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山論劍|比亞迪的AB面

~~點選藍字關注這個有深度、有溫度的公衆号~~

經曆了上海、長春汽車工業接連停擺,4月中國車市可以說是哀鴻遍野,集體腰斬。而作為目前唯一公布的單月銷量過10萬輛的汽車品牌,比亞迪俨然已經成為衆人心目中“無冕之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根據重點企業上報的周報資料推算,2022年4月,汽車行業銷量預計完成117.1萬輛,環比下降47.6%,同比下降48.1%;2022年1-4月,銷量預計完成768萬輛,同比下降12.3%。

一邊是競争對手深陷困境,往日排名靠前的南北大衆、一汽豐田以及長安、吉利、長城等品牌都受疫情影響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銷量下滑;另一邊則是比亞迪“孤注一擲”後的強勢發力。

在宣布正式停産燃油車後,比亞迪将所有産能聚焦于新能源闆塊,官方資料顯示,比亞迪4月累計銷量繼續突破10萬輛大關,達到105,475輛,同比增長136.5%。今年1-4月,比亞迪累計銷量已經達到了38.8萬輛,同比增長達到395%。

甚至還有内部檔案顯示,目前比亞迪在排産未傳遞的訂單已經達到40萬輛,讓人豔羨。

此前,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直播連線中也表示,“今年,比亞迪或将坐二望一。”這樣的評價,可以說是對比亞迪的高度肯定。

比亞迪為何能夠一騎絕塵?

多年深耕新能源市場的品牌認知、技術積澱等優勢,毫無疑問是比亞迪銷量能夠逆勢持續上漲的最主要原因。

作為全球唯一一家掌握新能源三電核心技術的公司,比亞迪不僅擁有獨一無二的技術優勢,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做到競品車型望塵莫及的成本控制。而DM-i超級混動系統是比亞迪目前最強大的武器。

衆所周知,早在2018年,國内車企就開始陸續推出插電混動車型,但一直沒能真正普及。最直接的原因是,同一款車型衍生的混動和插混車型的定價都會比燃油車型更高。是以盡管插電混動在當時擁有可以上綠牌、無續航焦慮、節能又省錢等等優勢,也沒能攪動新能源市場的“水花”。

而比亞迪DM-i車型之是以能夠火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打出了“插混與燃油同價”的招牌,很快就讓插電混動在新能源汽車闆塊異軍突起。根據比亞迪一線銷售人員透露,目前DM-i全系産品的提車周期至少需要4個月。

盡管,目前包括長城、吉利、傳祺和奇瑞等頭部中國品牌也都推出了各自的混動品牌,技術上也都各有千秋,但僅就成本控制一項,還是能讓比亞迪DM-i在衆多插混車型中成為最佳選擇。資料顯示,比亞迪4月銷量中,插電混動版車型銷量為48,072輛,占比高達45.6%。

而除了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優勢,全産業鍊布局恐怕也是比亞迪能夠在4月不受大環境幹擾的重要原因。

要知道,長三角地區是國内汽車零部件産業聚集地,此前有媒體統計,在2021年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名單中,長三角共有38家企業入榜。

是以上海疫情後,連帶的工廠停産、物流停運問題,影響才會如此深遠。包括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華為消費者業務CEO、智能汽車BU CEO餘承東都先後表達過“如果上海及其周邊供應鍊企業不能複工複産,5月所有整車廠都将面臨停工停産”的擔憂。

但比亞迪顯然并未受到太大影響。這很大程度得益于比亞迪的區域布局能力。資料顯示,比亞迪目前已經在全球設立了30多個工業園,實作了全球六大洲布局,涉及電子、汽車、新能源、軌道交通等多領域,最重要的是實作了全産業鍊自研。目前比亞迪的大部分零件都能夠實作自給自足。

可以說,比亞迪銷量的躍升和體量的龐大,是順應天時、地利、人和的必然結果。

快速發展背後也面臨諸多課題

總的來看,比亞迪全産業發展的技術能力,不僅讓其在長三角供應鍊斷裂的情況下獨善其身,更重要的是,依托技術和供應鍊優勢,進一步降低成本,進而拿下更有競争力的定價。如無意外,随着規模效應的發展,未來比亞迪的成本優勢會越來越明顯。

但現在,比亞迪的成本優勢還未實作。銷量的躍升更多來自于為了搶占市場而定下的激進價格政策,财報已經足以說明問題。

4月27日,比亞迪釋出的2022年Q1财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比亞迪營業收入達668.3億元,同比增長63.02%;淨利潤達8.08億元,同比增幅達240.59%。

雖然營收不斷上漲,但比亞迪一直以來被質疑的盈利能力弱的情況依然沒有好轉,“賣得多、賺得少”的問題亟待解決。據測算,比亞迪今年第一季度的銷量為284737輛,單車淨利潤僅為480元至1510元,毛利率為15.6%。

最具沖擊力的對比對象是特斯拉,資料顯示,特斯拉Q1單車利潤高達1.07萬美元,毛利率高達32.9%。

對比之下,比亞迪的賺錢能力确實有待提高。官方解釋原因主要是成本端上遊原材料的上漲。但實際上,近年來巨額的研發投入、激進的定價政策、全國各地擴大産能的建廠投入,都在某種程度上拉低了比亞迪的盈利水準。

不過好在,這些都是長期投入。同時,比亞迪在進入2022年後,也宣布了諸多措施來補齊短闆。比如在4月3日,比亞迪宣布從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産,ALL IN新能源市場。

再比如,為了強化智能化水準,比亞迪自今年2月開始,陸續與百度、英偉達、地平線等科技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今年2月,比亞迪宣布百度成為其智能駕駛技術供應商,百度将向比亞迪提供行泊一體的ANP智駕産品與人機共駕地圖;3月底,比亞迪宣布與英偉達在智能駕駛技術方面達成合作,從2023年上半年起,比亞迪将在部分新能源汽車上搭載英偉達DRIVE Hyperion平台;4月,比亞迪與地平線正式宣布達成定點合作,未來将在其部分車型上搭載地平線高性能、大算力自動駕駛晶片征程5。

與智能化同步推進的還有高端化品牌,今年比亞迪将力推騰勢以及一個全新高端新能源品牌,從品牌、産品到銷售服務網絡、營運團隊都将是獨立運作。

同時,為了招攬更多人才,比亞迪還在4月22日釋出了員工持股計劃,宣布将以18億-18.5億元回購股份,回購價不超過300元/股,回購的股份将全部用于實施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參與持股計劃的總人數不超過12000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員工持股計劃受讓價格為0元/股,即參與對象無需出資,即可分享比亞迪總價值18億-18.5億元的股票。

這是對員工最實在的嘉獎,以此可以看出,比亞迪開始重視員工培養和人才引進,這将從根本上強化企業内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結語

作為公認的“國内新能源汽車引領者”,比亞迪的市場表現總能不斷創造驚喜,這在資本市場也已展現無疑。

早在2003年選擇跨界造車的時候,比亞迪創始人、董事長王傳福就表示:不考慮利潤最高、回報率最高的方向,而是首先進入一個解決社會問題的大市場,然後利用技術和成本優勢,成為新産業的參與者、領先者和創新者。

“企業家要善于在解決社會問題中發展自己,讓自己和社會雙赢。”在他的上司下,比亞迪建立了自己的風格:崇尚技術,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創新解決問題,以及堅持。

在他看來,新能源車就是一條“大魚”。10年前,沒人相信電動車時,我們就開始“養”,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我們堅持、不放棄,因為我們認為中國有石油安全、空氣清潔、氣候變暖這三大問題必須直面。“在這場變革中,一定是快魚吃慢魚,絕不是大魚吃小魚。”

是以,我們看到比亞迪宣布停産燃油車,做最快ALL IN新能源的整車廠;我們看到比亞迪從去年8月開始就是全國建立大型生産基地以保證産能供應,并稱預計到2023年,将擁有9大整車基地,覆寫深圳、西安、長沙、常州、濟南、合肥等地,規劃産能達到365萬輛。

從這個意義上說,王傳福和他帶領的比亞迪,值得當下的市場認可和屬于他們的新時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