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安開撕,吉利卻說“不要内讧”?七款新車釋出被指“縮小版”比亞迪

來源:視覺中國

作者 |  陳弗也

編輯 | 楊布丁

出品 | 棱鏡·騰訊小滿工作室

“銀河”亮相的熱度尚未退去,一封律師函又将吉利推向了熱搜榜,發律師函的是“老夥計”長安汽車。

2月28日,這封律師函開始在網上熱傳,長安汽車稱,吉利的“銀河之光”原型車與長安汽車的概念車、量産車存在大量雷同之處,涉嫌侵犯其知識産權。随後,吉利汽車釋出聲明,否認抄襲和侵權,堅稱“銀河之光”為吉利的原創設計。

在這場口水戰到來的5天前,吉利剛剛在杭州亞運會主場館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釋出會,正式推出了他們的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吉利銀河,“銀河之光”的原型車也在這場釋出會上亮相。

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陳政講解“銀河之光”,陳政曾擔任長安汽車集團全球設計總監。來源:銀河釋出會現場圖檔

在這輪律師函風波中,吉利控股集團進階副總裁楊學良的回應耐人尋味。他在微網誌上寫道:“要良性競争,不要内卷内讧;要轉型發展,不要同室亂戰:要團結一緻,不要分裂抹黑。”

在燃油車時代,長安和吉利都是市場的佼佼者,長安的年銷量一度超過300萬輛,吉利則連續5年成為“中國自主品牌銷量冠軍”。但在眼下的新能源時代,這兩家車企的風頭被比亞迪、特斯拉給蓋過了,同時,還都面臨着來自新勢力的挑戰。

“要團結一緻,不要分裂抹黑。”楊學良的這個回應,在暗示什麼,他們要一緻對誰?“銀河”又能對吉利汽車的新能源戰略産生什麼樣的影響?

吉利控股集團進階副總裁楊學良微網誌回應截圖

是“系列”,而非品牌

“多生孩子好打架”,是吉利慣用的市場戰略,但銀河的釋出,讓人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

吉利控股集團是“吉利系”的母公司,在汽車領域上,旗下有吉利汽車集團、極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路特斯集團、沃爾沃集團、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倫敦電動車公司、雷達新能源汽車公司等多個子公司,每一個子公司的下面又有1個或者多個品牌。

作者根據吉利控股的官網進行統計,整個“吉利系”共有14個汽車品牌,如吉利、幾何、領克、極氪、沃爾沃、極星、路特斯、smart、雷達、遠端等,有的為自産,有的則是通過收購、入股的方式獲得。吉利和大衆也是擁有品牌最多的兩家車企。

“銀河”通過一場聲勢浩大的釋出會亮相,讓很多人誤以為,這會是“吉利系”一個全新的汽車品牌,但事實并非如此。

“銀河不是一個獨立的品牌,它是吉利的中高端新能源産品系列。”在對話包括《棱鏡》在内的多家媒體時,吉利汽車集團進階副總裁林傑說,吉利汽車集團是銀河的擁有者。

根據吉利控股官網介紹,吉利汽車集團擁有吉利、領克、幾何、寶騰四大品牌,也是“吉利系”銷量的基本盤。在吉利這個品牌下,又有中國星系列、博越家族、帝豪家族、雙缤系列等多個“系列”,随着“銀河”的釋出,吉利品牌也多了一個“車系”。

“之是以是系列,而不是品牌,是因為我們希望保持專注,聚焦一個吉利,把母品牌做大做強。”林傑解釋說,他們希望通過“銀河”這個系列,對吉利的新能源車進一步标簽化,當人們談到吉利銀河時,就是在談吉利的新能源車。

是系列,還是品牌?這個問題不僅讓外界産生困惑,在吉利内部也曾經發生過激烈的争論。

吉利汽車集團CEO凎家閱在釋出會的媒體采訪環節談到了這些争論。他認為,新能源車已經在快速奔跑了,吉利汽車品牌應該全面向新。經過幾年的積累,他們已經有了轉型的生态基礎,銀河就是吉利汽車品牌全面向新的根本點。

吉利的博越家族、帝豪家族等,都曾推出過新能源車型,但由于這些車系來自于傳統的燃油車,這讓吉利品牌始終無法摘掉“燃油車”、“油改電”的标簽。

對于吉利這個母品牌來說,他們急需一個沒有曆史包袱的新能源車系來參與這場競争。

作為吉利汽車全新的新能源車系,銀河主打15萬-30萬的價格區間。在釋出會上,銀河一口氣推出7款車型,分别為L9、L7、L6、L5、E8、E7和E6,其中E代表的是純電,L代表的則是混動,奇數車型代表的是SUV,偶數車型代表的是轎車。

據稱,這些車型将在兩年内陸續上市,首款車型銀河L7也開始接受預定。

釋出會現場,銀河推出了7款車。來源:銀河釋出會現場圖檔

“縮小版”比亞迪?

“我們總能聽到使用者的聲音,為什麼買的是綠牌車,卻長着一張油車臉?”在銀河釋出會上,凎家閱提到這個問題。

當時,釋出會的大螢幕上出現了幾款沒有名字的車型,它們都長着一張“油車臉”,有着明顯的排風口,觀衆席上也傳來了零星的笑聲。而且,這些車型看起來像極了比亞迪的王朝系列,吉利也像是在“内涵”自己的老對手。

根據凎家閱的介紹,銀河采用了三層水冷技術,又得益于雷神電混系統,前窗封閉帶來的散熱安全問題得以解決,是以,銀河的車型将會長着一張光滑的“電車臉”。

事實上,從“銀河”開始預熱時,吉利就在與比亞迪“互動”。

今年1月,比亞迪釋出了其高端品牌“仰望”,售價在百萬級;“銀河”在釋出時,也被吉利定義為中高端新能源車,很多人認為銀河是在對标仰望,也将會是吉利的百萬級豪車,但最終,銀河的定價遠遠低于外界的預期。

在預熱時,銀河曾釋出過一個宣傳海報,海報的文案是“銀河,每個人仰望的星空”;比亞迪迅速做出回應,釋出了一張風格相似的海報,文案則為“伸手摘星,敢越銀河”。

長安汽車也沒有閑着,他們以“仰望銀河,那是一抹深藍”的海報加入了進來,“深藍”是長安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以至于,當長安向吉利發律師函時,有人認為這也是一波炒作。

在這次釋出會上,吉利一口氣推出了7款車,這樣的“大手筆”無論是在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當中,都很少見。很多車企都是一款一款地釋出,特别是新勢力,往往一年都很難釋出一款新車。

這讓外界看到了吉利向新能源轉型的決心,但也讓不少人看到了比亞迪的影子——銀河的7款車就像是比亞迪王朝系列的縮小版。

一直以來,比亞迪堅持混動、純電兩條腿走路,漢、宋、秦、唐等車都分别開發了兩個版本,這讓他們可以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

在這場釋出會上,吉利還釋出了神盾電池安全系統、雷神電混8848以及銀河N OS智能系統,這些年在新能源技術上的積累,讓吉利也具備了混動、純電兩條腿走路的能力,銀河的7款車也覆寫了混動、純電、轎車、SUV四大領域。

尤其是首款量産車銀河L7,更是被看做是一款直接對标比亞迪宋DM-i的車型。這是一款A級混動型SUV,百公裡加速為6.9秒,CLTC 綜合續航裡程 1370KM,百公裡虧電油耗為5.23L,這些性能與宋DM-i并無太大差別。

宋是比亞迪的銷量擔當,資料顯示,去年宋的銷量為478811輛,占比亞迪所有銷量的26%,這也讓它超越Model Y成為了當年SUV的銷冠,其中宋DM-i的銷量為36萬輛。

如果L7能夠複制宋DM-i的成功,對于銀河和吉利來說,無疑是開了個好頭。

“小馬拉大車”的挑戰

對于吉利汽車集團來說,“銀河”的釋出,讓他們擁有了真正的一款源于自己、屬于自己的新能源系列。

有行業人士認為,中國星系列、博越家族、帝豪家族、領克等依然還要承擔燃油車的曆史使命,在吉利向新能源轉型時保障銷量不下滑;幾何雖然是一款新能源品牌,但是曾經并不屬于吉利汽車集團,而是獨立營運的品牌,在去年才回歸到吉利汽車集團。

幾何汽車曾經被吉利寄予厚望。2019年4月釋出時,吉利喊出了“全球電動車品牌上司者”、“造全球最好的電動車”等口号,但4年過去了,上述目标并未實作。如今,在吉利汽車集團的品牌版圖中,幾何的定位是主打15萬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在接受采訪時,林傑表示,幾何+銀河,将覆寫未來65%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吉利汽車集團旗下的領克,目前既有燃油車,也有新能源車,售價在15萬-40萬之間,銀河釋出後,可能會與領克正面競争。對此,林傑的解釋是,領克是吉利跟沃爾沃聯合打造的面向全球的高端品牌,在造型上更加個性、運動,與銀河有很多不同地方。

此外,在母公司吉利控股的旗下,還有極氪這款新能源汽車品牌。這是一個獨立品牌,與吉利汽車集團的地位相當,它主打的是30萬-60萬元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銀河釋出後,讓吉利填補了在15萬-30萬元這個新能源車市場上的空白。

不過,與極氪和幾何等相比,作為一個新能源系列,而非品牌,銀河在吉利内部所能調動的資源可能不如前二者,而它又要代表吉利去打競争最激烈的市場,這樣“小馬拉大車”的局面,勝算能有多少?

根據林傑的介紹,吉利銀河2023年的銷量目标是每一款産品都要進入細分市場的前三。在銷售管道上,他們會進行創新,将會采用直營店、代理商兩種模式,會在一二線城市建立使用者中心,打造可以為使用者提供更豐富互動體驗的“使用者空間”。

此外,銀河的車也将會通過APP進行下單,價格透明,全國統一,這樣的銷售模式與新勢力并無太大差別。他們希望通過借助銀河來改變吉利的銷售管道和模式。

吉利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範峻毅在接受采訪時則表示,吉利銀河的線下門店總共規劃了650家,今年的目标是先建成350家到400家。

根據林傑的介紹,目前,吉利汽車集團已經成立了吉星燃油事業部和銀河新能源事業部,前者負責燃油車銷售業務,後者負責銀河系列的銷售業務。此外,他們還保留了幾何的銷售隊伍,負責幾何汽車的銷售。

“既要延續燃油車優勢,也要更近一步強化新能源的表現。”林傑說。

真的“沒有對手”嗎?

“極氪突圍後,整個大吉利是要全面向新的,銀河的釋出,意味着吉利開始全面向新,加速向新能源轉化。”釋出會中,凎家閱對包括《棱鏡》在内的媒體說。

2015年11月,吉利釋出“藍色吉利”行動計劃,但最終沒有成功。2020年,整個吉利系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18萬輛,僅占總銷量5.15%,遠低于當初預期的90%。

此後,吉利提出了新的“藍色吉利”行動,這個時候,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得益于此,2022年,吉利的新能源銷量也有了起色。這一年,他們的新能源車銷量為328727輛,滲透率約23%,較2021年翻了三番。

但與行業整體水準相比,這個成績并不算突出。根據中汽協的統計,2022年,大陸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為25.6%。

市場留給吉利的時間不多了。對于這家燃油車時代的巨頭來說,他們急需在新能源時代拿出有競争力的産品。

2021年3月,吉利的老将安聰慧擔任極氪的CEO,将主要精力投入到這個承擔着吉利沖刺高端電動化曆史使命的新品牌中;同一時間,吉利一手培養的“少壯派”凎家閱從安聰慧手上接班,開始執掌吉利汽車集團。

根據凎家閱的介紹,2023年,吉利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目标是較2022年再增加100%以上。

不過,這個目标并不容易實作。今年1月,特斯拉将國産Model 3的起售價降到22.99萬元,将Model Y的起售價降到25.99萬元,此後,小鵬、蔚來、哪吒、比亞迪等車企開始陸續降價或變相降價,山雨欲來風滿樓,一場血雨腥風的“價格戰”即将打響。

銀河所進入的15萬-30萬元的市場,正是競争最殘酷的地帶,既有比亞迪、特斯拉兩大高手,又有奇瑞、傳祺、長安、豐田、大衆等實力不俗的傳統車企。

凎家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企業之間的競争是産品競争,産品之間的競争是成本競争,對于他們來說,隻有在技術、創新上下足功夫,才能在這一輪競争中搶占先機。在他看來,如今的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智能+技術,是這個階段的兩個關鍵詞。

在這個新階段,智能也是吉利拿出的重要新武器。

2021年10月,“智能吉利2025”戰略正式釋出,明确提出了“一網三體系”的布局,“三體系”指的是智能制造體系、智能服務體系、智能能源體系,“一網”則是指一張“智能吉利科技生态網”。凎家閱表示,銀河就是在兌現這一戰略。

在銀河釋出會上,凎家閱看起來自信滿滿,多次提到了“沒有對手”這個概念。但是,現實中的強敵如林局面難以避免。

“誰是你們最大的對手?”作者将這個問題抛給了吉利汽車集團的一位内部人士。

“我的回答,你可能會認為我是在敷衍你,但這确實是我們的真實想法。”這位人士說,“我們最大的對手,其實就是我們自己。”

騰訊新聞出品内容,未經授權,不得複制和轉載,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