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際不打小孩日:如何科學打孩子?這5個部位不能打

如何科學有效地打孩子?

這大概是我們亟需解決的全民課題!

雖然各種育兒書籍、專家理論都告訴我們:

打孩子是不對的,以後會留下童年陰影!

道理我都懂,

但看到熊孩子作妖現場後!

國際不打小孩日:如何科學打孩子?這5個部位不能打
國際不打小孩日:如何科學打孩子?這5個部位不能打

來源:網絡

老母親一忍再忍,

默念N遍“親生的,親生的”。

經曆了“忍一時卵巢囊腫,退一步卵巢增生”等

各種曲折婉轉的心理路程後,

在“打一頓神清氣爽、揍一頓心曠神怡”中爆發!

國際不打小孩日:如何科學打孩子?這5個部位不能打

圖檔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但打孩子,真的也要講究【科學】,

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

科大大就來講講如何科學地打孩子!

國際不打小孩日:如何科學打孩子?這5個部位不能打

因輔導作業發生争執,

武漢8歲男孩被父親意外用鉛筆戳入後腦勺7厘米!

國際不打小孩日:如何科學打孩子?這5個部位不能打

因孩子不聽話,母親兩腳竟把孩子踹死!

國際不打小孩日:如何科學打孩子?這5個部位不能打

這樣觸目驚心的事件還有很多.......

父母在暴怒的狀态下打孩子太容易刹不住閘!

孩子并不是家長發洩怒氣的工具人,

無論家長多生氣,這5個部位一定不能打!

國際不打小孩日:如何科學打孩子?這5個部位不能打

圖檔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國際不打小孩日:如何科學打孩子?這5個部位不能打

首先是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我們這代人,能不挨打就長大的孩子在少數。

和我們後天學多少育兒知識、看多少書相比,

原生家庭力量更強大一點。

當道理遇到現實,束手無策的時候,

我們本能想起最熟悉的處理方式——父母的做法!

國際不打小孩日:如何科學打孩子?這5個部位不能打

圖檔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一個被揍大的孩子成為父母,

可能也像他的父母一樣情緒化,易怒!

就算以“不揍孩子”為底線,

但“行為暴力”轉化為“語言暴力”。

第二是家長情緒管理!

家長的情緒“宜疏不宜堵”。

現實生活中忍不住揍孩子,

然後後悔發誓不再打,

下次又沒控制住的父母才是大多數!

面對熊孩作妖,

學會控制情緒成為家長的必修課!

國際不打小孩日:如何科學打孩子?這5個部位不能打

圖檔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等情緒穩定下來,

我們分析孩子犯錯原因——

他為什麼這麼做?

如果屬于無心之失,

采用語言溝通可以教會孩子,

我們沒必要打!

而有時候孩子是有意為之,

内在原因可能是我們家長有錯在先,

孩子的犯錯往往是在提示我們忽略了什麼。

當孩子感覺到自己不被接納時,會拼命作妖;甚至會用成人讨厭的方式刷存在感;

當孩子感覺到自己不被關心時,會産生行為退化,采用最原始的哭鬧尋求關注,證明自己是被愛的;

當孩子不被尊重時,可能會用叛逆的方式對着幹,隻是為了讓父母看到自己;

雖然孩子這些行為讓我們氣個半死,

但他們各種瞎折騰的份上,

可能隻是想要為了吸引我們的注意!

國際不打小孩日:如何科學打孩子?這5個部位不能打

圖檔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想到這些,

或許父母的氣已經消了大半!

國際不打小孩日:如何科學打孩子?這5個部位不能打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懲罰實際上是一種保護。

國際不打小孩日:如何科學打孩子?這5個部位不能打

來源:網絡

必要情況下,我們可以打孩子。

因為要讓他們明白:

要為自己做錯的事,承擔責任,

讓他産生敬畏之心,起到威懾作用,

這才是我們必要時,打孩子的真正意義!

但要記住:

這樣警告方式一次兩次可以,

如果次次靠“打”教育,肯定不行!

打孩子也需要有技巧的打:

例如,我們可以找一個固定的懲罰工具,

必要時就用這個工具來懲罰孩子。

★打孩子專用神器★

國際不打小孩日:如何科學打孩子?這5個部位不能打

來源:網絡

孩子一旦看到它,

就意識到“我犯錯了”,

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進而産生畏懼 ,懂得自我檢討。

結束後記得告訴孩子

“雖然你做錯了事,爸爸/媽媽打了你,但我們還是愛你的!”

國際不打小孩日:如何科學打孩子?這5個部位不能打

圖檔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愛、被接納,

是抵消挨揍對心靈的沖擊最好的方式!

等孩子情緒穩定下來後,

一定要坐下來好好複盤整件事。

完完整整地告訴孩子:

揍你的原因、這件事為什麼不對、到底什麼是對的、有什麼危險性、會傷害到誰、可能會什麼後果.......

相信經過溫情和理性的溝通,

讓孩子記住教訓的同時,

也能撫平心中的委屈和傷害!

最後,要記住:

我們懲罰孩子的初衷是愛,

而不是傷害!

國際不打小孩日:如何科學打孩子?這5個部位不能打

圖檔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