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的性格,到底是随爸還是随媽?終于有答案了

中國的老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外國也有句諺語,蘋果落地上,離樹總不遠。無論中外,意思都是很明确的,孩子像父母,遺傳力量大。

正因如此,父母們最樂此不疲的一個遊戲,就是在寶寶身上找「這肯定是随我」「那肯定遺傳了你」的印記——

這孩子性格外向,像媽媽。

老愛睡懶覺,像爸爸。

做事風風火火,像媽媽。

愛吃甜和辣,像爸爸。

……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裡,父母們不時會有驚喜的新發現。不過,這些發現裡,有多少是真的來自基因遺傳,又有多少是來自腦補的對号入座呢?

三歲看大

孩子不是一張「白紙」

如果你覺得孩子繼承了你和夫妻的性格是對的,但它可能來自你們倆,而不是單一的。

遺傳學方面的權威教授羅伯特 · 普洛明(Robert Plomin)講過一句話:「DNA 當然不是全部因素,但它比其餘所有因素加起來還重要。」

這句話有點誇張,但也有一定依據。現在研究界的共識是,小朋友們的各方面差異,受基因的影響很大。都說「三歲看大」,其實看的就是基因自帶的「天生氣質」。

圖檔來源:站酷海洛

早在 1976 年,行為遺傳學家就從 850 對雙胞胎的研究裡總結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幾乎所有的人格特質,都具有中等遺傳度。

換句話說,在人格或者性格上,基因可能帶來了 30%~60% 的差異。

是以你覺得孩子繼承了你的性格——你很可能是對的。事實上,現在幾乎所有研究過的人格特質,都有一定的遺傳度,還沒有發現哪種性格「毫無基因因素,全靠後天塑造」。

孩子絕不是一張白紙,他們從父母那裡繼承了許多天生的氣質和傾向。性格也不是被單基因決定,而是許多基因的作用疊加在一起的。我們可能永不會找到單個的「外向基因」,因為是許多基因共同作用,才形成了一個「外向」的性格。

基因造成了一半左右的差異。剩下的差異,是環境造成的。

而即使是「環境」,也受到「基因」的影響。基因會去尋找适合自己的環境,甚至會去主動改造周圍的環境。

舉個例子,有些孩子擁有「長得高」的基因——高個子的爸媽通常會生出高個子的孩子,比如姚明的女兒 11 歲身高就超過了 1.7 米。

像這樣的小朋友,早早就會被學校的體育老師注意到,國小時就會接到「要不要加入籃球隊 / 排球隊 / 遊泳隊」的邀約。然後,「高個子基因」就會如魚得水,進入一個适合它發揮的環境。

圖檔來源:站酷海洛

再舉個例子,有些孩子擁有「閱讀困難」的基因,而有些孩子擁有「閱讀輕松」的基因。

對「閱讀困難」者來說,要看懂抽象符号特别痛苦,他們看着看着就會串行,看着看着就會分心。他們很可能在學校表現不佳,但這并非智力問題,他們在不太需要閱讀的行業完全可能做得很好。

而對「閱讀輕松」者來說,可能小時候就會感受到閱讀的愉快,于是會向家長老師要更多的書來看,看得越多就越熟練,看得越多就讀得越快……進入閱讀的良性循環,也走上學術相關的道路。

年紀越大,基因的影響就越明顯。基因會一次次擾動你的選擇,把你的人生一點點推向它擅長的方向。

不要強行與基因作對,要為基因尋找「最适合的環境」。

圖檔來源:站酷海洛

天生的「基因」不夠好

怎麼辦?

作為家長,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既聰明伶俐,又開朗快樂,既擅于社交,又井井有條,既精力充沛,又專注認真……

這樣的基因組合可能有,但絕不會廣泛存在。

于是,每個真實的孩子身上,都難免有些家長想要「糾正」的特質。

比如說,有些孩子似乎天生内向。

有研究發現,那些害羞的人,在不到 2 歲時就展現出所謂的「行為抑制」( behavioral inhibition ),對陌生事物更警惕,也更回避。有些孩子則是在更大一點時,開始不願意加入群體,因為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害怕收到負面評價。

無論是從小就回避,還是長大後退縮,其實都與「焦慮」有關。而「焦慮」,恰恰與遺傳十分相關。

就連猴子都有「天生焦慮猴」。有研究發現,非洲的黑長尾猴可以分成「緊張型」(uptight)和「松弛型」(laid back)。松弛型猴子平常就更活躍,更經常和其他猴子互相梳毛,也更能競争并獲得資源。

而緊張型猴子平常就更孤單,經常畏縮或蜷縮,表現得極為順從。如果被關進籠子,松弛型猴子會冷靜地探索環境,而緊張型猴子則會展現出刻闆行為,比如不斷兜圈子或者搖頭。

圖檔來源:站酷海洛

而且内向的孩子,多半也有一到兩個内向的家長。家長本身就社恐,很少帶着孩子和陌生人社互動動,于是孩子不但繼承了家長的社恐基因,同時也沒法從家長那裡模仿和學到輕松自如地社交。先天不夠,後天也沒補上。

怎麼辦呢?要硬推着孩子去社交嗎?

不不不。還是那句話,不要強行與基因作對。

澳洲一個兒童追蹤研究顯示,如果周圍大人給予溫暖的支援,不過早地硬推這類孩子去社交,那麼童年害羞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其實會有不錯的社交能力,也不再焦慮抑郁。

但如果父母用一種讓小孩感到自責焦慮的方式去促使小孩社交,那麼小孩的退縮程度反而會越來越高。

内向孩子的一大特征是,當進入一個陌生環境裡,需要花一段時間觀察其他人怎麼做怎麼說,過一陣子,才會有信心加入。還有,如果内向孩子有一兩個朋友陪伴支援,在社交場合就會自在得多。

讓孩子花時間觀察,幫孩子找到那關鍵的一兩個朋友,比把孩子硬推出去社交要好得多。

紐西蘭一項追蹤了很長時間的研究也顯示,那些 3 歲時的「行為抑制」型孩子,到了青春期其實并不特别内向,基本在平均水準。

另外,還有些孩子隻是更喜歡獨處。ta 獨自閱讀、打遊戲,既不害怕陌生人,也不焦慮自己不受歡迎,有時候 ta 壓根沒有注意到「自己是不是被孤立了」。

ta 不那麼需要和别人一起玩,對世界的興趣勝于對人類的興趣。這類孩子其實越大發展得越好—— ta 常常學業不錯,很少具有攻擊性,也不争強好辯,這些特質讓 ta 自然散發出社會吸引力。

很多一流學者,幼年都性格腼腆、不善社交,後來卻能自如地在幾百人幾千人面前做學術報告。

社交技能,或者其他任何技能,在「安全、壓力小、支援性的環境」裡,進行大量練習,就能進步。

圖檔來源:站酷海洛

有些孩子是「蒲公英」

有些是「蘭花」

關于孩子的個性,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

有些孩子就像嬌嫩的蘭花,在好環境裡長得特别優秀,在惡劣環境裡受到的負面影響也特别大。

有些孩子是野草般的蒲公英,對環境「不為所動」,好環境也不會提升多少,差環境也不會變壞多少。

「蘭花」對挫折更敏感,更能意識到自己身體的輕微不适。小小的疼痛,嘈雜的噪音,粗糙的衣服,都會讓「蘭花」很難适應。在實驗室的陌生環境裡,「蘭花」心跳更快,血壓更高,唾液裡的壓力激素更多。「蘭花」還更容易得呼吸道疾病,比如感冒、咳嗽、鼻炎。

而「蒲公英」,是那種在逆境裡也能成長的孩子。

圖檔來源:站酷海洛

2016 年一個研究顯示,窮人家庭裡,家庭收入越低,「蘭花」孩子的自制力就越差。但「蒲公英」孩子的自制力不受家庭收入影響。

如果你的孩子是朵「蘭花」,也不必太焦慮。要記住,「蘭花」的一大特點,就是在好環境裡能發展得尤其出衆。

還有一件好玩的事情是,父母越是「模範父母」,孩子天生的基因發揮的作用就越大。

父母做得好,給孩子提供了無條件的支援和豐富的嘗試機會,孩子是以能發揮自己獨特的基因潛力,長出自己獨特的模樣。

打個比方,在極度貧瘠的土地上,不管是牡丹還是梅花,都隻能長出相似的瘦弱小苗;但在營養豐富的沃土上,牡丹和梅花就能茁壯成長,開出截然不同但都美麗無比的花朵。

基因,是父母給孩子的第一份禮物。父母能給孩子的第二份禮物,就是支援孩子成為他自己,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基因的無限潛力。

在送出這兩份禮物的同時,父母也同時得到了回報。

在孩子綻放的笑容裡,父母看到了永恒和整個世界。

參考文獻

[1] Martin, R. P., Lease, A. M., & Slobodskaya, H. R. (2020). Temperament and children: Profil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st ed.). Springer Nature.

[2] Knopik, V. S., Neiderhiser, J. M., Defries, J. C., & Plomin, R. (2017). Behavioral genetics. Worth Publishers, Macmillan Learning.

[3] Caspi, A., & Silva, P. A. (1995). Temperamental qualities at age three predict personality traits in young adulthood: Longitudinal evidence from a birth cohort. Child Development, 66, 486–498.

Vassalio, S., & Sanson, A. (2013). The Australian temperament project: The first 30 years.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Family Studies: Australian Government.

[4] Boyce, W. T. (2019). The orchid and the dandelion. New York: Knopf.

Boyce, W. T., et al. (1995). Psychobiologic reactivity to stress and childhood respiratory illnesses: Results of two prospective studie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57, 411–422.

[5] Obradovic, J., Portilla, X. A., & Ballard, P. J. (2016). Biological sensitivity to family income: Differential effects on early executive functioning. Child Development, 87, 374–384.

本文專家

遊識猷

合作專家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遺傳學碩士

李雷

稽核專家

中科院生物學博士

策劃制作

策劃:蘭蘭

監制:阿童木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