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東西,它可以讓父母為孩子無條件的付出,按理說親人之間應該是坦坦蕩蕩的,但現實生活中,越是親近的人,在某些方面越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這看似有些“虛僞”,卻是對雙方而言都非常重要的一點。接下來我就說說,老人跟子女相處時,要在哪些方面給自己留一手,看完這2點你就明白這樣做的前因後果了:

第一,财産狀況不要全部透漏給孩子們
經濟學上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中國的古話有雲有錢能使鬼推磨,這些話我們經常能聽到,無一不在說明财産的重要性。上了年紀的人,擁有的每一分錢基本都是靠自己的雙手賺到的,他們更能明白擁有資産的必要性,這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好的一點是能懂得攢錢,壞的一點就是自己願意把最珍貴的東西心甘情願地給予子女,隻要孩子們開口,自己基本都不會拒絕。
為什麼說這是壞的一點呢,因為當我們把财産狀況全部透漏給孩子們後,就等于給他們交了個底,當晚輩遇到一些急需用錢的事情時,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自己父母,這不利于他們養成自力更生的習慣,久而久之就可能變“啃老族”;對我們而言,一旦這筆大錢送出去,基本就是有去無回,這樣萬一自己身體突發意外,将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如果孩子們不知感恩,還會因為我們生病覺得父母是一種負擔。完全忘了當初自己用錢時我們是怎麼做的,或者根本不想記起現在這樣的情況是誰導緻的。
第二,不要為子女傾盡自己的所有
現在年輕人的工作和生活壓力都比較大,特别是工作剛穩定、已經結婚生子的年輕夫妻,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兼顧自己的孩子,很多這樣的“周末夫妻”就不得不請家中的老人,前來照顧寶寶的飲食起居,這樣既能省下一筆請月嫂的費用,自己也更放心一點。
不少我們這個年紀的人,想着對方是自己的親孫子孫女,也就二話不說答應了孩子們的請求,這沒有什麼不對。但沖動決定之前,我們要想到一旦接受這樣的事情,自己會很難脫手,但我們的年齡在一天天增長,身體機能也在逐漸下降,如果每天就是跟一個小孩子相處,自己會感覺很累。即使身體上能做到精神上也未必可以接受,因為我們根本沒有充足的空閑時間,跟自己的老友相聚,也沒有精力發展自己不能放棄的興趣愛好。與其這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為了孩子們放棄自己原本所擁有的一切,做事三思而後行才是聰明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