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CU内超5成仍為新冠相關重症患者,醫院如何度過疫情尾聲?

本文作者:hyzhou

1 月 30 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釋出會中,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目前全國整體疫情已進入低流行水準,各地疫情保持穩步下降态勢,國内也未出現境外流行的新的變異株,本輪疫情已接近尾聲。

同日,WHO 發表聲明稱,新冠疫情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新冠仍是「一種危險的可能對個人健康和醫療系統造成顯著損害的傳染性疾病」[1]。

ICU内超5成仍為新冠相關重症患者,醫院如何度過疫情尾聲?

圖源:參考文獻[1]

李峰(化名)是華東地區一家三甲醫院的副院長,他表示近期醫院目前已恢複至疫情前接診狀态,「40 個臨床科室裡,大約還留下 1/10 左右負責以新冠相關疾病為主的治療,其他科室恢複普通營運。」

但他同樣提及醫院重症病房内,新冠相關重症患者床位使用率在 5 成左右,「幾個主流科室(比如呼吸、感染、重症等)的工作重心依舊在新冠診療上。」

怎麼定義「低流行水準」?

根據中疾控[2]報道:大陸本輪疫情在 2022 年 12 月下旬達到高峰,其後不斷下降,各省走勢基本相近,城鄉也基本同步,門(急)診人數、在院重症人數、在院死亡人數均呈現下降趨勢。至 1 月下旬,全國整體疫情已降低至較低水準,醫療救治壓力進一步緩解,春節假期,疫情未出現明顯反彈,在整個流行過程中,未發現新的變異株,大陸本輪疫情已近尾聲。

圖源:參考文獻[2]

從傳染病學幾個定義的角度出發,疾病暴發通常随流行病的出現,按流行程度可分為地方性流行(endemic),大規模區域性流行(epidemic)以及大流行(pandemic)。

地方性流行常局限于村或鎮,相對穩定且容易控制;大規模區域性流行波及較大地理範圍,如 2014~2016 年在西非流行的埃博拉病毒;大流行為大規模區域性流行的進展,波及全球,如 1918 年西班牙大流感以及 2009 年 H1N1 流感[3]。

ICU内超5成仍為新冠相關重症患者,醫院如何度過疫情尾聲?

圖源:參考文獻[3]

對于「低流行水準」,目前并沒有一個一緻認同的定義。

德國華裔病毒學家、埃森大學醫學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陸蒙吉表示,「從量化的角度來說,可以檢測人群的感染、年齡分布、疾病情況、地域分布等的人群資料,進而對具體地域分布的人群感染資料進行統計,可以獲得不同橫縱坐标下的曲線分布情況,進而對疫情進行研判。」

但理想的資料模型,會受限于檢測人群的取樣偏差,以及樣本的監控次元、周期。「在德國,不同州縣會對地區的人群感染資料進行統計,得出資料曲線,但感染曲線往往不是簡單的上升、下降。」

從新冠流行特點的角度來講,張文宏等衆多專家一緻認同,新冠将逐漸從一個大流行(pandemic)逐漸向地方性流行(endemic)、季節性流行轉變。

高福院士同樣表示,終結新冠大流行,有兩個詞很關鍵,一個是包容(tolerance),一個是韌性(resilience),「當人類可以包容病毒的存在,有一定韌性,能正常生活,與其同存,就可以宣布大流行結束。當新冠隻在有的地區流行,就成為一種地方性流行病。到夏天或者秋天,有可能世衛組織會宣布大流行結束。但這也不意味着新冠造成的死亡人數會低至流感,因為其感染基數太大。至于何時能和流感一樣,不好預測。」

随着各國逐漸放松對新冠的管控,是否需要繼續新冠的緊急狀态已成為熱議的問題。

據悉,拜登計劃在今年 5 月 11 日宣布解除美國公共健康緊急狀态,但同時強調美國需要逐漸從緊急狀态向正常過渡,而非突然解除。在被問及為何做出這一決定時,白宮發言人表示在 2020 到 2022 年,新冠是美國第三大死因,而現如今新冠已在第五名開外。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前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表示:「結合中國自身實際,目前 80~90% 的人群自然感染後已獲得天然免疫,加之國内疫苗接種率已達到 90% 以上的水準,中國的免疫屏障已經基本建立。雖然從短期來看,疫情形勢是安全的,暴風驟雨已經過去,但從中遠期來看,還存在很多變量。」

二輪高峰 ≠ 二次感染

節前,二輪高峰是近期熱議的話題。正如之前的文章[4]中所提到的,一個高峰的過去并不意味着疫情的結束,病毒還會在特定時間卷土重來。以日本為例,自新冠發生以來,日本已出現了至少 8 波新冠高峰。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曾預測了「一波三折」的模型:12 月中旬到 2023 年 1 月中旬,第一波疫情主要在全國大中城市上升。1 月下旬到 2 月中旬,春運前流動造成第二波疫情上升。2 月下旬到 3 月中旬,春節後傳回工作崗位及務勞工員返程,引發第三波疫情。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被提及的「二輪高峰」并不是大家擔憂的「二次感染」。

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提到[5],大陸目前的主導毒株仍為 BF.7 以及 BA5.2,在第一輪感染中感染的人群在 3~6 個月内二次感染的可能性不大。不過,正在美國流行的 XBB 毒株展現出了極強的免疫逃逸能力,發表在 Lancet 的文章指出[6],XBB.1.5 獲得的 S:S486P 突變增強了其對 ACE2 受體的親和力,進而展現出了更強的傳播性、感染性及免疫逃避能力,并預測在近期 XBB.1.5 将快速在全球範圍内傳播。

盡管目前 XBB 變種尚未在大陸造成廣泛傳播[7],考慮到其極強的免疫逃逸能力,XBB 在大陸造成二次感染的可能性仍存在。除 XBB 變種外,新毒株 CH.1.1 也逐漸占據公衆視野。截至 1 月 30 日,大陸共發現 24 例 CH.1.1。

另外,參考新加坡的經驗[8],面對免疫逃逸能力極強的 XBB,絕大多數再感染的人群,上一次感染的毒株為 Omicron 之前的變種,而非 Omicron。雖然上一次感染為 Omicron 的人群也有可能再次感染 XBB,但也多為距離上一次感染超過六個月的患者。若患者上次感染 Omicron 的時間在三個月之内,再次感染 XBB 的機率很低。

短期來看,大陸因新變種造成的二次感染導緻第二波高峰的可能性不大。

ICU内超5成仍為新冠相關重症患者,醫院如何度過疫情尾聲?

圖源:參考文獻[9]

對于第二波高峰何時會到來,德國華裔病毒學家、埃森大學醫學院病毒研究所陸蒙吉教授認為,「目前,國内大規模感染很快過峰,整體人群的免疫力屏障相對不高。随着人群免疫力的下降,人群感染風險會增加,而病毒進化不是一個可以預測的過程,是以不能排除新毒株流行的可能。」

醫生:ICU 仍有 50% 以上新冠患者

視角拉到臨床次元,醫療救治壓力在過峰後進一步緩解。中部地區工作的醫生劉敏立(化名)表示,所在醫院目前的工作重點是應對二甲評審,其他一切均已恢複正常,「醫院不再安排針對新冠診療的教育訓練,過峰後外科重心在開刀,内科也恢複至從前。」

李峰(化名)是華東地區一家三甲醫院的副院長,他同樣表示所在醫院目前已恢複至疫情前接診狀态,「之前成立呼吸救治病組所集合的醫生,目前都已經回到原先自己的科室。」

目前,李峰所在醫院重症病房内,新冠相關重症患者床位使用率降至 60% 以下。回溯這次抗疫流程,李峰認為醫院就此積累了很多重症救治經驗,「從整體資料來看,我們在 2022 年末的疫情應對還是比較科學合理有效的,但面對未來可能的疫情變化,仍需謹慎對待未雨酬謀。」

ICU内超5成仍為新冠相關重症患者,醫院如何度過疫情尾聲?

來源:視覺中國

根據新加坡等國的資料[9]以及大陸的實際情況[5],3~6 個月内出現大規模感染的可能性并不大。但等到此輪疫情感染 3~6 個月之後,随着人群從感染新冠中獲得的免疫力逐漸下降,可能會形成新的感染高峰。

從公共衛生的角度出發,陸蒙吉教授認為,「在一個突發的、動态的緊急公共衛生事件裡,監測重症率、住院率等嚴重性名額,關注毒株測序等突發性名額,能對疫情的研判提供指導意義。」但他同樣強調,需要持續關注重點人群的疫苗接種情況,「我們不能僅從大資料判斷疫情狀态,因為對個體來說,需要承載的風險因素遠比單純的資料更大,是以更應該持續提高個體的個人防護意識。」

發表在柳葉刀[10]上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國在本輪感染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如重點人群疫苗接種率不足。截至 11 月底,僅有 69% 60 歲以上老人以及 40% 80 歲以上老人完成了完整的疫苗接種(2 劑疫苗加 1 劑加強針)。此外,針對最新變種的二價 mRNA 疫苗仍在研制中,目前的國産疫苗針對 XBB 的變種效果有限。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全意 1 月 31 日介紹,北京市即将開展人群血清抗體調查以了解核酸和抗原檢測情況、發病就診轉歸情況、疫苗接種情況等資訊。北京已建立臨時的人群免疫保護,近期發生流行的風險較小,80 歲以上老年人可在此「視窗期」及時接種疫苗。

而從臨床管理的角度出發,分管醫院藥品、裝置采購的副院長李峰認為,在 3~6 個月寶貴的視窗期内,如何做好物資準備同樣是近期的重要命題。因為網格化的醫聯體建設,他所在省、市、縣、鄉的醫院關聯,打包進行擴容,病房、呼吸機等裝置均按照重症救治床位翻一番建設,同時進行新冠藥物的采購準備。

李峰說,「如果說公衛角度更多是『防』,那臨床角度一定更多是『治』。過往的重症救治經驗、視窗期的物資準備、ICU 的擴容,這都有益于我們應對可能來臨的疫情反複。」

策劃:carollero|監制:gyouza

感謝王雨思對本文作出貢獻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參考資料: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tatement on the fourteenth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2005) Emergency Committee regarding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pandemic. 2023  [cited 2023 Jan 31]; Available from: https://www.who.int/news/item/30-01-2023-statement-on-the-fourteenth-meeting-of-the-international-health-regulations-(2005)-emergency-committee-regarding-the-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pandemic.

[2]China CDC, COVID-19 Clinical and Surveillance Data — December 9, 2022 to January 23, 2023, China. China CDC Weekly, 2023.

[3].Grennan, D., What Is a Pandemic? JAMA, 2019. 321(9): p. 910.

[4].丁香園. 疫情高峰何時到來?多地預測集中在未來 1~2 月. 2022.

[5].丁香園. 已經度過 XBB 高峰的地方,人群二次感染率高嗎?. Jan 14, 2023.

[6].Keiya Uriu, J.I., Jiri Zahradnik, Shigeru Fujita, Yusuke Kosugi, Gideon Schreiber, Enhanced transmissibility, infectivity, and immune resistance of the SARS-CoV-2 omicron XBB.1.5 variant.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023.

[7.]CDC. COVID Data Tracker Weekly Review. 2023 Jan 6, 2023 [cited 2023 Jan 11]; Available from: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covid-data/covidview/index.html.

[8.]Singapore Ministry of Health. Corrections regarding XBB wave in Singapore - False statements about COVID-19 situation in Singapore. 2022 Oct 14, 2022 [cited 2023 Jan 11]; Available from: https://www.gov.sg/article/factually141022-a.

[9]Singapore Ministry of Health. UPDATE ON COVID-19 SITUATION AND MEASURES TO PROTECT HEALTHCARE CAPACITY. 2022 Oct 15, 2022 [cited 2023 Jan 12]; Available from: https://www.moh.gov.sg/news-highlights/details/update-on-covid-19-situation-and-measures-to-protect-healthcare-capacity.

[10]The Lancet.,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2023: far from over. Lancet, 2023. 401(10371): p. 79.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