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胡文濤:好的居家幹預應該是怎樣的?

這是今天《居家幹預大咖談》的内容

錯過直播的家長們,

小星幫你總結了直播精華哦!

還有~

明天 上午9:00-10:30

《居家幹預大咖談》第5期

小墨媽媽連線大咖羅一凱,

帶你了解“以家庭為中心的幹預步驟有哪些?”

(收聽連結 見文末海報)

來看看今日直播的内容回顧吧~

居家幹預為什麼如此重要?

居家幹預具有功能性

居家幹預之是以重要,第一個原因是具有功能性。

這是暖星到家入戶服務中的一個真實故事

我們在入戶服務中,建議家長鼓勵孩子盡可能多地參與到家庭事務中,比如幫媽媽收衣服、丢垃圾、擦桌子等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但在後期線上回訪的時候,家長回報說最近沒有再進行這一系列的活動。在追問下,家長說出了很多原因 —— 孩子不願意、孩子年齡太小了,沒必要......

我們用一些問題引發了家長的思考。

胡文濤:孩子現在在機構上感統課,會做各種活動,那目的是什麼呢?

家長:可能要練習孩子聽從指令,遵守規則,然後這個過程中可能發展他的運動能力,或者是他去進行動作計劃和行為組織的能力。

胡文濤:家長說得都很對。那孩子在參與家庭事務中,是不是也會練習和使用到這些能力呢?如果同樣可以,那為什麼不讓孩子繼續參與呢?

胡文濤:這兩種活動的本質差別是什麼呢?—— 本質差別就在于,感統活動隻是發生在一個遠離真實生活的場景,而居家生活中的家務活動不隻是練習孩子的一些能力,本身就具備功能性。

小墨媽媽:所有的訓練最終都是為了服務于生活。所有的訓練最終目标是要有功能性,是要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在機構的訓練其實都是形式化的,這些形式最終要落到生活中,那與其在機構訓練,再去遷移,再去泛化,那不如在生活中直接訓練。

胡文濤:好的居家幹預應該是怎樣的?

居家幹預

具有重複疊加性

居家幹預之是以重要,第二個原因是具有重複疊加性。

胡文濤:居家生活是一天又一天不間斷的。那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我們建立了一個比較良性的親子互動方式或者是建立了比較正向的行為習慣,通過日複一日的疊加,會給予孩子不斷練習,不斷優化的機會。反之,如果我們有一個不良的互動方式,或者是給孩子建立了一個不好的行為習慣。通過這種日複一日的疊加,可能會讓這一個本來不起眼的問題,發展成一 個大麻煩。

小墨媽媽:如果你的居家幹預方式是不對的,哪怕你在機構幹預的方式對了。那依然是居家幹預形成的效果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因為在居家生活中錯誤的方式在不停地重複着。是以我們說密集幹預,其實隻有家庭能做到。

居家幹預具有包容性

居家幹預之是以重要,第三個原因是具有包容性。

胡文濤:很多時候,尤其在孩子能力發展的初步階段。我們如果直接和社群、學校中的人打交道,可能對方不會那麼遷就我們的孩子,不會根據我們孩子的能力發展的基礎和需要去調整他們的行為和互動方式。但是我們家人不一樣,我們家人對孩子是具有包容性的。

我們在入戶服務中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家長提到,孩子在幼稚園和小朋友一起看視訊的時候,看到喜歡的環節就會忍不住站起來,跑來跑去,然後大聲歡笑。這對幼稚園老師其實造成了幹擾,老師認為這樣可能擾亂了整體秩序。是以,家長希望能改變他在幼稚園的表現。

胡文濤:家長除了去跟老師溝通之外,也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在家庭裡做一些預備性的工作。比如說家長可以先思考一下;在幼稚園看視訊的時候會有這種表現,那麼在家裡會不會有類似的表現呢?那是不是可以從家庭先着手去做一些準備工作?

然後家長在家裡進行幹預過程中可能會積累一些成功的經驗,那麼你去跟幼稚園老師溝通時,家長會知道老師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能給老師提供更具有效的建議。是以能夠讓老師也獲得成功的體驗。

是以說,家長可能無法直接去幼稚園裡實踐,但是在居家環境中,家人對于孩子會有更大的包容性,能為了他的發展去作出調整,也是居家幹預的一個優勢和重要性。

小墨媽媽:是的,是以我們有一些在學校遇到的問題,實際上是可以回到家裡繼續做演練,繼續反複的去練習,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獲得新的認知,新的技能。家長用自己成功的體驗去幫助和支援老師,給老師提供有效的幹預方式。

居家幹預效果

具有長久性

胡文濤:好的居家幹預應該是怎樣的?

居家幹預之是以重要,最後一個原因是具有長久性。

胡文濤:長久性是什麼意思呢?其實不隻是居家幹預的效果具有長久性,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尤其在童年時,家庭中發生的許多事情都會對他的一生有長遠的影響。

胡文濤:拿我自己來說。我小時候特别内向,所有家人對我的評價就是這孩子不愛說話,不懂禮貌,不會跟人打交道。這一系列的評價,其實對我當時幼小的心靈就産生了深刻的影響,以至于到現在在跟人社交方面,我也是信心不足的。

胡文濤:是以家庭影響具有長遠性的特點,對孩子的終身都會産生影響。我們都說 —— 美好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治愈。普通孩子如此,特殊孩子也是這樣,他首先是一個普通孩子,其次他有一些額外的、需要支援的地方,有一些特殊的需要而已。他内在也追求價值感,也追求歸屬感,那這些價值感和歸屬感首先就來源于家庭,家庭是他最核心的力量。

不好的居家是怎樣的

好的居家幹預都是類似的,不好的居家幹預各有各的不同。

接下來是入戶服務中的真實案例:

互相指責的父母

不願回家躺在人行道上的孩子

胡文濤:我有一個特别印象深刻的場景,媽媽帶孩子出去玩。媽媽說該回家的時間了,但是呢,孩子還想繼續去前面玩。是以媽媽和孩子之間就發生了一個沖突 —— 孩子躺在人行道上面,媽媽想盡辦法想要把他帶回家。

最後媽媽不得已,給孩子爸爸打電話:“你兒子躺在馬路上不回家,你快來把他弄走吧!”

這時候是我第一次見爸爸和媽媽之間這種深度的互動,是以我想先等待着,看一看爸爸會怎麼處理。

那爸爸來到現場後,第一句話是什麼呢?他說:“這點小事情都做不好嗎?”

媽媽在聽到之後,就和爸爸吵了起來:那你自己為什麼不帶孩子?為什麼讓我帶孩子之類。

那其實這個過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什麼互動模式呢?就是當孩子出現一些問題的時候,或者當孩子需要幫助,需要我們進一步支援的時候,父母并沒有能夠形成一種合作的狀态。相反,他們可能會在這個過程中互相指責,互相拆台。那這個肯定是不利于孩子的良性成長 的,這個過程中甚至給孩子做了一些潛移默化的示範。

居家幹預的主要對象是孩子,我們希望孩子有變化。但是在整個服務過程中,我們也會花很多精力去關注孩子所生活的家庭中的人際環境,比如說家人之間如何進行交流的。

胡文濤:好的居家幹預應該是怎樣的?

拷問式的親子互動

我的孩子發起互動都是在提問題

胡文濤:這是我在服務過程中看到的一個現象。

我在一次觀察評估的時候,發現在家人一起吃飯的過程中,家長是在不停地發起話題的。全程看下來之後,我發現家長發起話題的方式是有規律性的。什麼規律性呢?——他基本上全都是以提問的方式來進行的。

比如,吃飯過程中他問孩子,“今天幼稚園學了什麼呀?”“幼稚園中午吃的什麼飯 呀?”“今天老師表揚你了沒有呀?”

那孩子呢,前兩個問題回答得還不錯,第三個問題時,孩子就沉默了。

我繼續去觀察這個家庭,我發現這個孩子他能力還是不錯的,他有大量地發起互動的行為。但是他發起互動的時候呢,他也全部用提問的方式。

他可能會問“你叫什麼名字呀,你幾歲了呀?”然後就沒有下文了,不再有任何互動性的溝通了。

然後我就們把這一點向家長呈現了出來,家長也很發愁,說确實我們也發現了,怎麼回事呢?

那我們就和家長分析:孩子生活經驗中可能接觸到的大多數發起互動的方式,都是家長所示範的内容。家長示範的互動方式是提問題,是以他學到的隻是去不停地去提問題。

那這種就是我們認為在居家幹預中不好的親子互動模式的其中一種。

學習與生活的脫節

學習拿餐具&學會之後

胡文濤:好的居家幹預應該是怎樣的?

胡文濤:這個例子也比較有趣。當時我們先是看到了孩子對于居家生活的參與度不夠,我們根據對孩子能力的評估,給家長建議了一些合适的家務活動,讓家長帶着孩子去參與。比如說吃飯之前去把自己的餐具拿過來,或者是穿戴好吃飯圍兜等等。

然後我們在回訪的時候發現這個目标基本上是已經達成了,孩子在餐前準備、用餐以及餐後收拾這些環節參與的非常順利,家長也做的非常好,隻在必要時候給予少量輔助。

後來又過了這麼一段時間,我們又到家庭裡面進行觀察評估。觀察評估過程中,我們發現在 吃飯時,很多孩子能完成的事務又變成了家長代勞。

我們就和家長讨論說為什麼沒有繼續去讓孩子參與這個環節呢?孩子的外婆就跟我說,一方面呢是孩子就是前一段時間身體不舒服,生病了,是以就又照顧的比較精細。在另一方面呢,我們就考慮說,他這個技能已經學會了,就沒必要再去練了。

那我們認為,你學習某一個技能的目的,肯定不是為了學會這個技能,而是更多将這個技能應用到生活中,促進你生活參與和生活品質的提升。就像剛才小墨媽媽說的,我們總體的目标還是聚焦在生活品質上,我們會更關注學會的技能對真實生活的影響。

成長機會的剝奪

我不愛吃辣

胡文濤:在我們服務家庭中,有這麼一個高功能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不錯,但他有一個令家長比較頭疼的表現。孩子自己不喜歡吃辣,也要求所有人都不能吃辣。是以當家人吃辣時,他情緒就會很激動 —— “媽媽不能吃辣” “辣太不好了,我要把辣丢進垃圾桶裡!”

家人為了避免孩子情緒崩潰,從來不會在孩子面前吃辣的食物。實在饞了,會在晚上躲起來偷偷吃。

那對于這個孩子來說,他的其它能力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心智解讀方面的能力是有不足的 —— 比如,無法了解自己的感受和别人感受是不同的。

家長的心情能夠了解,但是這種息事甯人的方式在我們看來,其實是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好的居家是怎樣的

1. 了解發展

家長至少要了解兒童發展的基本規律和基本事實,在跟孩子相處的時候至少不能違背規律和事實。

2. 會搭環境

實體環境、作息環境、人際環境(親子關系、家庭關系等)

我們服務過程中的一個基本思維叫做系統思維,就是說當孩子在生活成長的時候是受到周圍環境中的各種因素影響的,并不是一個獨立的存在。

那麼我們所說的居家環境也是這樣,如果家人能夠為孩子的成長搭建一個良性的環境,對孩子成長是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的,而且這并不困難。

居家環境大概分三個領域:

一個是居家的實體環境,就是我們所了解的,整個家庭環境布局,功能分區,物品歸屬等。另一個是居家的作息時間,也就是說每天的居家活動安排,整個的作息時間等。

最後一個是人際環境的搭建,這個是比較難,比較複雜的一個環境。比如說家長之間的關系,家長如何處理手足之間的關系,孩子和老人之間的關系等等。

3. 能給機會

能給機會一方面指的是孩子有參與豐富的、力所能及的居家活動的機會;另一個是孩子在參與活動中遇到困難,解決困難的機會。

家長要思考:在居家生活過程中,有沒有捕捉到,并且利用到這些能夠促進孩子進一步發展的機會?

如果兩方面能夠做到位的話,那麼居家環境就是一個豐富的小課堂,豐富的小社會,能夠促進孩子各方面的發展。

4. 教得順利

家長如果變成老師的話,家長需要一方面與孩子建立這種無條件關注的正向的親子關系。同時呢,他又要與孩子建立有評判性的師生關系,這種角色混亂,其實對于孩子和家長都是非常不健康的。

我們并不希望把家長變成幹預專家,而是說能當孩子需要的時候,家長在力所能及的範圍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教導方法,能夠遵循一些基本的教導原則(比如:強化、塑造、輔助等), 這在生活中就夠用了。如果還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呢,可以去尋找一些外部的支援。

5. 玩得起來

在居家環境中,我們肯定會有休閑時光,這是居家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孩子可能獨立遊戲,也有可能我們大人加入孩子的遊戲,或者是邀請孩子來和我們大人一起遊戲。

玩得起來呢,其實内容也很多,那我們今天隻是先把這個架構介紹給大家,之後有機會我們再繼續聊。

6. 問題應對

在居家幹預中,家長能夠比較順利地去進行問題解決。

比如說孩子有情緒了,對什麼事情無法了解,或者是手足之間有什麼沖突了,家長能夠比較順利去解決這些問題。

7. 社群準備

社群準備其實在前面也有提到,指的是居家幹預的一些過程,一些内容,一些成果,是能夠為孩子進一步參與社群生活做好準備的。(比如說幼稚園、學校、社群中的公共場所的活動的參與)

我們認為就是居家幹預要考慮到這一點,不能隻顧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現,也要為他走出家門、參與社群生活做好準備。

---END---

掃碼進免費微課群 / 咨詢交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