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期待父母會向你道歉

文|單翼(富書作者)

2021年底,家庭倫理劇《小敏家》爆火。

劇裡有一個場景,令人印象很深。

小敏媽媽提及小敏酗酒的前夫金波時,感慨地說了一句:“真可憐。”

深受金波傷害的小敏聽到這話,積壓多年的情緒一下子爆發:

“媽,你能不能再提他了?要不是你當初使勁撮合我們,他就不是我的前夫。”

“就算他酗酒,他當初可是條件最好的啊。"

聽到母親的話,小敏情緒更加激動:“他當年一喝醉酒就撒酒瘋。”

“我當初和你說了多少次,我要離婚,是你一直不同意。”

别期待父母會向你道歉

小敏媽媽态度依舊強硬:“你的意思,都是我的錯,都是我造的孽?”

别期待父母會向你道歉

母女兩人鬧得不歡而散。

這一幕,是不是像極了和父母吵架的我們?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如小敏般與父母據理力争,不是非要與父母一較高下。

正如小敏,她隻是想要媽媽為當年的阻擾說一句“對不起”,可是往往要等來父母的一句對不起,卻是比登天還難。

别期待父母會向你道歉

要讓父母好好道歉,甚至隻是說一句對不起,為什麼會那麼難?

原因其實并不複雜,大緻有以下三點。

第一點,很多父母不願低頭,是為了維持“好父母”的形象。

他們潛意識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為了孩子好,就像上面的小敏媽媽一樣。

她自認為女兒挑選一個家境優越的丈夫就是好的。

她自認勸女兒忍一忍,維持婚姻完整就是好的。

殊不知,這隻是她認為的好。

很多父母很容易陷入“為你好”的自我感動邏輯,以此給自己建立一個合理化的心理防禦機制。

完美的好父母,又怎麼會犯錯呢?

在如此的思維下,父母其實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第二點,很多父母不願低頭,是為了要維護自己的權威。

中國式教育下,很多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地位很不對等。

對于習慣占據主導地位的父母,道歉于他們而言就是向孩子低頭。

這對于一貫高姿态的他們來說,這不僅會喪失自己的威嚴,而且孩子還會是以不服從自己的管教。

是以,就算有些家長認識到錯誤,他們也是打死都不會承認的。

第三點,很多父母缺乏對孩子的同理心。

前面說了,很多父母在孩子的面前習慣了“高姿态”,是以他們在思考問題上,很多時候都不曾代入孩子的角度去換位思考。

孩子會不會是以委屈,甚至是受到傷害,這些問題大機率不會被父母重視,他們很容易忽略孩子的感受,也不曾去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

就算他們道歉,往往也都是敷衍了事,并不是真心道歉,孩子并沒有感受到被尊重。

他們要麼推卸責任,想把問題都歸咎在孩子的身上。

要麼姿态高傲,保持着家長式高高在上的态度。

要麼轉移話題,從不會正面道歉。

就像《小歡喜》裡,董文潔在丈夫的建議下,給兒子方一凡道歉。

結果一開口,又是習慣性先讓孩子檢讨:

“知道自己錯了嗎?”

“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了嗎?”

别期待父母會向你道歉

在孩子認錯之後,她才又開始檢讨自身的錯誤。

願意真心檢讨自己錯誤、給孩子好好道歉的家長,真的很少。

更糟糕的是,很多父母還會拒絕道歉,甚至拒絕承認事實。

一被問到,他們就會說:

"有這樣的事情麼,我已經忘記了。"

"我那麼辛苦把你養大,你就揪着那一點點錯誤?"

正如奇葩說辯手黃執中所說的那樣:“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式家庭,父母一輩子都在等着子女感激,而子女一輩子都在等着父母道歉。”

在這樣的溝通閉環下,受傷害最深的永遠隻有孩子。

别期待父母會向你道歉
别期待父母會向你道歉

在始終等不到父母的一句對不起後,很多子女的第一情緒就是憤怒、失望、悲傷,有些還會開始心存怨怼。

他們很多都是做了很久的心理準備,才積攢起勇氣與父母探讨這個問題。

可是,大機率他們希望得到的道歉,很可能永遠都等不到。

因為我們越憤怒、激動,父母就更容易逃避、開啟自我保護機制。

而且在這樣的溝通模式下,我們大機率隻會再重複童年時的經曆。

是以,與其從父母的身上苦尋一個道歉,我們更建議的,是換一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

1、我們可以試着放棄期待。

很多的成年子女,之是以會如此難以釋懷,是因為他們始終不能忘記心底那個被父母傷害過的自己。

在等不到來自于父母的心理療愈時,他們很多人也很容易陷入死循環。

這個時候,我們不妨正視這個問題。

這份童年的傷痛,需要對此承擔責任的是我們的父母。

如果可以等到父母認錯,自然是好。

如果等不到,我們也得試着放棄期待,無需拿父母的過錯來折磨自身。

2、試着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意見。

如果說,幼年時期的我們是由于種種原因,沒有辦法正面表達自身的意見。

那麼成年後的我們,可以試着尋求自己的話語權,向父母表達自己的看法。

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出去住;

在與父母溝通産生分歧時,可以大膽堅定表達自己的看法,不要被輕易動搖。

感到被冒犯時,表達自己的不滿。

這些情緒的釋放,不僅會有助于我們卸下心底的重擔。

3、結束遺憾,完成自我和解。

在我們表達自己的情緒時,我們很大程度上漸漸會産生這個想法:

我們的父母其實是有失職的部分。

想要徹底結束這份遺憾,我們就要完成和原生家庭的和解。

所謂的和解,并不是指一定要與父母的關系親密。

這裡更強調的,是與自我的和解。

接受原生家庭造成的這份遺憾,并從這份遺憾中思考這背後的意義。

就像由于對兒子采取“軍訓式”教育被罵慘的楊爍。

在節目裡,兒子沒有和他同一個方向走路,他就強迫兒子從相反的方向,再走一遍。

兒子選擇了喜歡的五号房子,他卻冷言冷語。

兒子不會疊衣服,他就對孩子大吼大叫。

别期待父母會向你道歉

在父親高壓的教育下,他兒子時刻神經緊張,害怕父親突然發火。

而楊爍的這套教育方式,正是完美複刻他父親的。

楊爍父親對楊爍的打罵、冤枉,深深刻在了他的心底。

别期待父母會向你道歉

在當時,楊爍可能也隻想換得父親的一句道歉。

可是他遲遲沒有等來,是以成年後依舊耿耿于懷。

由于沒有得到正面的引導,也使得他在對待自己子女的教育上,不自覺模仿了父親,将這份傷痛帶給了自己的兒子。

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徹底結束這份遺憾,學會尊重我們的子女,多多傾聽他們的想法,平等對待他們,而不是讓原生家庭的傷痛,再次演變到我們自己的再生家庭上。

别期待父母會向你道歉

當我們試着從成人的角度思考這個問題時,我們就會意識到:

生活,不可能總如電視劇上演合家歡的結局。

成長的意義,或許就在于教會我們學會自我療愈。

這裡分享一句我很喜歡的話:

如果命運發給你一手爛牌,沒辦法,隻有想法把它打到最好。而努力,是我們手裡最後的底牌,隻有它,才可以讓原生态家庭給你的痛隻是一陣子,而不是一輩子。

當我們無法向内探求時,與其苦苦沉溺于原生家庭的傷痛之中,我們不妨向外汲取養分,變得更加獨立堅強,靠自己的力量過好自己的人生。

作者簡介:單翼,和500萬人一起更新生活認知,本文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注:本文章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