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紅梅老師散文集《坐着花骨朵落草的女孩》讀後
文/趙廷河

《坐着花骨朵落草的女孩》是中國作協會員、山東高密籍青年女作家伊紅梅老師的散文集,于2015年7月,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該書由中國藝術報社社長、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向雲駒作序。書中散文《坐着花骨朵落草的女孩》輯錄于中國作協創研部選編的《2014年中國随筆精選》一書。這本豐富生動的佳作,恰如一座溝通讀者與作家伊紅梅老師以及她的家鄉的橋梁。
人不能沒有家園,沒有家園會讓人變得失魂落魄。舊日熟悉的村莊風景并沒有消失,而是永遠刻在了伊紅梅老師的記憶裡。對伊紅梅老師來說,這種帶有夢幻般色彩的記憶比現實更真實,更值得留戀。由此,《坐着花骨朵落草的女孩》這個名字,背後蘊含着作家多少豐富複雜的内涵和情感,不管這份情感是歡暢的,還是苦澀的,都值得讀者去細細品味。
手指與鍵盤互動、眼睛與電腦纏綿的是伊紅梅老師心頭捂熱的家鄉鮮活的人物與故事,由此而樂此不疲地揮灑着她的才氣。大人們那些豪情跌宕、俠肝義膽的故事,點燃坐着花骨朵落草的女孩美麗的夢。荷花灣中永恒的潮汐是大海的呼吸。喜歡啄小孩子的綠公雞是一隻極兇悍的怪物。被娘牽去賣掉的獨角羊成為坐着花骨朵落草的女孩内心一生的傷痛。
鄰裡百家親,家鄉也多情。“眼瞅着五爺爺‘咕咚咕咚’喝完餃子湯,從柴竈洞裡掏出火柴,美滋滋地吸起了旱煙。嫲嫲這才小心翼翼地說:‘我給這個外來的孩子求個情,把他的戶口轉到咱三隊吧。再就是我打算把南牆根的柴屋拾掇出來,給他遮蔽個風雨。下雨陰天的,就是個牲口也不能讓它在外面淋着吧?’”《單老頭》“隻見一頭驚厥的騾子拉着輛垛滿白菜的大車竄下斜坡,沿路來不及移挪的小攤子被碾得粉碎。大老婆婆頓時吓蒙了,瑟立在四處躲閃的人群裡,不知所措。這時,有個高大的青年男子一個箭步沖上來,兩隻蒲扇大手緊緊扼住大車的駕轅,車子如生根般戛然止住!車把式趁機勒住了騾子,抱住那青年男子連叫:‘恩人啊恩人……’這個恩人就是趕早到廟會上去賣坡兔子的老公公。”“秋天的白菜蘿蔔,長得自家人吃不了,鄰親百家的都跟着沾光。”《大老婆婆》“剛喝過臘八粥,本哥哥也帶着媳婦和獨養兒子玉龍回來了。他家的祖屋年久失修,已坍塌多年,滿院子的荒草,就暫且寄居在我家老屋院牆旁老姑嫲曾經住過的兩間碾屋裡。”《雪藏的山魂》伊紅梅老師曾動情地說:“這就是我的父老鄉親。包含着血緣與地脈的深情世代繁衍的鄉民們,一直在用良心這杆秤稱量着世間的人情冷暖。”
血濃于水是親情。最痛愛伊紅梅老師的是她的嫲嫲。“我們姐仨的嬉鬧,有時會惹惱了娘,那肯定也是一頓苕帚疙瘩亂打沒商量。你若躲閃,她便沒頭沒臉的打得更兇,并且會常打偏了落在頭上。嫲嫲在竈房裡瞅着了,立刻沾着兩手面粉出來阻攔:‘海英她娘,沒見過你這樣打孩子的。要打就撈着腚使勁打,叫她長記性。若打壞了頭變成個癡巴,你不還得養她一輩子?’”“嫲嫲給我們規定了很多的不許:玩耍時不許傻笑瘋跑,吃飯時不許喳喳亂說話,從盤子裡夾菜不許夾别人跟前的,沒經大人允許不許随便接受别人的贈饋,大人招呼幹活兒時得立馬到跟前來,大人不坐到飯桌前不許先拿筷子吃飯,大人說話時不許随便插嘴……
倘若不小心違背了這些家規,她就會抓起笤帚疙瘩來懲罰你,專打你的小屁股。”《莊戶人家》邊讀邊思,隐匿在作家内心深處的謙讓和禮儀,或許受益于她嫲嫲的“家規”。的确如此,當我看完書的最後一頁時,才發現,伊紅梅老師到如今一直堅守着嫲嫲的告誡。長大方知爹娘恩。“随着兒子的出生,我感覺自己的心思已全然凝聚在這個小東西身上,倔強的心開始柔軟起來。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感受到,爹娘那些曾經隐匿在責罵裡的綿綿關愛……”《生育》這份血濃于水的親情啊,是晚輩們一輩子也報答不了的!
巧抓細節,語言鮮活。納博科夫曾說:“細節即上帝。”伊紅梅老師能捕捉、體驗、發現最為鮮活的細節,能揀到語言的珍珠。如:“一根藤上結的瓜,你就是再記恨他們,也割不斷這根血脈。”《小腳嫲嫲·老紡車》“歪把子秫秫各一路種兒。”《莊戶人家》“扯片雲彩擦擦汗,靠近太陽吸袋煙。”《單老頭》“别拿着豆包不當幹糧。”《紅豇豆》“咱高密有句戲言——‘十爺的戲,絕了’。”《青島大嫚》恰當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法,讓人看後過目不忘。
富于想像,精于表達。《坐着花骨朵落草的女孩》一書,具有典型的地域性、時代性、鄉土性,既有“衍祖宗一脈真傳曰忠曰孝,教子孫兩條正路惟耕惟讀”的家訓,又有“外公趕着棗木大車載着遊擊隊打過鬼子,曾打了不少大勝仗”的義舉;既傳承家風家訓傳統文化,又彰顯愛國主義情懷,較好地做到了古與今、家與國的有機結合與統一。散文《貔虎子精》《棗子·葫蘆蝶和貓》《童年的乳香》《鄉韻》《公婆廟》等作品中蕩人心魄的故事付諸筆端,一一呈現,給讀者以驚醒和啟迪。
伊紅梅老師因為經常踏進鄉間的泥土裡,與這裡的人們一同勞作,并用原生态的手法表述她所熟悉的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是以才寫得得心應手,自然流暢,難怪能寫出如此打動人心的傾心力作。盡管這些人和事有的早已被時間的車輪碾壓過,但我依然讀得如履薄冰,時而心驚肉跳,時而心潮澎湃。那些關于她對所熟知的嫲嫲、大老婆婆、單老頭、老宋以及外公、外婆等人物情節的追憶,溫暖親切,感同身受,也是以拉近了讀者與作家及父老鄉親們之間的距離。
伊紅梅老師的家鄉高密,地方文化别具特色,雅奏疊起,音韻綿長。高密茂腔、撲灰年畫、民間剪紙、聶家莊泥塑被列入國家、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統稱高密民藝“四寶”。這裡以莫言文學和紅高粱文化為核心,謀劃“一核雙軸九宮”空間布局,定位打造的紅高粱文化小鎮,于2022年2月獲批山東省特色小鎮。《坐着花骨朵落草的女孩》一書,插入撲灰年畫、民間剪紙、聶家莊泥塑、半印半畫年畫、美術、攝影等民間藝術圖檔作品共20餘幅。高密茂腔戲也多次融入該書故事中,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加之,伊紅梅老師自從師範畢業後,一直從事教育、文化藝術等工作,使得她的叙事視角巧妙獨特,融曆史、文化、藝術于一體,進而為她的作品注入了史料性、知識性和趣味性。通觀全書行文活潑,圖文并茂,地方文化特色鮮明,民間藝術氣息濃郁,給人以審美和愉悅的情趣。
這本書像一把鐵錘,又一次錘煉了我,讓我變得更堅實,更貼近生活,更敬仰像伊紅梅老師那樣不忘本色、虛心學習、不辍耕耘、默默奉獻的人。希冀看到伊紅梅老師更多更好的上乘佳作。
(圖檔源自網絡)
【作者簡介】趙廷河,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散文網會員。作品見《中國紀檢監察報》等各類報刊及新媒體。入選《山東散文選》《美文天下·中國旅遊散文優秀作品集》《中華情·全國詩歌散文作品選集》《相約北京·全國文學藝術精品集》(第四、五、六卷)、《中外詩歌散文精品集》等書籍。《吾心深處乃故鄉》等10餘篇散文獲國家、省級獎項。《天寒又見梅花開》《黎明靜心聽鳥語》《一株棕榈》等散文被選為中學國文考題或聯考國文限時集訓專題。散文集《梅嶺翠竹》于2020年12月由團結出版社出版。2021年1月,個人詞條被列入中國作家庫。2021年9月,獲高密市第二屆“紅高粱文學之星”榮譽。2021年9月,入選《當代散文家美文月曆(2022)》。
《當代散文》由山東省散文學會主辦,散文雙月刊,主要發表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作品,歡迎山東籍散文作家申請加入山東省散文學會。山東省散文學會常年舉辦各種散文活動,為作家提供圖書出版服務,歡迎聯系。聯系電話:18765312921、18653131587;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壹點号當代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