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一點認識孩子說謊的原因

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長,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父母們既有說不出的欣慰,也有随之而來的煩惱,比如孩子會開始隐瞞自己的想法,甚至會為此說謊。

為什麼說謊?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孩子會說謊?如果孩子說謊,應該如何應對呢?

說謊是孩子認知能力發展的結果。與道德文化宣揚的說謊是惡習的看法不同的是,說謊并不一定是洪水猛獸。

實際上,大概2、3歲的孩子就開始會說謊了。說謊需要建立在了解他人意圖,并控制自己反應的基礎上,是以說謊是孩子認知能力發展的結果。孩子還會玩扮演和假裝遊戲,比如過家家,這也可以看作是一種類似謊言的自我欺騙行為,這種自我欺騙建立在認知和想象力發展的基礎上,而且雖然是自我欺騙,孩子也能辨識出謊言與現實的差別。

其實,與道德文化宣揚的“說謊是惡習”的看法不同的是,說謊并不一定是洪水猛獸。心理學研究發現,我們成年人每天都會說謊,說謊是一件十分普遍的現象。如果有人宣稱自己從來都不說謊,那倒很有可能是一個真實的謊言。

心理學家區分出了四類最常見的謊言:保護他人感受的謊言;保護自己的謊言;對自己撒謊;以及傷害他人的謊言。

在這四類謊言中,隻有最後一類傷害他人的謊言是所謂“壞的謊言”。許多時候,我們會說“白色謊言”,也就是所謂保護他人感受的謊言,孩子也是一樣。我們收到禮物,即使是我們不喜歡的,也會善意地表示喜歡;我們品嘗家人和朋友烹制的食物,即使并不可口,也可能會善意的說很好吃。這似乎也是一種教養和禮貌的表現,我們自己會這樣去做,也可能會教孩子這樣去做。

而對自己撒謊,也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動用想象力進行假裝遊戲等活動,這類謊言中充滿了奇思妙想和創造力,也是許多人休閑放松的方式。隻要還能區分這是幻想和謊言,而非現實,就不會帶來什麼不好的影響。

不被接納,是以說謊

在孩子撒謊的行為中,最常見的就是保護自己的謊言。我有一個朋友,談到自己小時候經常撒謊:比如偷拿爸爸媽媽的錢去買東西吃;不喜歡喝牛奶或者吃肥肉,也不會說出來,而是瞞着媽媽,自己偷偷倒掉或者扔掉。

撒謊有時是孩子回避痛苦和懲罰的一條“捷徑”,撒謊可以保護自己,這種獲益讓撒謊的行為得以維持。

朋友講到自己的媽媽十分嚴厲,對自己的行為有很嚴格的标準,如果讓她知道一些所謂事實真相,朋友并不會得到了解和接納,而是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或者她會表現得特别失望,朋友也會是以十分内疚和難受。

是以,撒謊成了孩子回避痛苦和懲罰的一條“捷徑”,撒謊可以保護自己,這種獲益讓撒謊的行為得以維持。

有些家長聲稱,我們要的是誠實的好孩子,我們鼓勵孩子誠實,而不是撒謊。然而當孩子真的誠實說出事實真相和内心真實想法、感受時,這些家長又往往不能接受孩子的想法,表現得十分憤怒,指責、批評或者懲罰孩子。孩子從中學到的是,誠實會帶來不好的結果,還不如說謊呢。

很多時候,孩子說謊是從大人那裡學到的。

如果孩子對父母說十句話,十句都是謊話,那父母也需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以及這些行為與孩子的關系。

為什麼孩子這麼不信任父母,不願意跟父母說實話?也許父母也有做的不對或者不恰當的地方,造成孩子的恐懼,間接塑造了孩子用謊言來進行自我保護的行為。

此外還需注意的是,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很多時候,孩子說謊是從大人那裡學到的。如果家長也會用謊言逃避責任,比如不想去上班聲稱自己病了,或者對親友或鄰居撒謊,孩子耳濡目染,也會學着用這種方式應對和處理問題。

如何看待和應對孩子說謊的情況

對孩子說謊抱有平常心;

反思自己的行為、與孩子的關系;

以身作則,誠實、敢于承擔責任;

如果孩子用謊言來傷害他人,嚴肅對待并糾正。

首先,家長要對孩子說謊抱有平常心。因為就像前面提到的,是人都會撒謊,這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并不需要上綱上線,過分嚴肅地對待,尤其當謊言是善意的,或者是出于自我保護而非傷害他人為目的時。

許多人在小時候就希望保有自己的隐私,家長不必過分警覺,也不必過分懲罰或批評孩子。

其次,如果孩子撒謊,家長需要反思自己的行為,以及與孩子之間的關系,自己是否在某方面過于嚴厲,沒有了解和接納孩子,讓孩子對自己産生恐懼和不信任,擔心被批評懲罰。當發現孩子撒謊時,家長要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勵孩子誠實的同時,改變自己的态度和做事的方式方法,讓孩子感到對家長誠實是安全的,是更好的選擇,這樣孩子才會放棄說謊。

第三,家長如果希望孩子誠實,就要努力做到以身作則,自己能夠誠實勇敢地面對一些事情,承擔責任,而不是用謊言去回避和搪塞。這樣孩子才能學到相似的行為。

最後一點,如果發現孩子用謊言來傷害他人,比如騙别的小朋友的錢不還,傷害了其他人的切實利益,那家長就需要更加嚴肅地對待,設立明确的規則和界限,比如帶着孩子去給受到欺騙和傷害的對象道歉,懲罰孩子承擔家務,減少零花錢,讓孩子引以為戒,學會為自己做錯的事情付出相應的代價和承擔責任。

你小時候說過什麼謊話?回想下當時的心情,試着了解你的孩子吧。歡迎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本文首發于果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