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帶都不好帶的孩子”:請父母們學會放過孩子,放過自己

“誰帶都不好帶的孩子”:請父母們學會放過孩子,放過自己

前幾天寫過一篇帶4歲雙胞胎跳繩的文字,有讀者留言說:4歲跳繩太早了,對骨骼發育不好。

我解釋道:本市幼稚園中班都開始練習跳繩了,我們也是騎虎難下,不敢拖班級後腿。

其實正常的提意見提建議,我一直是用開放态度接受的。

但有位讀者态度就不太友好了,大意說的是:帶娃要用點腦子,為了跳繩吼4歲孩子,到時候等着被拔管子。

本來我完全可以不理或者拉黑就好,但沒控制住,還是回複了這名讀者:“有的孩子誰帶都好帶,有的孩子是誰帶都不好帶。我對孩子或者所有人,開始都是溫柔相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含義是:如果孩子能聽勸,自然沒人願意吼孩子。)

“誰帶都不好帶的孩子”:請父母們學會放過孩子,放過自己

當然這名讀者還是沒聽懂我的話,我想家中有“誰帶TA都難帶的孩子”的家長,一定能夠明白我的感受。

真的不是我們強勢,不是我們沒有溫柔沒有順其自然沒有用方法,是有些孩子就是太難帶了!

1

三類孩子,我家雙胞胎抽盲盒中了兩類

《美國兒科學會心理教養全書》中,按照活動水準、節律性、适應性、趨避性、反應強度、情緒狀态、注意力持久性、抗幹擾性、反應門檻值九大氣質特征,将孩子們分為三大類:易相處的孩子、慢熱或害羞的孩子、難相處的孩子。

“誰帶都不好帶的孩子”:請父母們學會放過孩子,放過自己

大約有40%的孩子屬于第一類易相處的孩子,他們能以輕松的态度對待周圍的一切。他們情緒積極,能很快适應新環境、新面孔,面對困境時也能表現得相對輕松。

第二類慢熱或害羞的孩子,情緒中有輕度的緊張感,通常表現的是缺乏熱情。他們适應新環境需要花點時間。在新環境中,這類孩子可能容易緊張,出現身體不适,或者有分離焦慮。但是當孩子漸漸對人和環境熟悉之後,他們就能更好地适應了。

我家弟弟屬于第一類,幼稚園小班時,有輕微的新環境适應過程,但基本屬于“好帶的孩子”。

第三類難相處的孩子,他們回應周圍的世界時情緒消極又強烈。

在嬰兒期,他們可能愛哭鬧;

幼兒期(1-3歲)和學齡前期(3-5歲),他們容易發脾氣;

進入學齡期後,他們還會經常發脾氣,固執又容易情緒激動。

老師也或許會經常向父母投訴,他們的行為問題,常常讓家人倍感壓力。

一個情緒強烈、适應性差又固執的孩子,讓父母感覺充滿挑戰。

我家哥哥就屬于第三類難搞的孩子。

“誰帶都不好帶的孩子”:請父母們學會放過孩子,放過自己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等育兒書籍,也大緻将孩子歸為三類,和上面分類結果基本相似:誰帶都好帶的孩子、用些方法會好帶的孩子、誰帶都不好帶的孩子。

那不好帶的孩子,究竟能有多不好帶,我舉下我家哥哥的例子,你們就能明白了。

2

媽媽:我以為你這次的行為會是極點了,誰知道你還會不斷挑戰我忍耐的極限

哥哥1歲2個月斷奶,嚎哭了整整4個小時,不帶歇氣的,全家3個大人輪番抱也沒搞定,打挺加哭得全身抽動。最後我抱了4個晚上,才改為輕輕抽泣的。

1歲3個月才學會走路,但每次到達玩的地方才肯挪步,從家到玩的地方這段路程,是堅決不走一步的。

2歲生病吐得一身髒,但堅決不肯脫掉身上喜歡的衣服;好不容易勸他脫了這身髒衣服,他又堅決不穿認為醜的衣服。

3歲半,在幼稚園哭了整整一個下午,全班老師、同學勸都沒停一下。直到快放學了,終于不哭了,因為有潔癖,不想在幼稚園大便,知道放學可以回家大便了。

4歲,他的口頭禅是“媽媽,你等我拼好這輛小車哦!媽媽,你等我再玩2分鐘!”

……

我知道這不會是哥哥行為的極點,他還會不斷挑戰我們全家忍耐的極限。

“誰帶都不好帶的孩子”:請父母們學會放過孩子,放過自己

你可能會說,是不是你方法不對呀?

那我舉例說下他1歲3個月走路這件事吧。

我家哥哥的個性是喜歡看到很多小朋友,可能會參與他們;但更多時候看到很多小朋友在一起,他隻是在旁邊自己玩自己的,他也會很開心。

是以倆兄弟能走路以後,我和老公每天下班後,晚上會帶孩子到小區球場玩。晚飯後散步、帶着孩子在那裡玩耍的人挺多的。

哥哥是非常樂意去的,但必須你把我抱到球場,到達球場,他就能撒歡跑了。

開始我以為哥哥是走得不太好,是以不願意走過去,但幾次抱到球場後,就滿場跑,我就知道是孩子偷懶罷了。

我們用過食物引誘法:他最愛的水果作為誘惑,走幾步可以吃一口,無效。

我溫柔激勵過:你原地不動,弟弟到前面那麼遠了,弟弟都玩了好久了哦!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可能都會拿走了哦!無效。

“誰帶都不好帶的孩子”:請父母們學會放過孩子,放過自己

孩子爸爸強硬死磕到底過:站着原地不動,哥哥不走,爸爸堅決不抱;更新版,我帶弟弟去玩,爸爸躲在哥哥看不到的地方,在一條黑漆漆沒有路燈的小路上,哥哥最長記錄站過30分鐘,不哭不鬧不挪動不找人。(實際上,哥哥還是非常怕黑的,哪怕現在4歲多都害怕,不知道那時候為什麼能夠不怕也不找我們。)

這樣的“死磕”,孩子爸爸連續進行了3天。除了我們偷偷觀察時喂了很久的蚊子,有次還有一位老奶奶看到哥哥獨自站那兒,着急地到處找家長,最後把我們做父母的狠狠批評了一頓,其他沒有任何成果。

同樣,從球場回家這段路,哥哥也要求抱回家,絕對不會走一步路的。

是以看到弟弟開開心心走到球場、開開心心和小朋友們玩耍,我們是由衷的高興的。

但看到哥哥在球場上撒歡跑,和其他孩子一起交換玩具,我們是心裡恨得牙癢癢的。

基礎方法、激進方法,在處理哥哥的情緒問題、行為問題上,我們無數次探索,然後無數次敗北。現在家裡其他人是放棄管哥哥的,基本是我上,孩子爸爸在忍不可忍時會狠狠批評幾句,我一般會把他攔遠點,因為我知道他下手比我重呀!

“誰帶都不好帶的孩子”:請父母們學會放過孩子,放過自己

2歲時,哥哥有一次午飯前因為小事哭個不停,我帶着出門3次看風景、分散注意力,但每次回家後,沒一會兒,他想起那件事又會傷心地開始哭。總共耗費了1個半小時,我和他的飯菜都冷了。最後我提高音調告訴他:你不能再哭了,否則媽媽就動手了。然後他不哭了,開始乖乖地自己吃飯了。

從那次以後,我明白了有些育兒書可能是沒帶過娃的人寫的,或者是沒帶過“難搞”孩子的人寫的。是以我在心情好時,會一次兩次三次的好好說話;心情不佳時,先嚴厲批評警告再說。

懷孕到孩子5歲,還是推薦一本育兒工具書《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第7版)》。書本比較全面的涵蓋了你想知道的待産準備、分月齡孩子喂養、各方面發育情況,書籍也是客觀地描述了新生兒父母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也給了對應解決對策,值得一讀!

“誰帶都不好帶的孩子”:請父母們學會放過孩子,放過自己
“誰帶都不好帶的孩子”:請父母們學會放過孩子,放過自己

3

“難搞”的孩子:父母請學會放過孩子,放過自己

第一,我們不要随便給孩子貼标簽:“壞孩子”、“難相處”。

即使我們都知道這是個難搞的孩子,但也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受歡迎。

标簽一旦貼上,就很難撕掉,孩子會形成一種消極的自我印象,你會更難幫助孩子學會應對困境,也更容易引起情感上的沖突。

第二,我們要明白:孩子的行為某種程度上是與生俱來的。

可能寶貝不是想和你對着幹,他隻是不會怎麼正确表達。比如有的小朋友想加入一個團隊的方法,可能是破壞掉他們辛苦搭好的積木房子,最後當然不但沒法加入,還讓所有人都讨厭Ta了。

我們如果能了解孩子有時候不完全受到自己的控制,能夠更有耐心一點,孩子自然也會慢慢消除對周圍環境的緊張與焦慮情緒。

而父母正确了解印度,幫助孩子調整自己的行為後,可能上學後孩子的自信會不斷增強,也會變得沒那麼難以相處。而他情緒強烈的特點,也會逐漸變成他的魅力所在,讓他有熱情、有決心、有上進心。

“誰帶都不好帶的孩子”:請父母們學會放過孩子,放過自己

第三,孩子不過是不符合父母的期待,我們就一定符合孩子的期待嗎?學會接受孩子。

我和我的父母開始特别不能接受哥哥的“叛逆”,是因為我從小一直是一個順從、自律、關心他人、不怎麼需要操心的孩子。哥哥的一切行為表現,恰恰相反,我們才知道:孩子也有這一類,也有這麼不好帶的一類。

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思考我的想法是否符合實際,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齡。盡量在孩子做得好時,表揚行為,用正向激勵強化認可的行為。

我也試着調整自己,可能對孩子來說,适應我的氣質、接受我的行為可能也是困難的。

與孩子相處時,盡量營造客觀、理智的情緒氛圍。家長的态度和行為,深刻影響着孩子處理事情和表達情緒的方式。

最重要的是,我會在臨界情緒爆發點之前,短暫離開孩子,可能去另一個房間,這也算給我們彼此一個喘息和放松的機會。

“誰帶都不好帶的孩子”:請父母們學會放過孩子,放過自己

這篇文字的靈感一是讀者留言,二是在看的《美國兒科學會心理教育全書》這本書,主要是講了6-12歲兒童心理教養方面問題:個性形成,社交能力培養,管教方法,各種諸如頂撞、發脾氣、撒謊、作弊、離家出走等問題的應對方法,孩子青春期身體變化,家庭教育與學校學習等等心理問題。

這本書對即将6歲和正處在國小階段的孩子的家庭,還是能有一定幫助和啟迪的!

“誰帶都不好帶的孩子”:請父母們學會放過孩子,放過自己
“誰帶都不好帶的孩子”:請父母們學會放過孩子,放過自己

結語

這兩天我在單曲循環《我們三天沒打我啦》,一個小女孩唱的,裡面歌詞特别像我家哥哥:“脾氣一直這麼倔”。

是的,哥哥這兩天又在作妖,是以我聽到這首歌魔怔了,也算是自我娛樂自我解壓。

“誰帶都不好帶的孩子”:請父母們學會放過孩子,放過自己

總有一些孩子特别難搞,做父母的,我們真的要學會放過孩子,放過自己。

孩子也在試着慢慢調整自己,我們也要試着調整自己的狀态和行為,更好地适應與孩子相處。

參考文獻:

(1)《美國兒科學會心理教養全書6-12歲》,(美國)雪莉·瓦奇裡·弗萊斯(主編),劉心懿(譯)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部分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