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管家裡還是家外,學會閉口,最好别說以下幾種家醜

01

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

大部分人認為,家裡的醜事,隻要不對外人說,就不會被嘲笑。很少去思考,醜事在家庭内部傳播,也會引起軒然大波,在某些時候,就會傳到外人耳朵裡。

要懂得,誰家的鍋底,都有灰塵,不必常常把鍋底揭開,往家人的臉上抹黑。

一個家庭最大的福氣,就是“幹淨”。言語幹淨了,福氣就添加了幾分;眼神幹淨了,就看到了家人的長處;手腳幹淨了,就不會拳腳相加;内心幹淨了,恩怨就能坦然。

認真觀察,就會發現,每個人在家庭裡,充當了好幾個角色,需要根據角色定位,來作出言語的調整,該閉口時就閉口。以下幾種家醜,不管家裡還是家外,最好别說。

02

作為兒女,不談父母不和的事,學會尊重。

認真想一想,父母為什麼不和睦?一方面是夫妻感情不太好,一方面是為了兒女操心,觀念不一緻。原因是多方面的。

随着父母的年紀增長,不和睦的事情,會慢慢變少。因為父母進入了老年,兒女長大了,家庭負擔也減少了。

我的母親和父親,一輩子在鄉下種地,收入很低。為了三個兒女讀書的問題,他們常常吵架。

有一次,父親說,讓女兒去打工吧。

母親說,不行,不能重男輕女。

父親說,誰給學費。

幾句話,就吵起來了。全家是以不開心了很長一段時間。

有幾句歌詞說得好:“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縱然記憶抹不去,愛與恨都還在心裡。”

看着父母鬧了很多次,其實是他們的愛情在反複磨合。當他們不再鬧的時候,兒女就不要“煽風點火”了。一些沖突的根源,大家都知道,但是不能說。

如果父母鬧過離婚,那就更不要說出口。那是一道傷疤。

03

作為父母,不談女婿、兒媳的壞毛病,視如己出。

當兒女結婚之後,兒女、兒媳、女婿,都會朝着你喊“爸爸媽媽”,這是令人欣慰的事情。

但是在主觀意識中,父母喜歡親生的兒女,并且有護短的做法。對于兒媳、女婿,可能會刁難。

用不同的尺子去衡量晚輩,那麼晚輩注定是不夠滿意的;同時,晚輩本身就參差不齊。

當兒女的家庭裡,吵吵鬧鬧的時候,父母不管三七二十一,給自己的家人争口氣,并碾壓“外人”。這種偏心,會導緻兒女的家庭越來越亂,甚至鬧到離婚的地步。

我的一個表妹,在相親的時候,遇到這樣一件事:她和男友、男友的母親一起吃飯。因為過度緊張,小手一抖,一塊紅燒肉,就掉在了飯桌上。男友的母親二話沒說,就把肉夾起來,放到男友碗裡。

一個小小的舉動,讓表妹決定,“就選這家”。

把兒媳、女婿當成家人,任何時候,都不說壞話,這樣的父母,會給兒女帶來福氣。

04

作為老人,不談兒女“贍養多少”,坦然接受。

有道是,百善孝為先。

孝順父母是每個人應該做到的事情。但是要注意“孝順是心意,不能百分百量化”。

比方說,兒子每個月給父母一千塊錢贍養費;女兒給父母五百塊錢贍養費。如果要對比的話,女兒就不孝順了。

還有,女兒隔三差五去看望父母,兒子在遠方打工,很少回家,看望父母變成了難題。如果要說的話,兒子就“白養了”。

對于贍養這件事,老人應該适當“打馬虎眼”。隻要兒女都有孝心,就心滿意足了。在家人聊天的時候,千萬不要說“對比”的話。

事實上,每個小家庭的經濟狀況不同,家人的組成結構也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若能形成“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孝順格局,就難能可貴了。

要這樣思考:對于月收入兩千的人來說,拿出五百塊錢給父母,孝心就很重了;日理萬機的人,每個周末來陪伴父母,孝心就到位了。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而不是完全用金錢來衡量“孝”字。

05

作為手足,不談兄弟姐妹的舊仇,要往前看。

說到兄弟姐妹,很多人就憤憤不平。

一個家庭,就好像一個機關一樣。父母是上司,如果不能兩碗水端平,下屬就會不和睦,工作也沒有積極性。

有句話說得好:“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

父母想辦法讓你讀書,給了你一個起點,人生的終點,其實是在你自己手裡。

撇開了“父母偏心”這件事,你再去看兄弟姐妹的關系,你就會明白,兄弟姐妹的沖突根源,在于自己的格局太小。

小時候,我們都是吃父母家的飯長大的,這份恩情,永生不忘。長大了,兄弟姐妹之間,多少有一些互動交流,也要幫助,隻是你覺得“理所當然”。

節日裡,送一份禮物;宴席上,一杯酒;孩子面前,一個紅包......都是手足之情的展現,怎麼能說“兄弟姐妹薄待你”呢?

當你老了,兄弟姐妹就是最親的人。這份親情,隻有有大格局的人,才能享受到。

05

理學家朱熹在《四書集注》裡寫了一個故事。

有一群人在談老虎傷人的事情,大家都聽了,不以為然。隻有一個人的臉色很差。原來,這個人曾經被老虎傷害過。

朱熹說:“學者之知道,必如此人之知虎,然後為至耳。”

做人,應該照顧别人的感受,不要因為自己沒有被老虎傷害,就随口說“虎”。

照顧好家人,是每個人的責任,别信口開河,别談及家醜。

把大家的苦,放在你的内心深處,慢慢消化,善莫大焉。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