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之後,人們還買車嗎?

持币觀望者有之,增購換購者亦有之。國務院鼓勵放寬汽車限購,短期落地仍需觀望

疫情之後,人們還買車嗎?

北京,西二環非高峰時段的交通擁堵狀況。圖/視覺中國

文 | 《财經》記者 王靜儀 郭宇 李皙寅 郭懷毅 實習生 鄧雨潔

編輯丨施智梁

“各地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已實施限購的逐漸增加汽車增量名額。”4月1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為促進汽車消費作出最新部署。

作為汽車行業主管部門的工業和資訊化部迅速跟進。工信部新聞發言人羅俊傑在4月19日的國務院新聞辦釋出會上表示,将完善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城市試點。

新一輪的促進汽車消費政策已經箭在弦上。此前受供應短缺、新冠肺炎疫情短期沖擊等内外部因素影響,3月汽車産銷表現不佳,拖累整個一季度增速。

汽車是消費市場的頂梁柱,中國人每花10塊錢,就有1塊錢花在車上。如商務部市場運作和消費促進司司長朱小良所言,近幾年汽車零售額在社會零售總額中的比重一直在十分之一左右,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産業,産業鍊條長、帶動效應強,是擴大内需、拉動消費的“大頭”。

盡管最新的汽車消費政策有望為汽車行業帶來利好,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财經》記者估計,地方政府推行放松限購在短期内未必會落地,仍需觀望。預期今年全國乘用車銷量将與去年同期一緻,即零增長。

疫情之後,人們還買車嗎?

▲ 圖源公開資料整理 制圖:張玲

短期疫情好轉後,人們購入或者置換汽車的意願,很可能成為維持消費增長的勝負手。德勤中國汽車行業主管合夥人周令坤預計,首購對應的中低端車型銷量将受到一定沖擊,而換購對應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熱度仍将延續。

羅蘭貝格全球進階合夥人、大中華區副總裁鄭赟則對《财經》記者表示,可能“解封”後第一個月的汽車銷量會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長,但很難說是一種報複性消費,更可能是前期需求積累後的集中釋放。綜合考慮疫情的沖擊,疊加晶片和電池原材料漲價等因素,對今年的汽車消費有一定程度負面影響。

車市承壓,促進汽車消費政策再起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1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消費的政策舉措。

會議指出,要擴大重點領域消費,鼓勵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各地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已實施限購的逐漸增加汽車增量名額。會議還指出,要支援新能源汽車消費和充電樁建設。

疫情之後,人們還買車嗎?

▲ 圖源公開資料整理 制圖:張玲

業内将此解讀為限購進一步放寬的利好信号。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指出,限購區域前期被壓制的需求将在獲得增量名額後得到部分滿足。“考慮人口密度、交通擁堵情況、環保政策等,預計汽車限購松綁在不同城市會有不同的節奏和側重。綜合看,增加汽車增量名額有利于促進汽車及其後端等大宗消費。”

此前多項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在疫情期間出台。2021年3月-5月,财政部、工信部等部委三度出台支援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包括完善補貼政策、開展汽車下鄉活動、降低新能源車免稅門檻等。2021年6月起,放寬二手車異地交易的限制逐漸在全國各大城市落地,二手車跨省流通更為便利。

總體而言,2021年的政策支援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車和二手車市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汽車産銷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同比增長3.4%和3.8%,其中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達到354.5萬輛和352.1萬輛,均同比增長1.6倍,成為汽車消費增長的強大引擎。

但到了2022年3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釋出産銷情況顯示,2022年以來中國汽車工業的良好發展勢頭被打斷,當月汽車産銷分别達到224.1萬輛和223.4萬輛,同比下降9.1%和11.7%。

根據中汽協資料,2022年1月和2月,汽車累計産銷同比增長分别高達8.8%和7.5%。受3月資料拖累,整個一季度,汽車累計産銷分别為648.4萬輛和650.9萬輛,同比增長2.0%和0.2%。

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對《财經》記者表示:“雖然年初汽車産銷迎來開門紅,發展勢頭良好,但随着一系列因素影響,包括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燃油價格上調、晶片供應短缺、國内疫情多點暴發等,給行業平穩、有序、健康發展帶來新問題、新挑戰,也将對全年銷量走勢乃至後續産業轉型更新的程序産生影響。”

國際油價持續高位運作,也給國内汽車市場造成多方面的壓力。3月以來,受國際形勢影響,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3月上旬137.64美元/桶的原油價格達到14年來的最高峰。雖然4月15日24時國内油價将迎來2022年的首次下調,但油車的使用成本依然高企。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22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659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97920億元,增長3.6%——汽車消費增速遜于大市。

國務院最新的汽車消費促進政策出台。工信部也在4月19日表示,為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将完善支援政策,包括盡快研究明确車購稅優惠延續等支援政策;促進推廣應用,持續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以及換電模式試點工作,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城市試點。

限購會松動嗎

放寬限購,成為本輪國務院促進汽車消費的關鍵詞。會議明确指出,各地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已實施限購的逐漸增加汽車增量名額。

目前全國有七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杭州、深圳、石家莊)和海南省全省對汽車進行限購,主要集中在燃油車領域。

北京的限購政策較為嚴格,是全國唯一同時将新能源汽車和傳統燃油汽車納入限購的城市。在這座常住人口超過2000萬的巨型城市,買燃油車需要搖号,最新家庭平均中簽率為1.9%,個人平均中簽率為0.3%,不少居民多年搖号不中;買新能源車需要排隊,按照每年幾萬個名額的額度來算,現在申請最長要排十年。

北京市民郭先生正在排隊等待自己的新能源汽車名額。這位在國貿地區上班的白領剛剛結婚成家,準備等名額到手就買車。“平時懶,下班就想打車,快車叫不到,專車也不便宜,還不如買個車。而且電動車不限号,保養電費便宜,絕對爽。”他對《财經》記者表達了期待。

上海則是全國最早實行汽車限購的城市,一直對新增客車額度實行拍賣制度,燃油車牌照的最新平均成交價格已經超過9萬元,新能源汽車則可以免費上牌。

多位正在和已經拍到汽車牌照的北京上海市民對《财經》記者表示,牌照是限制購車的最大因素,因為租牌費用較高,且處于灰色地帶,不會考慮租牌,如果自己拍到牌了,肯定就會馬上買車。

北京等大城市是汽車消費的主力地區,但也是限購最嚴的地方。據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近期測算,若不考慮上、下遊經濟效益,全面取消汽車限購政策将産生近6000億元汽車消費。

一直以來,放寬限購政策的呼聲從未中止,疫情以來尤甚。

2020年2月16日出版的《求是》雜志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文章提出,要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适當增加汽車号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産品消費。2020年11月18日的國務院常委會議提出,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鼓勵各地調整優化限購措施,增加号牌名額投放。

2021年起,新修訂的《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和《〈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正式實施。新政賦予“無車家庭”明顯高于個人的普通名額搖号中簽率和新能源名額配額數量,同時推動個人名下第二輛及以上本市登記車輛有序退出。

2021年,廣州和深圳的限購政策也略有放松。2021年底,廣東省政府釋出政策,将廣州市的節能小汽車增量名額提高到8萬個,深圳則降低新能源小汽車的申請門檻,取消社保等限制條件。

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提放松限購,相關措施是否有望在年内落地?崔東樹認為,目前隻是中央的建議,要落地有難度,地方政府在環保、擁堵等方面都仍有顧慮,但願國常會的部署能起到推動作用。放開新車限購,一線城市能吸納的新增消費有限;各種宏觀政策過去幾年持續幫助提振消費,現有工具箱備選有限。”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則建議,對于北京這樣汽車保有量超過600萬輛的城市,即使一年增加5萬個名額,體量還是較為有限。如果有資金支援,北京可以考慮淘汰一部分年限較長的車型,比如鼓勵淘汰“國四”标準(即國家第四階段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标準,目前汽車市場主銷車型為“國六”标準車型)車型,這樣可以從存量中騰挪出較大空間。

疫情之下,買車意願分化

“我決定從這個月開始暫停拍牌了。萬一拍到了,燃油車牌9萬多塊錢,這是挺大的支出,拍到之後馬上就得買車,買車的首付至少也得10萬元,現在不确定性這麼高,短期裡拿出這麼多流動資金,我需要認真考慮。”上海市民範先生原本準備購入自己的第一輛車,他告訴《财經》記者,因為近期上海疫情,他決定暫時擱置計劃。

和範先生一樣持币觀望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周令坤對《财經》記者表示,由于疫情和經濟不确定性,消費者的購買力和購買意願都将承受一定壓力。考慮到疫情對不同行業居民收入和其邊際消費能力的不對稱影響,預計首購對應的中低端車型銷量将受到一定沖擊,而換購對應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熱度仍将延續。

崔東樹的觀點類似,認為疫情對有車群體和無車群體的影響存在顯著差異,消費分級的背後投射出不同群體抗風險能力。“3月A級傳統燃油車銷量下降29%。要搞明白:疫情下中低端燃油車銷量下滑是不買車了,而不是去買新能源車了。由于傳統燃油車可以為社會作出巨大的稅收貢獻,是以建議在車市低迷時,給傳統燃油車階段性中央減稅或地方補貼,穩定車市經濟增長。”

疫情對人們購車意願的分化影響,此前已有展現。以中國市占率最高的車企大衆汽車集團為例,其2021年傳遞新車330萬輛,同比下滑14.1%。超豪華品牌保時捷、賓利和蘭博基尼在華都創下銷量新紀錄,分别增長7.5%、40.0%、54.8%。但經濟型産品的銷量下跌則拖累了整體表現,朗逸、途觀、桑塔納等多款主力車型錄得不同程度的下滑。

一位上汽大衆人士對《财經》記者表達了對未來消費需求的擔憂:“現在(疫情)可能影響消費預期了,汽車作為單價比較高的大型耐用消費品,消費者們可能不敢買了。主機廠被夾在了中間,一面是生産端生産不出來,另一面是消費者可能不敢貸款消費了。因為一旦出現疫情,工資收入下降導緻斷供可就麻煩了。”

科爾尼管理咨詢大中華區董事桂靈峰認為,消費端持币待購的情況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最近越來越多的車企也在考慮,如何快速推出資金占用更低的金融或産品服務方案,解決消費者短期現金流動性的擔憂。但這些都是應急性的銷售政策,市場本身的信心還需要更長時間去恢複,政策落地機制的有效性也需要時間去確定。

在崔東樹看來,由于對未來經濟預期不同,2022年疫情好轉後,汽車消費不會如2020年一樣出現報複性反彈,但因封控損失的零售量将在後面幾個月進行回補。呼籲調動高端人群的消費需求,強化疫情期間個性化、私人出行的場景,促動消費。

作為生産資料的商用車,銷量走勢是值得注意的信号。中汽協資料顯示,2022年1月-3月的商用車市場下滑32%,乘用車市場增速11%。由于商用車從2021年中切換到“國六”标準,大量換購需求被提前釋放,随後商用車銷量一路走低,2021年全年總銷量為480萬輛,同比降幅6.4%。

桂靈峰對《财經》記者提醒道,疫情對商用車的打擊也許大于乘用車。“商用車行業本已遭受下行周期的壓力,近年來幾輪政策的落地推動了商用車整體行業的産品轉型和業務轉型,企業處于陣痛期,正在努力扶持管道、重新完成業務定位,這本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和能力。但是本輪疫情對物流和商貿等主要商用車下遊應用領域影響都很大,車隊和個體司機們愈發謹慎,更有可能持币待購,放緩需求。也就是說,商用車購買群體對經濟短期受限的感覺度,會遠比乘用車,尤其是高端乘用車所面對的個人消費者要敏感得多。”

展望二季度的全國乘用車市場,崔東樹認為面臨更為複雜艱難的環境,尤其是上海疫情暴發帶來的汽車産業鍊暫時靜止,損失巨大,次生零部件斷供問題将嚴重影響二季度銷量。預期今年全國乘用車銷量将與去年同期一緻,即零增長。

疫情之後,人們還買車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