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奧密克戎疫苗臨床獲批!何時能打?回應來了

4月26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奧密克戎變異株(下稱“奧株”)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獲國家藥監局臨床批件。

奧株疫苗什麼時候才能面世?面對奧密克戎輕症較多的情況,奧株疫苗接種是否還必要?奧株疫苗産能供應有保障麼?未來公衆是否要每年都需要接種新的疫苗才能防止新冠感染?

4月27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召開了“奧密克戎變異株新冠滅活疫苗獲臨床批件”媒體溝通會。針對記者提出的問題,中國生物首席科學家、副總裁張雲濤和中國生物首席科學家、副總裁楊彙川進行了解答,回應熱點。

奧密克戎疫苗臨床獲批!何時能打?回應來了

前期接種的一代新冠疫苗仍然有效

日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奧密克戎變異株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先後獲得了香港和内地的臨床批件。

張雲濤表示,中國生物正在加速開展相關的臨床研究工作,疫苗的臨床方案還要跟各位專家和藥監部門做讨論後确定。目前來看,臨床研究還需要3至4個月左右的時間來完成。

奧密克戎疫苗臨床獲批!何時能打?回應來了

“奧株疫苗并不是對前期新冠疫苗的完全否定,前期接種的一代新冠疫苗仍然是有效的,特别是對60歲以上人群的防重症、防死亡,具有明顯療效。”張雲濤對記者強調,目前奧株疫苗的接種,從臨床設計的角度出發,也不是按照四針來設計的,而是在前期完成滅活疫苗兩針或三針的基礎上,開展奧株疫苗的接種研究。

臨床研究按計劃分兩條線路

這是否意味着沒接種過新冠疫苗的人不可以打奧株疫苗?張雲濤解釋稱,奧密克戎新冠滅活疫苗的臨床研究目前計劃按照兩條路線來開展。一條路線是在前期已經接種了兩針或三針滅活疫苗,間隔三個月或六個月,再分别注射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疫苗,進行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觀察。另外,也會在空白人群同步開展研究,觀察奧密克戎變異株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張雲濤介紹稱,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中國生物除了滅活疫苗之外,還有新一代重組疫苗、mRNA疫苗,都在向藥監部門滾動送出資料,處在最後的沖刺階段。

接種奧株疫苗可防止隐性感染

有觀點認為,奧密克戎的輕症較多,疫苗接種的必要性是否受到影響?是否會存在疫苗猶豫的問題?對此,張雲濤表示,奧密克戎病毒傳播快、傳播猛,近期大陸發生的群體性感染近一半都是因為隐性感染傳播再引起聚集性感染。“接種奧株疫苗對防止輕症發病、防止隐性感染會明顯提升療效,是以接種是有必要的!”

公衆是否每年都需要接種新的疫苗才能防止新冠感染?張雲濤表示,是否需要研發新的新冠疫苗,取決于病毒變異的跨度大小。“所謂跨度大小,從疫苗的保護效果來說,主要是免疫原性的結果,也就是血清學的保護結果,這是最主要的判定标準。”

“這次原型病毒到奧密克戎變異株,是原型株新冠疫苗産生的抗體,對奧密克戎的中和活性大幅度的下降,跨度大,才需要研發新的疫苗。”張雲濤表示,如果原型株新冠疫苗産生的中和抗體,對變異株仍然有很好的中和作用,跨度就比較小,從疫苗保護角度來看,那麼就不需要研發新的疫苗。

對于備受外界關注的老年人、小孩能否接種奧株疫苗的問題,張雲濤表示,目前臨床研究上會首先對18歲以上人群開展,後續會對3歲至17歲人群、嬰幼兒年齡段加速臨床研究。在獲得資料後,這部分人群也可以接種。

“奧株疫苗的禁忌事項和第一代的滅活疫苗的禁忌事項是完全一緻的,沒有其他特殊的事項。已相繼開展了針對糖尿病、高血壓,艾滋病等人群的相應臨床研究,未來禁忌事項會逐漸減少。”張雲濤說。

未來臨床研究最關注中和抗體

相比已上市的新冠滅活疫苗,奧密克戎新冠滅活疫苗的研發難點在哪?張雲濤稱,奧株疫苗整體的研發路線與一代的滅活疫苗是一緻的,工藝大體上是相同的,但因為用更換毒株的理念來研發,抗原的定量檢測、病毒培養滴度的改變,是臨床研究面臨的新問題。

記者了解到,在未來臨床研究過程中,最需要關注的是,奧株疫苗是否能夠産生對奧密克戎病毒株特異性的中和抗體。“這是有效性最核心的問題。”張雲濤說。此外,奧株疫苗是否對原型病毒或德爾塔等變異株的免疫原性也有所提升,也需要在臨床研究過程中持續觀察。

上市獲批後産能供應有保障

談及奧密克戎新冠滅活疫苗的生産問題,楊彙川表示,自疫情以來,中國生物啟動了新冠疫苗的研發及工廠中的房間建設,已在全國建成了3個P3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和6個P3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年産能超過70億劑。“新的奧密克戎新冠滅活疫苗的研發過程中,主要生産工藝、品質檢測的方法基本上沒有變化。中國生物原來建設的這些生産設施,包括配套的分包裝都可以延續使用。”

奧密克戎疫苗臨床獲批!何時能打?回應來了

同時,楊彙川稱,國藥集團中國也做了充分準備,包括奧株疫苗所用到的原材料和瓶子、包材等,“未來得到準許以後,将全力投入生産,産能和供應保障上是沒有問題的。”

令外界感到欣喜的是,相比于原始第一代疫苗,此次奧株疫苗的研發速度有了大幅提升。

“随着大陸突發傳染病應急體系建設逐漸成熟,依托疫苗研發科技創新平台,如果再遇到新的突發傳染病,研發流程一定會縮短。”張雲濤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