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啥一說孩子就哭?原因在家長的三個錯誤~

每一種情緒的來源都是有理由的,而每一種情緒也都是有存在的必要的。想必對于大部分的家長來說,最頭疼的一件事情就是孩子玻璃心。

孩子還小,沒有什麼人生經驗,是以孩子的心理也會比較脆弱。

什麼是玻璃心?

玻璃心原義是指心像玻璃一樣易碎,用來形容内心敏感且脆弱,一碰就會碎。無法接受别人的批評、指責,甚至是他人有意或無意的玩笑也會被當作對自己的攻擊。

玻璃心的孩子内心敏感、多疑、脆弱,容易受到來自外界的傷害。那麼是什麼原因導緻孩子心理比較脆弱呢?

玻璃心從何而來?

孩子玻璃心,大多跟父母有關系。

過度滿足、過度的贊美和期望過高都會導緻孩子“玻璃心”。

1、過度賞識讓孩子的抗逆力很低。

适當的賞識教育,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讓孩子更好地去發掘自己的優勢,但是,如果你過分賞識孩子的話,反而讓孩子一直沉溺在自高自大的狀态下,一旦孩子受到打擊的時候,他們的心理就會崩潰。

家長給孩子的賞識要有度,有時候要讓孩子在生活中多吃苦頭,這樣可以使孩子的心理漸漸變得強大。

2、過度溺愛讓孩子的獨立性很差。

真正的愛是無條件,但有原則的,百依百順,毫無原則那是溺愛。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都是家長的寶貝,是以,不少家長都會過分溺愛孩子,将孩子一直處于一個被呵護的狀态,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長,他們總要走出去,總要接觸外面的社會和生活,一直養尊處優的孩子,性格上也變得任性霸道。

一旦走入社會,甚至在學校,他不再能享受到所有人的百依百順,肯定受不了,心理問題也會随之出現。

3、過度批評讓孩子的自信心很差。

處于幼兒期的孩子,由于心智發育不成熟,還沒有自我評價意識和自我認知能力,對自己的認識和判斷,往往來源于成人的判斷。我們經常看到父母們使用如下的字句:“你看你,連碗都端不好!”“真是笨死了!這麼簡單的畫都畫不好!”“真沒出息,腦子用來做什麼的?”

這些語言是一種負面的暗示說多了,在孩子的心裡刻下了“我不行,我沒有能力”的印痕。每當嘗試什麼事情的時候,最先想到的是:“是的,我可能不行,還是不去做了吧。”

自卑感又導緻形成孩子膽小畏縮、懦弱謹慎、優柔寡斷的性格。當自卑感象根一樣植入孩子的心靈,并影響孩子的行為時,他已是個被自卑打敗的孩子了,自信在他身上蕩然無存。他的心理也會變得脆弱。

如何拯救“玻璃心”孩子?

當孩子出現這些玻璃心情況的時候,大部分家長都不以為然,認為隻是小孩子家矯情,長大了就會好了。實際上有顆玻璃心的小孩意志力是非常脆弱的,如果家長沒有進行科學和正确的引導,任由這樣持續下去,很有可能會釀成不少新聞上的悲劇。是以,心病還需心藥醫,家長要重視。

學會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

有些孩子在被家長一說就哭的時候,不少家長并不接受孩子的眼淚,而且還會要求孩子不許哭,甚至還會批評孩子動不動就哭。

正确的做法應該是接納孩子的眼淚,告訴孩子不要害怕悲傷,誰都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要學會堅強和檢討,要一次比一次更強大。

多跟孩子溝通聆聽

作為父母,你是否隻關注如何能讓孩子聽自己的話,卻從來沒有想過“你說話”和“孩子聽話”應該是一個雙向溝通。而在溝通的時候,不僅是孩子需要聽,父母們也需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内心。

多認真傾聽孩子的内心,你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幫助孩子解決他心理的困惑,這樣他的内心也會更加強大。

增強孩子的抗壓能力

孩子的心理脆弱,家長應在平時就增強孩子的抗壓能力,不讓孩子被小小的失敗就輕易打倒了,要懂得如何重新振作起來。

生活即教育。真實的生活,才是培育孩子抗挫力的沃土,滋養孩子自信心的春田。

孩子雖然現在能夠受到父母全面的保護,但是遲早都是要自己去面對生活的,是以父母們不要将孩子養成溫室中的花朵。學會放手孩子的生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自己去解決自己的事情,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培養。父母能做的就是當孩子溫暖安全的港灣,在孩子面對完外界的狂風暴雨之後可以停靠就行了。

當你面對“玻璃心”的孩子時,多給孩子一點時間,不要急于批評他,你可以平靜地告訴他如何處理他的情緒。

父母要學會放手,給孩子一個獨立自主的空間,把選擇權交給孩子,讓孩子學會自己決定,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