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說“NO”是無理取鬧,還是批判性思維?

觀點| 活動 | 通知 | 作品 | 課堂

孩子說“NO”是無理取鬧,還是批判性思維?

孩子說“NO”的背後原因

孩子常見的口頭禅,說NO絕對占有一席之地。其實孩子說NO不僅僅是表面的拒絕現象,而是源自内心三個動力的互相推動,家長隻有了解了背後的原因,才能從容地應對孩子說NO的各種情境。

文丨黃全愈 中美教育專家

孩子愛說NO,大家都頭痛。

兒子上高中時,正處于青春叛逆期的高峰,我們家的飯桌,成了兒子有問無答的說NO的場所。無論你想問什麼,隻要你一張嘴,兒子就搶先說“NO”。

我說,你都不知道我們要說什麼,你NO什麼NO啊!他才不管你想說什麼呢,反正就是NO!我們開玩笑,叫兒子Mr.NO.也就是NO先生。

前兩天,兩歲多的小侄孫來家裡玩。我發現又來了一個小Mr.NO先生。

孩子的媽媽忙前忙後,可孩子就是NO.NO.NO。這也不要,那也不要,孩子到底想要什麼?

在他們離開前,我想抱抱他,但是我知道他肯定說NO,于是呢,我就反過來說:“舅公不能抱你,你也不能讓舅公抱你!”

他翻翻小眼睛,沒說什麼。我自以為得計,又得寸進尺,再說一遍:“舅公不能抱你,你也不能讓舅公抱你!”

他忽然仰起頭來說:“這是我說的話,不是你說的話!”我們的肚子都笑抽了……

孩子說“NO”是無理取鬧,還是批判性思維?

可見,孩子知道他說什麼?他不在乎他說什麼?他在乎的隻是說NO!

但是,怎樣對待孩子說NO,跟培養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大有關系。“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也”,不敢質疑權威、否定權威,也就不可能有創造性。

孩子說NO,是無理取鬧,還是批判性思維?不分析孩子說NO的前因後果,無法知道陷阱在哪兒。

孩子成長必經的三個叛逆期

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喜歡說NO是一種正常現象,不說NO的孩子,反而不正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出現三個叛逆期。

一個大約發生在孩子2-3歲的時候,叫“幼兒叛逆期”。

一個是在6-8歲,叫“兒童叛逆期”。

還有一個大約發生在12-18歲,叫“青春叛逆期”。

在這三個叛逆期,孩子特别喜歡說NO。

在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孩子說NO,其實常常不是一種單純的拒絕。他們說NO的時候,很可能正專注一個有趣的事物。

比如,你想幫孩子穿鞋,孩子不願配合,他反抗的很可能不是穿鞋,而是他的腦子正想幹點别的什麼更有趣的事,你打斷他,一把拉過來穿鞋,孩子怎麼可能高興呢?

孩子一出生就處在一種與外部世界接觸的努力中。他們通過各種方式去探索世界,他們的内心有一隻不安分的小野獸,總是試圖從他們小小的身體裡跳出來。那隻小野獸總是說:不要限制我,讓我嘗嘗,讓我看看,讓我摸摸……

再有,這個時期的孩子是人我不分的,是自我中心的,以為全世界的人想的都應該跟他一樣。發現不一樣,就說“NO!”

孩子說“NO”是無理取鬧,還是批判性思維?

“兒童叛逆期” 的孩子,開始上國小,世界忽然變大了,接觸的東西多了,複雜了,孩子也以為自己長大了,了不起啦,變得任性,不講道理了。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生理迅速發育成熟,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不是孩子了,要從父母(或老師)的控制中反叛出來,是以,事事作對,處處唱反調。

孩子做事情有一個心理現象,内心往往有三個動力互相推動:一是“幹些什麼”的欲望;二是想得到信任的需要;三是想能做出選擇的渴望。

也就是說,孩子最早開始說NO,是源于内心探索世界的動力。

給孩子戴上帽子,他一把扯下來丢地上;然後,父母撿起來,給他戴上;結果,孩子又扔到地上……

即便在嬰兒期,孩子說不出NO,但是他們的這個行為是有目的的。看起來丢帽子好像是無意識的,但是心理學家發現,嬰兒想通過這個動作不斷探索帽子落地,大人怎麼反應。他們想滿足自己“幹些什麼”的欲望。

孩子說“NO”是無理取鬧,還是批判性思維?

利于三個動力改變孩子說NO

我們用一個故事來分析:應該怎麼利用孩子内心的三個動力,這個心理現象,來處理孩子說NO的問題。

我在讀博士的時候,開始研究孩子的獨立性在創造中的作用。當時自己覺得還是頗有心得的。

有一天,我們在看電視,我一看表,都10:00了,我叫兒子去睡覺。兒子看了看我,沒動。我有些不耐煩地催他。他還是沒動。哎,我有點火了。怎麼這麼不聽話。

孩子理直氣壯地說:“為什麼叫我去睡覺,我不能看電視,你們看電視,你們不去睡覺?”

嘿,這孩子還有理啦,不但不服從,還反過來質問我們:怎麼我不能看電視,你們能看電視?

孩子的質疑反而噎着了一向“自以為是”的我!

這時呢,他媽媽說:“你這個年齡的孩子,每天要睡十個小時,現在去睡覺,明天八點起床,勉強夠十個小時……”

孩子沒說什麼,就去睡覺了。我卻沒能再專心看電視,想了很多:自己不是要加強孩子的獨立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而培養他的創造性嗎?

當孩子不再人雲亦雲,開始獨立思考,開始對權威說 “NO”的時候,“龍”真的來啦,我卻變成了“葉公”。

孩子說“NO”是無理取鬧,還是批判性思維?

我們說了,孩子内心的三個動力:一是“幹些什麼”的欲望;二是想得到信任的需要;三是想能做出選擇的渴望。

好了,孩子對我說NO,不去睡覺。如果我強迫他,結果會怎麼樣呢?他也可能去,但是睡得着嗎?睡不着不是也沒達到目的嗎?而且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這種強迫多了,反叛的力道就會越來越強。

妻子的做法是對的,她用孩子内心的三個動力中的後兩個,解決了兒子說NO的問題:

第二個動力“是想得到信任的需要”。妻子信任孩子,跟他講孩子需要睡十個小時的道理。

第三個動力“是想能做出選擇的渴望”。道理講了,現在去睡覺,到明天8點起床,勉強夠十個小時。把選擇給兒子:繼續頑抗還是去睡覺?孩子選擇聽道理去睡覺。

随着孩子長大,這種要“幹些什麼”的欲望,就生發出很多說NO的狀況。不讓這樣幹,我偏要這樣幹。到了青春逆反期,這種想要“幹些什麼”的欲望就發展到了最高峰。

認為孩子說NO,就是不聽話。一味地打壓孩子說NO,會對孩子的自我意識、獨立意識、自信心造成傷害。孩子有不對的NO,也有對的NO。很多研究發現,正确地鼓勵孩子說NO,有助于孩子獨立思考,建立自信心,有利于創造力的培養。

孩子說“NO”是無理取鬧,還是批判性思維?

說NO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過程

在孩子的心理發育過程中,他們不斷地想幹些出格的事情,并且從他人(包括父母)那裡,獲得贊揚或者反對的回報,孩子在比較和分析後,可能會選擇去再“幹些事情”出來。

如果處理得當,這些更高層次的“幹些什麼”,就是創造力、獨立性、自信心的發育過程。或者說,孩子說NO的過程,其實就是孩子不斷探索世界,不斷挑戰現實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别人的回報,或者像“強心針”,或者像“滅火劑”,對孩子是否可以持續地“幹些事情”,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在現實生活中,應該怎樣正确地對待說NO的孩子?允許孩子對自己說“NO”,看起來容易,說起來也挺時髦。但是真正面對孩子的“NO”時,就不容易處理了。

從被動地允許孩子對自己說“NO”,到主動鼓勵孩子對自己說“NO”,是一個質的飛躍。

不但要支援孩子對自己說“NO”,還要支援孩子在應該說“NO”的時候,對其他師長也說“NO”,這個難度非常高。

孩子說“NO”是無理取鬧,還是批判性思維?

我兒子上初一的時候,班上來了一個擁有美術碩士學位的繪畫老師,可能是新老師吧,她的繪畫課條條框框特别多。比如:

1. 不能畫武器和一切可能與犯罪有關的東西;

2. 不能畫帶滾輪的滑闆,因為容易讓人聯想到街上那些不太“規矩”的男孩;

3. 每一幅畫的内容必須觸及到紙的四邊;

4. 色彩要濃重;

5. 必須畫那些不可能存在,但是又是與現實相結合的東西,諸如會飛的魚,能開車的烏龜,能搭載人的老鼠,等等;

6. 這些“飛”獸“走”禽,必須快樂,有一張歡快的笑臉。

……

對于這種種規定,男孩兒特别反感,他們用各種形式進行反抗,其中包括反駁老師的美術觀點。有一次,當她談到:“任何藝術都是由線條和色彩組成的”。

我兒子當堂反駁:“不對,空白也可以是一種藝術!中國的書畫中都有‘飛白’一說。”

老師辯護道:“一張空白的紙總不會是藝術吧?”

班上幾個調皮的男孩起哄,說在華盛頓的國家藝術館裡就看見過一張什麼都沒畫的畫(誰知道到底是胡謅還是唬老師)。孩子們還争辯說藝術是沒有标準的,有人欣賞它,它就是藝術!造紙就是一種藝術……

看到課堂上亂成一鍋粥,老師生氣了,說:“如果你們想教美術課,等拿了美術的學位,才來教吧!”

孩子說“NO”是無理取鬧,還是批判性思維?

吃晚飯的時候,兒子跟我們描述了自己跟老師的這場辯論。我為兒子敢于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感到高興。

鼓勵了他幾句,又有些怕他不能處理好與老師的關系(許多美國家長根本不管,管也管不了,隻要不違反校規就行)。我還是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想了想,又交代孩子要尊敬老師,不要擾亂課堂紀律。

在我以為這個事情已經過去的時候,我收到了兒子期中成績報告單,門門功課都得A,隻有美術得了個C。兒子的成績從來沒有哪一門得過C,美術更不應該!

我問孩子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子說,那是因為老師認為他沒有完成一幅很重要的創作繪畫。

我們拿孩子的畫來看,是一幅水中遊魚的圖畫。畫的中間是一條勾畫清楚的大魚,在飄動的海草之間是作為背景的魚,有些隻見半條,孩子還畫出了魚在水中的影子,但是沒有畫水的顔色,他用國畫留白的方式來處理水和魚的關系。

我們覺得挺不錯的。但是老師認為,孩子的畫沒有完全上顔色,是以認為他沒有完成作業。

孩子情緒低落,認為老師一定是因為自己喜歡跟她辯論,故意找自己的麻煩。我想起了那場課堂辯論,我覺得很可能不是老師對孩子有什麼偏見,而是對繪畫有不同的見解。

孩子說“NO”是無理取鬧,還是批判性思維?

第二天,我給這位老師去了電話。果然,她并不是認為孩子畫得不好,而是認為孩子沒完成作業,才給了他C。

我在電話裡向她解釋了中國畫的特點,并且告訴她,中國畫對孩子的影響比較深,比起西方油畫的濃墨重彩,他更喜歡中國畫的淡雅清新。老師在電話那端沉默了一會兒,說:“明天,我找他談談。”

後來,孩子高高興興地告訴我們,老師把他的成績改成A。老師知道孩子原來就設計要畫成這樣,而不是沒完成作業,就更改了成績。

幾個月後,我都忘了這件事,有一天,我們收到學校寄來的一封信,是這位老師簽的名。說是兒子的一幅畫被選送到學區參展,邀請我們有時間去觀賞。參展的就是那幅魚的畫。

這位老師藝術眼光可能有局限,卻有着無限的胸懷!面對說NO的孩子,如此虛懷若谷,這樣的老師能不讓人肅然起敬嗎!

孩子說“NO”是無理取鬧,還是批判性思維?

後來,在哥倫比亞法學院的課堂上,一位來自律所的兼職教授認為兒子與另一位亞裔孩子長得像,要求他們上課時戴眼鏡或戴帽子以示差別……

與我們電話商量前,兒子已給分管學生的院長去信。據說院長徹夜難眠,立即給兒子複信,說是恨不得連夜對面跟兒子道歉……

第二天,教授當堂道歉:能不能分辨學生,是教授自身的事,不能要求學生戴眼鏡或戴帽子以示差別!

兒子說:教授可能是無意的,但這是對學生人格的侮辱,是對亞裔的侮辱!這是零容忍的!

後來,這位教授與兒子相處不錯。畢業時,還表示可以推薦兒子到他們著名的律師樓工作。

最後,我給家長們幾點建議:

一、當孩子說NO時,往往家長的第一,也是本能的反應,是用NO來對待孩子的NO。是以,我們首先要讓自己冷靜下來。不能以NO對NO!

二、回到對待孩子說NO的問題。這位繪畫老師的做法很值得我們學習!在決定怎樣對待孩子說NO的時候,我們必須記住一個原則:孩子說的NO有沒有道理?有道理的,應該支援!

對那些無理取鬧的NO,我們也要分析成因,表明态度,最大限度地了解孩子,但是該制止的,不能放縱,要有理有節地堅決制止。

三、如果孩子的NO是對的,家長也要坦然承認!既要杜絕孩子的無理取鬧,又要給孩子開通一條,讓獨立意識和自主精神得以正常發育的道路。

四、如果孩子的NO是針對同齡人的,家長要跟孩子一道分析,這個NO是無理的,還是有理的?因為孩子往往有兩個極端的傾向:一是害怕同齡人的壓力,不敢也不善于說NO!二是自我中心,什麼都說NO!

五、如果孩子的NO是針對爺爺奶奶的,很多家長聽之任之。如果是無理取鬧的,應該當面指出。如果孩子是對的,也要及時或者事後指出應該尊重爺爺奶奶的道理。

六、如果是針對老師的,而且孩子是對的;這需要高超的技巧,唯一的建議是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但是要肯定孩子的獨立思考!

七、非原則的,也要學會:退一步海闊天空!

-本文内容取自音頻課程《從“廁所在哪兒”到藤校法學院那些理兒與事兒》

RECOMMEND

孩子說“NO”是無理取鬧,還是批判性思維?

《雖然你不一定完美,但一定是最好的媽媽》

孩子說“NO”是無理取鬧,還是批判性思維?

《名師專訪 | 楊靖雅:教師應該成為有智慧的中立者》

孩子說“NO”是無理取鬧,還是批判性思維?

《圓桌星球二年級課程雲端釋出會,正式向您發來邀請》

FOLLOW US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