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為母則剛。一名女子,無論她在生育前是怎麼樣的,但當她成為一名母親後,好像不得不變得堅強起來。

最近有這樣一部電視劇《今生也是第一次》,将目光聚焦在了孕産期的媽媽們,從不同的角度刻畫出了剛成為媽媽的女性後的生活。

其中,陳蘭青遇到的生育困境,引起了很多觀衆的共鳴和思考。

産後抑郁:對女人最深的誤解,是為母則剛

在生孩子前,身邊的人都告訴陳蘭青,孩子隻管生就好了,她自己對于生孩子也沒有概念。這對沒有做好成為父母準備的夫妻在手忙腳亂下迎來新生命。

而産後的生活卻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掌控,面對雙方母親的插手舉步維艱,夫妻各自也為轉變和适應新的角色焦頭爛額,夫妻關系也面臨着考驗。

孩子出生後,丈夫和婆婆把關注點都放在了寶寶身上;産後陳蘭青因為乳腺炎疼得晚上睡不着覺,她感覺自己“胸都快炸了,左邊是彗星撞地球,右邊是世界大戰”,但婆婆和親媽都堅持不讓她吃藥,因為要喂孩子母乳,讓陳蘭青硬抗;孩子得了濕疹,丈夫和婆婆怪陳蘭青孕期時吃了太多刺激性的食物。

此外,家人和丈夫的不了解也讓陳蘭青在這一特殊時期感到更加痛苦:丈夫覺得她太誇張了,認為孩子找媽媽是正常的事,什麼事情都要找“媽媽”,無法了解妻子的崩潰;

産後抑郁:對女人最深的誤解,是為母則剛

婆婆覺得這媳婦太嬌生慣養了,作媽媽了就得吃點苦,受點罪,老是說自己受不了,不讓兒子去出差,是在拖兒子的後腿。

作為新手媽媽,陳蘭青不僅要承受産後帶來的一系列生理反應,心理上也在遭受着莫大的焦慮和痛苦,時時在影響着她的心理健康。

在一次情緒爆發後,她徹底崩潰,爬上天台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之後,經過診斷,陳蘭青被确診為産後抑郁,老公和婆婆也開始照顧她的心情,嘗試去了解她的痛苦。

新生命的到來固然讓人喜悅,但我們不應忘記帶來新生命的媽媽們。我們不僅關注媽媽的身體,也要重視媽媽們的情緒問題,關愛新手媽媽心理健康是不容忽視的一點。

産後抑郁:對女人最深的誤解,是為母則剛

什麼是産後抑郁症?

産後抑郁症是指女性與産褥期出現明顯的抑郁症狀或典型的抑郁發作。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PA)報道,有70%的女性會經曆一段時間的“産後抑郁”,有1/7的女性會患上産後抑郁症。

産後抑郁症,并不是很多人認為的“作、矯情、公主病”,它影響着剛成為媽媽的女性的身心健康,也對整個家庭帶來極大的影響。

有新聞報道,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位媽媽,她因為嚴重的産後抑郁症,親手溺死了自己的孩子。

不被重視、進行治療的産後抑郁症會像抑郁障礙一樣持續影響着後續的生活。不快樂的媽媽無法照顧好自己,也難以與孩子建立起好的情感聯結。産後抑郁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它歸根到底影響的是整個家庭。

産後抑郁有何表現?

與其他抑郁障礙相似,深受産後抑郁之苦的媽媽們也會表現出持續的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精力下降、悲觀、自責、睡眠和食欲改變等,此外,在生活中她們還會表現出情緒不穩定、焦慮、易激惹、感到不知所措、關于嬰兒照料的強迫觀念及行為等。

如劇中陳蘭青在産後每天睡不着、吃不下、做噩夢,對自己是媽媽這一身份的質疑和不接受,也害怕自己做不了一個好媽媽。

“那麼純白、無暇又珍貴的孩子放到我的手上,你知道是什麼感覺嗎?就好像是把一個爆破的按鈕給到一個新兵,有莫大的榮譽還有莫大的責任;同時,也是莫大的恐懼。”這一段台詞既是剖白了陳蘭青的心理活動,也是很多産後女性的心聲。

産後抑郁:對女人最深的誤解,是為母則剛

而劇中另一位職場媽媽路遠方,即使在生産前已經做了很多計劃準備,但在生産後還是會因為各種狀況焦慮,對自己自責,女強人的她也會變得容易哭,質疑自己。

造成産後抑郁的原因,既有生理上的原因,如産後女性身體激素的變化,也與個人的人格特質、生活中的負性事件刺激、身份的轉變和适應等各種因素有關。

在醫學上尚未明确産後抑郁的發病機制,在治療時也大都針對症狀,而及時觀察産婦的情緒變化,多關心、安撫孕婦的情緒,提供支援性的力量,才是治療産後抑郁最有效的方針。

面對産後抑郁,我們可以做什麼?

一、産前産後做好準備,積極關注

很多女性分娩後會出現“産後心緒不甯”,它是介于正常情緒狀态與産後抑郁症這個連續譜的一個中間狀态。有的時候一些負性事件的發生,生理激素水準上的變化都有可能會刺激到她們。

産後抑郁:對女人最深的誤解,是為母則剛

是以,不僅産婦自己,還有身邊的家人,都應該要留意新手媽媽的情緒,及時發現可疑征兆,尋求支援,必要時也需進行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避免問題越來越嚴重。

二、自我調節、成長

新手媽媽與爸爸可以在産前做好準備,如參加關于育兒的準備課程,提前熟悉關于育兒事項;心理上也要學會自我關懷,自我接納,調節情緒,适應角色轉變。

也可以通過心理咨詢,與專業的咨詢師談論内心的焦慮與擔憂,找到緻病的心理因素,提供更多的情感及社會支援,幫助媽媽渡過這段特殊時期。

陳蘭青在經曆情緒崩潰之後,也與月子中心的心理醫生進行了心理治療,與咨詢師傾訴内心的焦慮與擔憂,疏解與調節自己的情緒,逐漸适應自身的角色,在磕磕絆絆中學會怎麼去做一個好媽媽。

三、社會支援

養育一個新生命,除了新手父母的付出,也需要背後的家庭,社群,以及整個社會的支援。

公共場所中對母嬰室的設定、家庭及社群對産婦的支援、教育産婦如何照料孩子與自己、如何平衡新生活和新生兒......

這些社會支援都能很好地幫助媽媽适應新角色,讓媽媽們感覺不再孤獨。

我們需要去了解母親,了解她們的抱怨、需求、以及她們不被看見的人生。

最後,想送給所有飽受産後抑郁困擾的媽媽們劇中的一句話:“每一個媽媽,對自己的孩子來說都是合格的媽媽!”

▎本文為中心原創文章,轉載時請标明出處,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