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不愛學習,不想寫作業?試試遊戲法,陪孩子寫作業不要太爽

小虎媽媽說自己兒子不愛學習,不愛寫作業,放學後就想瘋玩,老師說的預習複習,簡直都是給家長的任務,每次他們家寫作業都是雞飛狗跳的。就算強迫小虎坐下了,開始寫,他也不認真,不是想着偷懶,就是寫的字跟狗爬一下。

可是一說到玩,小虎就興奮了,拿個小枕頭,弄一幅紙牌,自己和自己都能玩得不亦樂乎。

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何讓孩子學習也像玩一樣,那麼開心呢?

孩子不愛學習,不想寫作業?試試遊戲法,陪孩子寫作業不要太爽

1、給學習改個遊戲的名字!

我家二寶周五就把周末所有的作業寫完了,然後跟我說:“媽媽我寫完作業了,明天就是我的遊戲日,我要玩一天。”正忙着的我,随口說:“好的。”

可到了第二天,我既沒有時間陪她玩一整天,老母親的焦慮也不允許我讓她一天除了玩,看手機就不幹别的事情。

我想到了《原來孩子這樣學習會上瘾》書中提到的方法,給學習換個名字。

我跟二寶說:“咱們來玩一百分挑戰賽吧!”孩子激動地問:“媽媽怎麼玩?怎麼玩?”

孩子不愛學習,不想寫作業?試試遊戲法,陪孩子寫作業不要太爽

我拿出準備讓他做的測試卷,定時,然後開始了她自己的挑戰賽。那天她做了兩套卷子,一份練習題。比平時的學習時間還要多一些。

孩子很容易根據“名字”,對事物進行判斷。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特點,給學習取一些有趣的名字,幫孩子改變對學習的态度。

比如在大孩子面前,把數學、實體、化學等稱為“猜謎遊戲”,把國文、曆史、地理等文科稱為“知識競賽”,其實,學習的内容是完全沒有改變的,但是因為名字不同,孩子反而有了學習的積極性。

孩子不愛學習,不想寫作業?試試遊戲法,陪孩子寫作業不要太爽

2、把作業設計成遊戲

很多父母都不了解為什麼孩子那麼喜歡遊戲,隻要孩子開始打遊戲,無論開始承諾的多好,到後面是怎麼叫,要麼聽不見,要麼是還想再玩一局,為啥寫作業的時候就不能如此呢?

這麼就要說說遊戲的設定了。一款好的遊戲至少具備四個特點:第一必須完成任務才能更新,第二,難度是逐漸遞增的,第三,快速出結果,第四隻有鼓勵沒有批評。

無論孩子是菜鳥還是大神,他們玩遊戲的時候隻能通過一級一級的做任務,才能通關更新。一旦更新失敗,遊戲馬上會說再來一次!沒有任何的批評和指責,隻是邀請孩子再來一次,随着孩子的努力練習,最終通關的時候,獎勵就出現了。這可以讓孩子覺得自己真棒,自己太厲害了,自己克服了一個大困難。

可是孩子的作業,寫作了父母會批評,往往我們不是說“再想一想”,而是說“你怎麼真笨,都說過這麼多次,你都記不住!”孩子除了沮喪和無助,是沒有動力繼續努力的。

孩子不愛學習,不想寫作業?試試遊戲法,陪孩子寫作業不要太爽

是以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把作業設計成遊戲,每天回家之後問問孩子:“今天的作業惡魔是什麼呢?”

“數學怪要寫20道口算題,10道應用題。國文魔要三字三詞一句話!哎,想一天就覺得好多啊!”

“那我們來玩通關遊戲吧!20道口算題是第一關,口算通關之後,是先打國文魔還是數學怪呢?”

“還是先打國文魔吧!”

“好,三十分鐘打敗國文魔,就是你通關了哦!”

“好的,我這次一定可以快速地通過這三關的!”

通過給作業以遊戲命名,孩子會覺得自己是一個打怪獸的勇士一樣,充滿鬥志地去寫作業!

孩子不愛學習,不想寫作業?試試遊戲法,陪孩子寫作業不要太爽

3、把練習變成遊戲

很多孩子除了學校的作業,還有家長給買的一些練習題,幹巴巴地扔給孩子,孩子可能根本不想做,甚至反感父母的安排。大聲說:“這不是老師留的,我不做!”

怎麼能讓練習更有趣呢?依然是遊戲。

我家二寶認字量不夠,但是她又讨厭認字,我就跟她玩漢字碰碰碰的遊戲。我們把字卡拿出來,在地上擺上一片,然後我選擇一個字,讓他去選擇和這個字組成詞語的另外一個字,這樣在認識新字的過程中,他還學會了組詞。

孩子不愛學習,不想寫作業?試試遊戲法,陪孩子寫作業不要太爽

我們還會玩“漢字變一變”的遊戲。給出一個漢字,然後通過加減偏旁部首變成新的字,每當她可以寫出一個新字的時候,就會歡呼雀躍,激動的小心情溢于言表。

孩子其實很好哄的,我們隻要投其所好,他們本性是喜歡玩,那麼我們就以玩的方式跟他寫作業就好了!當我們把作業換成遊戲的時候,陪孩子寫作業,真是不要太爽。

告别雞飛狗跳的寫作業日常,從“遊戲”開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