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5月開局,便耗盡了4月收官之周僅留的一點溫存。
【要點提示】
· 乘用車、經銷商集團闆塊,一周平均跌幅均超過4%;
· 新能源&智能化闆塊下跌2.24%,市值損失超過千億;
· 商用車、零部件闆塊各下跌1.9%和0.75%。
2022年第18周,汽車K線統計在冊的81支汽車股,沒能延續4月收官之周的回暖之勢,平均股價跌幅由0.68%擴大至2.85%,市值縮減2945.35億元,幾近第17周市值增幅的2倍,而這還是在A股因五一假期僅有2個交易日的背景下發生的(美股正常)。
從大盤來看,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和恒生指數集體翻綠,跌幅分别為1.49%、1.92%和5.16%。
從總榜單來看,81支汽車股中,僅18支個股翻紅,59支個股下滑,東風汽車一周股價持平,而恒大汽車、華晨中國和潤東汽車三支股票仍停牌。
值得注意的是,長安汽車和北汽藍谷漲幅超過10%,排名靠前,其餘翻紅個股漲幅均在5%以内;而跌幅超過10%的個股多達7支,蔚來H股墊底。
以下,汽車K線将統計在冊的股票分為五大闆塊,逐一進行分析。
01 乘用車:長安領跑、“北上廣”翻紅,新勢力市值蒸發超千億
2022年第18周,(乘用車)整車闆塊18家上市公司股價平均下跌4.22%,市值減少1545.51億元,僅長安汽車、北汽藍谷、上汽集團和廣汽集團A股有所上漲。
有意思的是,近兩年由于新能源賽道成為資本新寵,很難見到傳統國有汽車企業如此整齊地“霸榜”;即便是榜單前十,海馬、江淮、東風、小康也赫然在列。當然,對于放棄燃油整車的比亞迪,算是比較特殊的一個存在。
言歸正傳,上周長安汽車以上漲12.51%領漲,該股5月5日漲停;自4月27日探底後,業績“帶飛”股價,實作“V”型反轉。
2021年一季度,長安汽車歸母淨利潤達到45.36億元,同比增加36.8億元;扣除因阿維塔出表等帶來的非經常性損益後,扣非淨利潤達到22.7億元,同比增加15.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長安汽車的歸母淨利潤也才35.5億元,今年一季度的業績就輕松超越了全年,确實“有點兒猛”,也引來不少券商機構發表樂觀預期。不過,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于阿維塔确認的投資收益,有點意思。有網友也表示,長安汽車的會計财務值得表揚。難道這筆錢能捂着很久,新品牌是要燒錢的。
除了看上去出色的業績,長安汽車近期釋出的全新純電品牌深藍,也為資本市場帶來了新的期待。據悉2022年是長安汽車新能源産品的發力之年,其将陸續投放阿維塔11、長安LUMIN、C385、C673等衆多産品。
到2025年前,長安汽車表示至少還要推出26款新能源産品;其中到2025年,深藍品牌銷量目标是60萬輛,目前共規劃5款産品,包括今年會上市的C385和C673。
阿維塔和深藍,能否助力長安汽車股價和市值重回高峰呢?拭目以待。
再來看北汽藍谷,以上漲10.73%居其次。同樣自4月27日重新整理52周最低5.4元後,開啟上升通道。
不過,北汽藍谷的翻紅,應該與業績關系不大。今年一季度,北汽藍谷的歸母淨利潤為-9.57億元,扣非淨利潤為-9.73億元;而去年,該集團虧損超過50億元。
5月7日晚,北汽極狐阿爾法S HI版的上市,引來不少熱議。這款售價40萬元左右純電動車,在華為的光環下,能否成為北汽新能源闆塊的“白馬王子”,進而拯救集團的業績表現呢?
上周除長安汽車和北汽藍谷漲幅相對較高外,上汽集團和廣汽集團的漲幅隻有2.45%和0.41%。
消息面上,上汽集團公布了4月産銷快報。資料顯示,4月,該集團銷量為16.65萬輛,同比大幅減少60%;1-4月累計銷量為138.71萬輛,同比減少11%。面對上海疫情的爆發和持續,上汽集團首當其沖。
同時,上汽集團還公布了一項增持計劃,其控股股東“上汽總公司”在6個月内拟增持股份不低于16億元且不超過32億元,以增強投資者信心。5月5日,上汽總公司完成增持3.11億元。
五一假期,上汽集團還披露了年報和季報。2021年,上汽集團歸母淨利潤為245.33億元,同比增長20%;扣非淨利潤185.75億元,同比增長4.68%。今年一季度,該集團歸母淨利潤為55.2億元,同比減少近20%;扣非淨利潤49.5億元,同比減少20.36%,壓力很大。
反觀廣汽集團,2021年,其歸母淨利潤為73.35億元,同比增長22.95%。今年一季度,廣汽集團歸母淨利潤達到30億元,同比增長27.17%。
無獨有偶,廣汽集團的控股股東“廣汽工業集團”也在進行H股增持,截至目前,其累計增持金額約2151.7萬港元(計劃不低于5000萬元,不超過3億元)。
銷量方面,廣汽集團4月銷售12.4萬輛,同比減少33.56%;1-4月累計銷售73.25萬輛,同比增長7.14%,表現好于上汽集團。
最後來看跌幅方面,造車三勢力成為“重災區”,其中蔚來H股以下跌15.28%墊底,市值損失超過300億元。三勢力涉及的六支個股,市值合計蒸發1150億元。
消息面上,除了披露傳遞量資料,蔚來5月6日釋出消息稱,其A類普通股拟議第二上市,該等股份将以介紹方式于新加坡交易所證券交易有限公司(“新交所”)主機闆上市。
屆時,于新交所主機闆上市的股份,将可與在紐交所上市的美國存托股份完全互換。不過,這個在資本市場的新動作,并沒有為其帶來太多掌聲。
除三勢力外,上周長城汽車H股因下跌13.98%進入跌幅前三,“闖入”新勢力下跌陣營;并于5月6日盤中重新整理52周最低9.65港元/股;其A股不久前也重新整理了52周最低21.35元/股。
整體而言,在疫情、缺芯、斷供三座大山下,乘用車企業很難。
02 經銷商:全部下跌
2022年第18周,汽車經銷商集團闆塊股價平均下跌4.41%,市值減少126.73億元,除潤東汽車外全部翻綠;跌幅前三為美東汽車、汽車之家和永達汽車,跌幅分别為9.18%、7.71%和5.85%。
其中,美東汽車于5月6日盤中重新整理52周最低23.25港元/股。目前,美東汽車已完成對追星汽車銷售集團有限公司的收購,後者成為其直接全資附屬公司。截至5月6日收盤,美東汽車報23.75港元/股,市值減少30.49億港元至301.17億港元。
“充滿戲劇性”的國機汽車,上周又從榜尾跳到榜首,不過依然沒能翻紅,跌幅為0.16%。截至5月6日收盤,該股報6.16元/股,市值不足90億元。
該股近期波動性較大。在投資者問及旗下中汽工程是否積極參與特斯拉生産線建設時,國機汽車表示其與特斯拉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特斯拉是公司重要合作夥伴。
03 新能源&智能化:贛鋒锂業、甯德時代領跌
2022年第18周,21家新能源&智能化相關上市公司涉及的22支個股整體以跌為主,一周股價平均下滑2.24%,一周市值累計蒸發1224.29億元。其中,股價上漲的個股僅6支,餘下16支個股股價均出現下滑。
具體來看,天齊锂業再度領漲該闆塊,一周漲幅為2.66%,截至5月6日收盤,該股報78.46元/股,一周市值累計增長29.98億至1158.93億元。
此外,科力遠和北鬥星通分别以2.55%和1.81%周漲幅位列該闆塊漲幅第二、第三位。
跌幅方面,贛鋒锂業H股以10.02%的周跌幅領跌該闆塊,截至5月6日,該股報86.2港元/股,一周市值累計縮水137.99億港元至1239.11億港元。而贛鋒锂業A股則以5.95%的周跌幅位列該闆塊跌幅第三位。
全球最大動力電池公司甯德時代,以8.15%的周跌幅,位列該闆塊跌幅第二位,截至5月6日,該股報375.99元/股,一周市值累計縮水777.57億至8763.77億元,較高點幾乎腰斬。
5月5日,甯德時代披露了定增募集說明書。甯德時代方面表示本次定增450億元将分别用于福鼎時代锂離子電池生産基地項目、廣東瑞慶時代锂離子電池生産項目一期、動力及儲能锂離子電池研發與生産項目(四期)、甯德蕉城時代锂離子動力電池生産基地項目(車裡灣項目)和甯德時代新能源先進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五個項目的建設,将新增锂離子電池年産能約為135GWh,建設周期為24個月至48個月;項目達産後各年度平均毛利率在17%至22%之間,内部收益率在16%至17%之間。
甯德時代方面稱,目前其産能無法滿足未來的市場需求。其已建成投産的锂離子電池産線在完成産能爬坡并穩定運作後,設計年産能規模合計将達到260GWh到280GWh。自釋出本次發行方案以來,甯德時代相繼公告了宜春生産基地、貴州貴安新區生産基地、廈門生産基地、宜賓制造基地七至十期項目等電池産能專項建設基地項目,上述電池産能專項建設基地項目投資金額合計不超過655億元,假設按照3億元/GWh左右的投資強度測算,對應的産能約為218GWh;同時,本次募投項目将新增锂離子電池年産能約為135GWh;上述合計新增産能約為353GWh,按照目前産能供給的280GWh測算,産能增幅為126.07%。
當天,甯德時代還與二三四五等共同參與投資國策綠色基金。據了解,國策綠色基金将專注于對智能駕駛、泛半導體、新材料、新能源、醫療器械、資訊技術領域及不同領域之間互相協同、交叉的私募股權及創業投資項目進行股權、可轉債或其他與股權相關的投資。
盡管有利好消息加持,甯德時代當天股價仍然大跌8.15%,同時也令其墊底該闆塊。
不僅如此,受甯德時代拖累,新能源&智能化闆塊一周市值蒸發超1200億元。
04 零部件:玲珑輪胎由領跌變領漲
第18周,9家零部件上市公司涉及的10支個股,一周股價平均下滑0.75%,一周市值累計縮水12.13億元。其中,股價增長的個股4支,下滑的6支。
具體來看,玲珑輪胎和福耀玻璃A股均以1.29%周漲幅領漲該闆塊,截至5月6日,前者報18元/股,一周市值累計增長至267.16億元,而前一周該股則以10.25%的周跌幅墊底該闆塊;後者則報36.01元/股,一周市值累計增長至939.77億元。
此外,華域汽車和精鍛科技一周跌幅分别為1.02%和0.61%。
跌幅方面,甯波華翔以4.4%的周跌幅領跌該闆塊,截至5月6日,該股報12.81元/股,一周市值累計縮水至104.29億元。
此外,福耀玻璃H股和東安動力則分别以3.53%和1.62%的周跌幅位列該闆塊跌幅第二、第三位。
5月5日,東安動力公布了4月産銷資料,當月發動機産銷分别為27395台和45102台,同比分别減少56.16%和30.68%;變速器産銷分别為2684台和5726台,同比分别減少38.57%和45.74%;今年1-4月,該公司發動機累計銷量為21.2萬台,同比減少7.67%;變速器的累計銷量為2.8萬台,同比增加110.86%。
整體而言,零部件闆塊雖然表現較差,但卻是五個闆塊中平均股價下跌最少的。
05 商用車:中國重汽H股、五菱汽車由領漲轉領跌
12家商用車闆塊涉及的13支個股第18周整體以跌為主,一周股價平均下滑1.9%,市值累計縮水36.69億元。其中股價上漲的個股4支,下跌的8支,東風汽車股價持平。
具體來看,江鈴汽車以4.22%的周漲幅領漲該闆塊,截至5月6日,該股報12.1元/股,一周市值累計增長至104.45億元。
此外,福田汽車、中通客車和金龍汽車一周漲幅分别為3.65%、1.44%和0.2%。
消息面上,福田汽車公布了4月産銷資料,其中,汽車産品銷量合計3萬輛,同比下降62.49%,産量2.49萬輛,同比下降65.4%。
1-4月,汽車産品累計銷量17萬輛,同比下降39.78%,累計産量16.7萬輛,同比下降38.78%。
中通客車則披露了2021年報、2022一季報和4月産銷資料。
2021年.中通客車實作營業收入45.87億元,同比增長4.0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虧損2.2億元,同比由盈轉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虧損2.76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為-0.3703元。
今年一季度,中通客車實作營業收入為8.63億元,同比增長30.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3528.7萬元,虧損同比收窄11.12%。
銷量上,今年4月銷量為425輛;1-4月累計銷量為2257輛,同比增長2.5%。
跌幅方面,中國重汽H股以10.31%的周跌幅領跌該闆塊,截至5月6日收盤,報收8.61元/股,一周市值累計縮水至237.72億元。
此外,五菱汽車一周跌幅達9.52%,位居闆塊跌幅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前一周,五菱汽車和中國重汽H股則領漲該闆塊。
至于其它股價下跌的個股,跌幅均在4%以内。
Views of Autoskline:
2022年第18周,中國汽車股整體再度“轉陰”。畢竟,不管是國内疫情形勢、還是國際局勢依然頗為緊張,不僅影響了包括汽車企業在内的正常經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
根據近期多數上市公司公布的一季報以及産銷資料來看,各大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确實受到較大沖擊。這對汽車股在資本市場的表現,無疑也是不利的,反彈恐怕還需較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