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讓父愛缺席孩子的成長,遵循7個原則,做一位合格的好父親

别讓父愛缺席孩子的成長,遵循7個原則,做一位合格的好父親

面對生活成本的增加,教育成本的升高,大部分家庭中的父親作為經濟主要支撐,承擔着賺錢養家的責任。為了生活奔波,很少有空閑時間陪伴家人,更不要說參與孩子的成長和教育,這種不平衡的家庭養育方式,必然存在弊端。

母親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中至關重要,母親特有的細膩與溫柔,可以給孩子飲食起居無微不至的照顧,母親的寬容影響着孩子的性格寬厚。

别讓父愛缺席孩子的成長,遵循7個原則,做一位合格的好父親

但是父愛如山,父親給孩子依靠、安全感等這是母親所不能及,在品質培養性格養成方面,來自母親的影響也不能代替父親。父愛,不能缺席孩子的成長!

别讓父愛缺席孩子的成長,遵循7個原則,做一位合格的好父親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視

廣東青少年研究所曾經對近千名未成年人犯罪做過調查,發現這些有過犯錯前科的青少年成長中,70%的人缺少了父親的陪伴和教育。

父親與母親的思維方式不同,性格不同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完全不同,父親角色的缺失帶來教育的缺憾無法彌補。

别讓父愛缺席孩子的成長,遵循7個原則,做一位合格的好父親

美國曾有一組統計資料表明,少年殺人犯、有毒瘾的孩子70%以上來自沒有父親管教的家庭,離家出走的孩子90%左右來自沒有父親的家庭,強奸犯中60%沒有受到父親的教育。

父親自帶的男性權威帶給孩子的是紀律和限制,成長中父親的缺席,也就缺少了監督和規則的教育。

知名心理學家格爾曾經說過“在培養孩子方面父親的力量無人可替代,家庭教育中父親的作用不可忽視。

在氣質方面父親與母親的差異對孩子的影響不同,有關研究表明如果男孩子成長中缺少父親的教育,性格會變得懦弱、缺乏獨立自主,适應環境能力差。

而女孩兒缺少父親的陪伴和教育使得成年後與男性相處容易害羞、焦慮、不知所措。父親是男孩子成長的典範和榜樣,是女孩子與異性交往,為人處事的參照。

别讓父愛缺席孩子的成長,遵循7個原則,做一位合格的好父親

在體質方面,男性更喜歡動,陪伴孩子過程中可以通過豐富的肢體活動或者遊戲、體育運動等調動孩子運動積極性,促進身體活躍性,在體格上具有積極作用。

認知方面,父親的思維方式和看問題、解決問題的角度與母親有差别,有了父親參與的成長,孩子的認知可以多元發展。

在教育方面,媽媽更注重細節,而爸爸注重規矩和原則,有了父親參與成長,孩子處事更理智有規律。

别讓父愛缺席孩子的成長,遵循7個原則,做一位合格的好父親

孩子成長2個關鍵期,父親的作用無人可替代

孩子成長中2個關鍵期,也是性格形成,人格逐漸發展的階段,這兩個階段父親的培養至關重要,父親的作用無人可替代。

别讓父愛缺席孩子的成長,遵循7個原則,做一位合格的好父親

第一個關鍵期:3-6歲

孩子在幼兒時期對周圍環境和事物充滿着好奇心,有很強的探索欲望,探索環境、邊界,父親的權威和規則讓孩子懂得邊界和底線。告訴他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觸碰。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第一時間糾正和教育。

這個過程中樹立起來的規則影響孩子的成長甚至一生,使他成為一個有規則、有底線意識的人,在學校是遵守紀律的學生,将來進入社會成為一個守法的人。

别讓父愛缺席孩子的成長,遵循7個原則,做一位合格的好父親

幼兒時期也是性格和品質形成的關鍵階段,愛模仿是這個年齡的本能,模仿周圍人的行為、語言和處事方法,父親是孩子重要的模仿對象。對男孩子來講,幼兒時期在父親的言傳身教影響下,孩子形成堅毅、果斷、有意志力和勇敢、抗挫折的特質。

對女孩子而言,通過和父親的相處,在父愛中得到滿滿的安全感,父親的性格和行為習慣,為女孩子将來與異性相處的影響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别讓父愛缺席孩子的成長,遵循7個原則,做一位合格的好父親

第二個關鍵期:7-18歲

7-18歲是孩子從兒童發展到青春期的重要階段,也是邁入成人的過渡階段。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思維在發展,認知在提升,自我意識逐漸加強,出現逆反在所難免。他們從完全依賴、信任父母到逐漸希望得到肯定,希望被認可,這種狀況下甚至出現與父母作對的言行。

這些都是正常現象,是孩子想向童年告别,争取和宣告成長和獨立,但現實情況卻是孩子的心智并沒有成熟,做事尺度和标準仍然不能準确判斷和把握。還需要家長尤其是父親的引導、陪伴還有鼓勵與支援,父親的威嚴和權威,讓孩子懂得底線和原則,讓孩子意識到責任,父親的鼓勵和支援讓孩子感受到力量。

别讓父愛缺席孩子的成長,遵循7個原則,做一位合格的好父親

有了父親的陪伴,從兒童期到青春期孩子可以更平穩度過,完成人生中重要的轉折。

别讓父愛缺席孩子的成長,遵循7個原則,做一位合格的好父親

遵循7個原則,做一位合格的好父親

一位合格的父親,是孩子成長和人生的引導者,做到以下七方面,做一位好父親。

1、承擔父親角色應當承擔的責任,創造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和氛圍。

2、多陪伴,與子女建立良好的親密關系。

3、多給予孩子支援和鼓勵。

4、接受孩子成長中的不足,懂得寬容。

5、做好榜樣作用,以身作則,培養孩子道德和責任意識。

6、有嚴格有寬松,給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

7、重視原則,關鍵階段幫孩子把控大方向。

淩晨媽媽來叨叨:

缺少了父親的教育和陪伴,長大後即便身體強壯,内心缺失的安全感也無法彌補,這樣的孩子很容易沒有主見,缺少毅力,不敢探索和嘗試。因為父母職能和思維完全不同,孩子的成長和家庭教育中,爸爸和媽媽的作用互相補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本文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