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種類型的家長,養育出四種性格的娃,還别說,各有千秋

4種類型的家長,養育出四種性格的娃,還别說,各有千秋

對于帶孩子這件事,我以前覺得,不就是看孩子嗎?怎麼有這麼的專家、課程、文章、說法?後來才明白,每個兒童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無法左右别人的看法,但應該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并“因材施教”。

4種類型的家長,養育出四種性格的娃,還别說,各有千秋

家長和孩子的關系

父母和孩子是什麼關系呢?遞進關系?轉折關系?還是因果關系?我覺得都不是,應該是“不對等的并列關系”。

什麼是并列關系呢?百科的解釋是:并列關系是指在同一屬概念之中存在同層次的種概念,則這些種概念之間存在的、并列的關系。

4種類型的家長,養育出四種性格的娃,還别說,各有千秋

而不對等的并列關系,是因為父母還要付出的更多,而不索求回報。這種是不對等,不單純的關系。

心理學家認為,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隻有不會教的父母。是以,這個“不對等”,還有對父母辛苦的認可。

4種類型的家長,養育出四種性格的娃,還别說,各有千秋

如果孩子有什麼要求,大部分家長,都會傾盡所有去滿足,少部分家長,選擇無視孩子的需求,但大部分都能滿足。比如孩子摔跤了,趕緊抱起來,責備一番無辜的“物品”傷了娃。孩子要玩具,扭捏一陣子,也給孩子買了。

不知道你是哪種類型的家長?不同類型的回應,之前還是有差別的,還可能對塑造孩子的性格和行為特點,有一定的影響。

4種類型的家長,養育出四種性格的娃,還别說,各有千秋

4種類型的家長,養育出四種性格的娃

美國心理學家Diana Baumrind研究了超過100位學齡前兒童,通過自然觀察、家長訪談等研究方式,将父母劃分為四種類型:專制型、權威型、放任型、忽視型。

類型一:專制型父母

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嚴格要求,如果孩子不服從,直接進行懲罰,且不解釋具體原因。如果孩子追問,可能會說“我的要求就是理由。”

很少顧及到孩子的感受和情感。養育出的孩子,也是專橫跋扈,很難聽進去别人意見的孩子。

4種類型的家長,養育出四種性格的娃,還别說,各有千秋

類型二:權威型父母

他們會為孩子設定明确目标,并監督孩子執行。但會在過程中回應孩子的問題和情感,如果沒有達成父母的期望,也會很寬容的幫助他們,而不是一味懲罰。

Tips:這類父母養育出的孩子,會有自己的主見,且負責任,能進行情緒的自我調節。

類型三:放任型父母

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很少,但對孩子的成熟度和自控力的預期也也很低。他們會覺得,孩子不必要管教太多,隻要能提供一些幫助就好,盡可能的避免對抗,也被認為是溺愛的父母。

4種類型的家長,養育出四種性格的娃,還别說,各有千秋

他們跟孩子的溝通較多,無一例外會成為孩子的朋友。但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通常比較善解人意,能在社會上很好的立足。

類型四:忽視型父母

幾乎不管孩子,吃飽喝足就好。跟孩子很少有溝通,基本上處在脫節狀态。這樣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跟父母感情很淡,走向社會後也極大可能成為“兩極化”的人,要麼很強勢,要麼很懦弱,但内心都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

4種類型的家長,養育出四種性格的娃,還别說,各有千秋

父母的教養方式,影響孩子的性格

前面我們說了,孩子跟父母的關系是“不對等的并列關系”,這種在幼年會更明顯,但等孩子進入到青春期,往往可能逐漸完全颠覆這種不對等,以孩子的能力為主,父母則很少起到重大作用。

4種類型的家長,養育出四種性格的娃,還别說,各有千秋

李玫瑾老師認為,父母在孩子12歲之前說的話,對孩子來說都是黃金,但12歲以後,都是垃圾。這也說明,早期教養方式以及親子關系建立的重要性。

也有心理學家認為,孩子感覺父母的要求公平且合理時,更願意去付出和服從,進而内化為自己的行為方式,以及處事原則。

Douglas Bernstein在《心理學要點》一書中指出,“并不存在普适的所謂最佳教育方式”。

這也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思考,是不是教育方式可以套用?并不是的,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氣質,每個家庭的文化背景也不同。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差別也正常。但更希望家長明白的是,我們在培養什麼樣的孩子,他的未來你希望是什麼樣的,并為之努力。

4種類型的家長,養育出四種性格的娃,還别說,各有千秋

言傳大于身教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很多家長有自己的說辭,也有自己的了解和看法。但我覺得,不管怎樣,我們都應該知道,自己在幹什麼,面對的孩子又是什麼樣的?

年齡小的孩子,更希望父母關注自己的感受,溫和的告訴自己,該怎麼做。而年齡大一些的孩子,有自己的主見,不喜歡父母替自己冒險。

4種類型的家長,養育出四種性格的娃,還别說,各有千秋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至少應該放低一點對孩子的要求,轉而觀察孩子的言行,并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有正能量的幫助。或許你的判斷不夠科學,但隻要你和你的孩子感受是好的,一切也就沒那麼糟糕。

淩晨媽媽來叨叨:

當我們成為父母的那一天,沒人給我們戴上皇冠,頒發上崗證書,也沒有“說明書”指導我們接下來該怎麼做。但孩子來了,你就要嘗試着去應對,去接納你和他之間的關系,或許有時候不那麼融洽,或許有時候笑中帶淚。可這不正是養育的有趣之處嗎?

(本文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