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越早發現、越早幹預,效果就越好。
“孩子長大之後能否像普通人一樣參加工作?” 相信這是許多孤獨症家長特别在意,也是他們的孩子将來可能面臨的實際問題。

“孩子長大之後能否像普通人一樣參加工作?”相信這是許多孤獨症家長特别在意,也是他們的孩子将來可能面臨的實際問題。
客觀地說,現實中,不少大齡孤獨症孩子往往因為在社交或者智力上有所缺陷,缺乏職業教育訓練,而導緻沒有公司接受,隻能呆在家中。
但是,家長無法永遠保護孩子,孩子遲早要離開爸媽獨自生存,星寶要想在社會中找到一寸立足之地也并非不可能,爸媽還需要有針對性地去了解孤獨症孩子可能适合什麼樣的工作,有意識地去培養星寶的工作能力,才能有的放矢。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孤獨症孩子的就業問題,從前期準備到正式上崗,家長除了擔心顧慮之外,還能夠為星寶做些什麼!
1
孤獨症孩子就業現狀如何?
據統計,目前全國孤獨症群體已經超過1000萬,0-14歲的兒童群體達200餘萬。
現如今,大陸診斷的第一代自閉症兒童如今已經成為35-40歲左右的中年人,90年代診斷出的那批自閉症兒童也早已成年,早已經到了該就業的年齡段,而現實情況是,中國成年孤獨症人士就業率不到10%。
由于大部分的自閉症患者在社交或者智力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再加上大陸目前也沒有出台一些相關政策幫助成年孤獨症人士就業,導緻不少孤獨症患者從康複機構或特教學校畢業後,普遍面臨就業的難題。
02
什麼工作适合大齡孤獨症人士?
自閉症并不意味着就沒有就業能力,随着國内早期療育、融合教育、特殊教育的推動與實施,家長全心投入教育訓練,孤獨症群體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他們的就業潛力也是在不斷地提升。孤獨症孩子爸媽和孩子都要有信心,即便被診斷,也完全可以激發出不一樣的能力,學會職業技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下面我們就結合實際案例,說說星寶們适合什麼類型的工作:
1)整理性質的工作:圖書管理者、超市理貨員、倉庫貨品管理者等。
這類型的崗位可以發揮出孤獨症孩子們注意分類、注重細節、喜歡按照自己的意願整理并且不感到厭煩的特點和優勢。孩子們在特殊學校裡學到的一些生活技能技能,如簡單的分類,顔色、形狀、字母、數字等,在此能夠轉變為檔案整理或将資料擺放在架子上等工作任務。
“上海孤獨症就業第一人”在圖書館工作
顧薦棟,小名棟棟,自小被診斷為自閉症。2012年,在解放日報和上海圖書館的共同推動下,他來到上海圖書館讀者服務中心做志願者工作。2013年,時年21歲的他與上圖的服務外包公司正式簽約,成為圖書管理者,實作了滬上自閉症者就業零的突破。
如今,棟棟已經在上圖工作近10年了,平時,他身穿藍大褂工作服,手戴白手套,蹲在地上熟練地将圖書碼齊,再根據書脊上的編号比對,将其插在應放的位置,看起來和任何一位圖書管理者并無二緻。
相比之前,他變得活絡多了,在他人閑聊的時候還會冷不丁地插話。上下班自己換乘地鐵、給飯卡充值、選擇想吃的飯菜、回答讀者簡單的問題、熟練進行圖書整理、上架……他的進步可以說超乎想象。
“與朗朗同台演奏的少年”在服裝廠打包
鄭森友兩歲時被确診孤獨症,從小,他不聽别人說話,上學時不敢看人,還會時常發出不知所謂的尖叫。他喜歡音樂,練琴一練就是3個小時以上,國中時,因參加一場曆時五個多月的鋼琴比賽,脫穎而出,成了網絡上“與郎朗同台的孤獨症少年”。
大大小小的榮譽,曾讓家人期望有朝一日森友能靠藝術謀生,但這一想法終究幻滅了。
2021年,19歲的鄭森友從普通職校畢業,畢業後進入一家服裝企業,成為了有勞動合同和五險一金的正式員工。
如今,鄭森友已經獲得了鋼琴和吉他的十級證書。平時,在工位坐下時,他會用語音喚醒藍牙音箱,“播放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的卡門”,随後聽着交響樂在堆滿衣物的倉庫房間開始按單質檢、分類包裝等工作。
2)清潔性質的工作:保潔員、洗車店員工等。
孤獨症人士在衛生清潔工作上有很多優勢,多年來他們居家及在特殊學校幹預康複時所學習掌握的技能,可以用在這類的工作上。衛生清潔性質的工作具有一個優勢,就是工作少了些沒有不可預知的社會交往,隻需專注于手頭的工作。
16個孤獨症孩子,1家洗車行
深圳有一家特殊的洗車行——“喜憨兒洗車中心”,這家洗車中心的主要員工是16名孤獨症患者(又叫喜憨兒),他們通過勞動獲得報酬,就像每一個社會人一樣。
這些員工喜歡上班,他們是最不會偷懶的員工,說好的擦五遍,沒到五遍就不會停下來,擦不掉污漬,他們也努力想擦掉。一開始客人出于關愛特殊群體到這裡洗車,卻因為他們的敬業,紛紛成了回頭客。
3)和植物、動物接觸的工作:園藝師、獸醫等。
與花草樹木、小動物打交道也是一項不錯的職業選擇。在施肥、澆水、修剪、松土等園藝勞作,一方面能夠充分發揮特殊人群做事有條理、一絲不苟、關注細節等優勢,另一方面對孤獨症患者的身心也起到了療愈的作用。接觸小動物的工作可以部分避免頻繁地與人交流,可以使孤獨症工作者們感到更加順利,因而沒有太多障礙。
4)數理邏輯或抽象能力上有特長:軟體測試員、程式開發員、電腦技師、會計、财務等。
這類别工作适合高功能自閉症患者,他們跟普通的孤獨症一樣存在社會交往障礙、局限的興趣和重複、刻闆的活動方式;但是他們在念書、考試上,常常擁有一些優勢,比如具有超強的機械記憶能力。他們對可系統化、有規則、可預測的知識體系,比較擅長或者特别有興趣,分析能力很強,是以适應研究機構裡的工作。而且這類工作不太受社會環境因素影響,隻需要專注于項目研究,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也是要能夠注意細節。
5)音樂或美術能力上有特長:音樂伴奏、繪畫、藝術品的加工和制作等。
一般來說,從事藝術工作的人,需要安靜、甚至孤寂的環境才能發揮藝術特質,而孤獨症人士天然有着更純粹的内心世界。如果您的孩子在某一藝術領域有着特别的技能和興趣,比如鋼琴、繪畫,可以引導他在這一領域做到極緻,并建議做一些延伸,創造出一些新的工作機會。
在全球巡演的“藝術天才”成為專業鋼琴調律師
兩歲半時,韋一哲被醫生确診為“典型孤獨症,終身不治”。12歲,他開始學鋼琴,一天練琴竟可長達八個小時。五年後,他考下十級證書。成年以前,他已登上過許多城市大劇院的舞台,去美洲、歐洲巡演過,成了媒體争相報道的“藝術天才”。
2017年,韋一哲加入了廣州市第二少年宮的Friday樂團。在疫情期間,他又與三名樂手組成了Jazzy Pie爵士樂團。在樂隊裡,他擔任貝斯手和曲作者,兼修鋼琴、電子管風琴(雙排鍵)、古典吉他和作曲,他們不時也會受到商業演出的邀請。
之後,在媽媽有意培養下,韋一哲成為專業的鋼琴調律師。經過兩三年一哲考下了鋼琴調律師證書。一百幾十台琴,經他的手,都拭去了厚灰,恢複了音準。
每次調完琴,一哲拍着手蹦蹦跳跳地離開。“他很喜歡挑戰。”大多客戶都表示滿意,“一個個琴槌慢慢摸,比别的調律師調得還仔細。”
6)其他可以嘗試的工作:面包房和西點制作工、照片沖洗、影印、資料錄入員、點鈔員、資料輸入員、工廠配件組裝工等,都是可以嘗試的工作類型。
在超市當收銀員的孤獨症女孩
29歲的孤獨症女孩倪卓君,喜歡畫畫,也喜歡跑步,作為特殊藝術家,曾入選多個畫展;她還參加過多次馬拉松,均取得不錯的成績。如今她就職于連鎖超市,擔任自動收銀區八小時制的從業人員一職。開始工作後,她每日會在手機裡登記,幾點上班,幾點打卡,幾點喝水,在清晰的規劃下開展充實的工作。
工作後,卓君再也不整天困在家裡,整個人都開朗了很多。跟她對話,根本不會想到她曾經是一個18歲都還不能完整表達一句話的孤獨症孩子。在結賬區,倪卓君逢人就笑,給顧客帶來熱情的服務。她向所有人證明了,這些事她都做得到。
03
家長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孩子就業能力
期待孩子長大成長為一個可以獨立工作、生活的人,縮短和普通孩子之間的差距,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基本的社會禮儀:
阻礙星寶融入社會的最重要原因是缺少基本的社會禮儀。大齡星寶進入社會的第一要求是不被他人排斥,基本的規則和社會禮儀非常重要,比如吃飯、坐車、如廁的規矩等。基本規則的建立和社會禮儀的培養要趁早,如果等到孩子長大再去扭轉這些問題,則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效果不佳。
基本的服從性:
養成基本服從性對于孩子未來的就業有着莫大的幫助,如果他無法配合機關交辦的任務,很難在職場上求發展。
對自己的特質與能力有充分的認識:
成長的過程中對自己有足夠的認識,才會更明确自己适合什麼樣的工作型态,可以勝任什麼樣的工作挑戰。
生活自理能力:
要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個人衛生管理、乘坐公共交通、做簡單的飯菜等能力;同時,孩子日常作息規律、睡眠充足有利于保持情緒穩定,是穩定工作的基礎。
情緒管理能力:
學習在公共場合控制情緒。比如,避免在公共場合高聲尖叫。
基本的專注力與執行力:
專注力與執行力是幫助孩子穩定與持續完成工作的能力,專注力差的話工作的效能就不好,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協助孩子發展相對應的政策,讓自己能達到一定品質的專注。
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
遇到問題要能夠主動面對問題、主動求助、找到解決的政策,尋求适當的人的協助。
接受彈性與變化:
面對到突如其來的狀況,自己心情能維持穩定。接受這些不預期的改變,重新再出發是生存在職場中的關鍵。
孤獨症孩子要想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并非易事,在這裡,我們呼籲,有更多的企業能夠選擇并接納孤獨症孩子,抛開已有的負面觀念,給孩子們提供嘗試的機會,也由衷地希望國家給到孤獨症患者更多的政策上的扶持,願每一個孤獨症孩子都能夠找到能夠真正接納他、成就他的、屬于他的一片自由天地!
---END---
來源:暖星社群
益普星——複合型益生菌
服用的效果:
輔助診斷:有效調節腸道微生物群失衡、減輕胃腸道紊亂、改善自閉症兒童的行為症狀。
增強功能:增強腸道功能、提高免疫力、緩解便秘及腹瀉。
保護腸道: 促進消化道益生菌、促進礦物質吸收、促進維生素合成。
産品詳情請點選:
點選了解益普星複合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