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桃李
四月剛過去,車企們就紛紛開始公布自己的上個月的成績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作為新能源電動汽車的領軍品牌,比亞迪可謂是一騎絕塵,四月累計銷售105475輛車,是目前銷量唯一超過十萬的品牌。而就在大家讨論比亞迪“以一敵十”的時候,筆者發現,造車新勢力的銷量排行榜也有不少的看點。
“蔚小理”格局打破,蔚來、理想排名下降
提到造車新勢力,大家普遍都會想到“蔚小理”,确實,作為造車新勢力的頭部車企,蔚小理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品牌知名度相比于其他的車企要高出不少,但令人驚訝的是,在四月的傳遞量公布之後,除了小鵬汽車以9002輛的傳遞量穩居第二以外,蔚來和理想的傳遞量排名均有所下降,其中蔚來四月共傳遞新車5074輛,理想傳遞新車4167輛,分列榜單的第四和第五。
“蔚小理”格局被打破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早在三月份的時候,廣汽埃安的銷量就已經跻身前三,不少人都在宣傳“埃小蔚”的格局已經形成,而在四月份即便是受到疫情的影響,埃安仍然能賣出了10212輛車,是為數不多銷量過萬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遠高于“蔚小理”,不過由于其特殊性,筆者并沒有将其納入本次的新勢力排行之中。
零跑汽車摘得桂冠,“領跑”新勢力
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零跑汽車會登上榜首的位置,并“領跑”造車新勢力。其在四月的銷量為9087輛,雖然其四月份的整體銷量并不如三月份,但是下滑幅度并不大,僅有9.7%,而相比于去年同期則是有超過200%的增幅。
零跑汽車之是以能夠排到第一的位置,筆者認為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其他品牌的襯托,在四月份疫情嚴峻的形勢之下,不少車企都宣布停産,銷量下滑嚴重,像理想和蔚來四月份的銷量環比分别下降了62.23%和49.18%,相比之下,得益于全域自研,零跑在供應鍊的選擇上采取多供應企業、多區域規劃,有效改善疫情對供應鍊保供的影響,是以領跑汽車的銷量下滑幅度簡直微乎其微,也正因如此,零跑汽車才有了登頂榜單的機會。
當然,另一方面肯定就是領跑汽車的定位了,作為一個定價在5-10萬之間,主打低端市場的品牌,領跑汽車的市場更大。相信很大一部分人買電車就是為了上下班的代步,既希望汽車有一定的性能表現,又不想價格太高,而領跑汽車就剛好符合這樣的要求。拿領跑T03來說,花8萬元就能買到續航超過400公裡,而且帶有10.1英寸的中控顯示屏和LeapAI智能互聯系統的車,這樣的選擇絕對能讓不少人感到滿意。
綜合以上兩個原因,零跑汽車成為四月新勢力的最大赢家也就不足為奇。
哪吒汽車排名上升,位居第三
哪吒汽車在四月的銷量為8813輛,環比下滑26.7%,其中哪吒V車系5694輛,;哪吒U車系3119輛。哪吒汽車能夠排到第三的位置,它的成功跟零跑汽車簡直如出一轍,同樣是銷量下滑較少,被友商給襯托出來;另外也是由于其定價低,成本效益高,市場群體更大。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之下,消費水準還比較有限,蔚來、理想這樣定價更高的車型很難被一些年輕消費者群體接受。
而回溯其他車企的發家之路,比如比亞迪,其在最初的時候都是從低端市場開始做起的,通過漫長的發展,逐漸累積資金、技術和市場使用者,在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才開始向高端市場進軍,而随着過去的競争者紛紛向高端市場轉型,在目前5-10萬區間的競争相對很小,這也就給了像零跑和哪吒這樣的品牌更多的發展機會。
當然,這樣做的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品牌容易被打上廉價的标簽,這對于車企的長期發展來說是極其不利的。即便現在的比亞迪銷量居高不下,品牌定位不斷上升,但仍然沒有完全擺脫廉價車的标簽。
寫在最後:
縱觀本次的榜單,我們不難發現,排名前三的品牌銷量更穩定,下滑更少,這也跟他們的定位有關,像零跑、哪吒這樣的品牌本身定位較低,市場的競争小,需求也更大,受疫情影響,在大家的收入都不穩定的情況之下,價格更低,成本效益更高的品牌自然更能穩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