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培養好孩子的這項能力,孩子越學越上瘾!

01

“不好好學習,就考不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就賺不到更多的錢”

“不努力學習就要掃大街、洗盤子“

“父母這麼辛苦賺錢供你讀書,你不努力對的起他們嗎?“

……

相信這些話我們都不陌生,表面上似乎說明了孩子要學習的原因,但其實深層是向孩子傳遞了學習是為了獲得功利的思想。

還記得女兒很小的時候,每次放學回來不去寫作業,我就會忍不住說她:“你不是為了媽媽學習哦,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做作業也要我催嗎?“

但是有一次她一臉不解的反問道:“為了我自己?我不喜歡讀書啊,可以的話明天就不想上學了,都是因為不上學媽媽會生氣我才去的。”

一種痛心的感覺彌漫上我的心頭,原來女兒一直以來是這麼看待學習的,後來我才知道,這其實就是因為孩子對學習缺少内在動力。

是以問問自己,你的孩子真的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讀書嗎?

我想很多時候,孩子是不清楚的,可能會覺得是為了不讓父母和老師失望,還有的是為了得到更多的贊賞和表揚。

培養好孩子的這項能力,孩子越學越上瘾!

其實,你跟孩子說這些的時候,孩子還沒有經曆多少世事,根本就聽不太懂這些為了功利而去讀書的原因。

不能了解,也就不存在接受,那麼說白了還是家長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也就不難知道為什麼孩子會覺得是為了父母才學習了。

隻有當真正認識到學習的目的,她才會更好的去學習。

02

有人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教育不該成為一個功利的過程,而應該是循循善誘,去點燃孩子心中的花火,讓他知道學習可以實作自己的價值,他才會為了自己的信念而努力。

航天員“出差三人組”在傳回地球之前,一共在太空開展了兩次“太空課堂”,做了八個太空實驗。

給我震撼最大的是其中的抛物實驗:隻見王亞平拿着“頂流”冰墩墩,輕輕抛起來,但是冰墩墩沒有像在地球上一樣下落,而是在空中翻了個身,沿着抛出的方向做近似勻速運動。

培養好孩子的這項能力,孩子越學越上瘾!

航天員通過這個有趣的實驗,告訴孩子們,牛頓第一定律在太空仍舊适用。

對于牛頓第一定律,一直以來都是聽到實體老師說的概念:“牛頓第一定律就是任何物體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态為止”,很多孩子可能隻是背下了這個枯燥的定義。

但是現在國家通過我們在太空的航天員,用這麼好的資源給我們的孩子做科學啟蒙,網友們也紛紛表示,相信這樣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肯定可以點燃很多孩子的科學夢。

比起枯燥的學習方式,生動有趣的教學,直覺的讓孩子看到實體的奇妙,在腦海中深深刻下印象,才能夠激發他對于學習的興趣,或許未來,他會将成為航天員作為理想而努力呢!

這個故事也向我們家長上了一課:與其強迫孩子學習,不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源于興趣的學習,才是動力的不竭源泉。

培養好孩子的這項能力,孩子越學越上瘾!

03

孩子隻有清晰的知道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成績,而是可以讓自己變的更優秀、實作自己人生價值的途徑,才會有足夠的學習動力。

前段時間采訪了一個家長,他的孩子不用父母逼迫,不但自覺學習,而且非常正能量。他是用了什麼方法,讓孩子學習這麼有動力的呢?

他說他從來不用一些孩子不能了解的道理去說教孩子,而是引導孩子關注身邊的小事,和孩子一起平等的探讨,比如身邊人的勵志故事、犯罪的新聞案件,讓他明辨是非。

他沒有像很多家長一樣,執着于給孩子報補習班,而是從小帶孩子接近大自然,做了很多環境保護的公益。

後來他的孩子也愛上了環保,對環保有着一份自己的責任心,為保護白鶴,不斷的去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更是因為熱愛和努力,考上了全世界環保專業頂尖的院校斯坦福,去學習更多專業的環保知識,隻為能夠為環境保護貢獻自己的力量。

不難看出,他心中有一個想要将環境變的更好、給其他物種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的學習動力,這個動力不是為了完成任何人的期待,隻是他自己對自我價值的追求。

如果這位家長僅僅是把孩子送進輔導班,遠離公益和大自然,我想孩子對于環保的熱愛也就很難被激發,就會像很多孩子一樣,承載着他人的期許,但是内心空洞、沒有自己的目标,人坐在課堂,心卻不在。

培養好孩子的這項能力,孩子越學越上瘾!

是以在跟孩子溝通時,少用外在驅動的獎懲措施,而是應該讓孩子知道,學習可以帶來哪些成長和學習可以如何幫助到他人。

04

每個孩子都是終身成長的,是發展的個體,有無限的可能。

千萬不要因為面子、或者過分的焦慮和擔憂,去逼迫孩子學習,拔苗助長。那樣可能會直接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讓他認為學習是很不好的體驗,産生畏懼心理。

培養好孩子的這項能力,孩子越學越上瘾!

除了通過研學、或者戶外活動等方式,還可以着重培養孩子的家國情懷,一個對國家的曆史有着深深的情懷的孩子,必然會更願意去努力學習,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周恩來從小就認為自己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并不是一句大空話,個人的發展是和時代洪流相結合的,說出這句話的周恩來,就有着濃濃的家國情懷。

可以陪孩子一起學習國家的曆史,偉人的人生曆程,積極的暗示孩子:“你也會是一個做大事的孩子”,這樣給到孩子信任和使命感,這樣孩子才會為了自己胸中的理想去努力學習,一點一點接近心中那個目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