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有人說為中國帶來百年近代屈辱的清朝奠定了中國的領土

作者:一扇門袖手今生
為什麼有人說為中國帶來百年近代屈辱的清朝奠定了中國的領土

清朝的疆域

清朝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幅員遼闊,1761年統一中原後,把明朝兩京十三布政司劃為十八個行省,1820年土地達到極盛,國土面積大1316萬平方公裡,在東北,外蒙,新疆設立五個将軍轄區,設立駐藏大臣,西甯辦事大臣等掌管了遼闊的藏區,在雲貴地區實行了土司制,并在雍正年間完成改土歸流。

實力很重要,但法理同樣也很重要

說清朝奠定了中國領土的版圖,實際上說的是,清朝給中國現在的領土淡定了法理的基礎,中國的領土可以擴張到哪?擴張到哪裡為止,中國可以理所當然的解放西藏新疆,卻不能解放北韓越南,何為收回故土,何為侵略戰争,這一切都涉及到了中國法理領土的問題了。

法理和實力永遠都是領土問題的兩個方面,缺一不可,隻有法理而無實力,隻有實力而無法理,在現代國際社會中都無法将一塊土地并入一個國家的領土。

為什麼有人說為中國帶來百年近代屈辱的清朝奠定了中國的領土

明朝疆土

為何是清朝最終真正長久統一現代中國的領土

新疆,黑龍江,吉林,西藏等,在清朝之前其實并未長期被中國有效統治。新疆雖然是漢唐故地,可在唐之後早已獨立千年,黑龍江明朝初期雖然設立了奴兒幹都司,但其實存在時間也很短,控制力也非常有限。

漢人王朝的為何總是隻能困于漢地?漢人王朝由于其局限性,其不屑于,也不可能,沒有這樣的技術,沒有這樣的行政統治的技術進行這樣的整合,漢人王朝由于其富裕的地理條件,早早的成為了農業社會,而獲得了大量的财富,足夠養育這個體系中所有人的财富,但同時由于其農業社會的必然需要,形成了定居,儒家,并不人人尚武,渴望安定等特質,與邊疆地區遊牧民族的軍事能力形成差距,而邊疆地區由于地理條件,并不能通過自己生産而得到生活必須,隻能通過自己的武力進行邊疆的搶奪,以獲得富庶地區的财富,這也是邊疆與中原的最初的作用形式,其後經過改進形成了以貿易代替武力獲得财富的形式,但是由于這個系統中邊疆的生産依然很弱,在貿易中也居于劣勢,同時效用并沒有最高,統一整個整體的内在動力并沒有消失,是以整合是必須的,而漢人從來不了解遊牧民族的統治邏輯,也排斥沒有漢化的邊疆少數民族,無法有效的長期的統治這些地區,是以這個整合就交給了邊疆的少數民族。

為什麼有人說為中國帶來百年近代屈辱的清朝奠定了中國的領土

少數民族漢化對漢王朝與邊疆的整合。在最初的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中,雖然也能夠占領中原,但是要不就是全盤漢化,脫離邊疆,進而失去了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基礎,要不就是拒絕漢化,希望以邊疆的統治邏輯統治中原,這些嘗試都失敗了,直到大遼發展出了兩元政體,以漢人統治漢人,以少數民族統治少數民族。而清朝繼承了大遼的政治智慧,并在此發展成為多元體制,清朝統治者并沒有全盤的漢化,他既知道如何統治邊疆的軍事貴族,也知道如何統治中原腹地,以中原地區的财富滿足邊疆貴族的需求,同時又一邊疆的軍事力量統治着中原地區,同時以西藏的宗教來管理蒙古的軍事貴族,進而使他們形成一個整體,互相制衡。

大清對漢王朝身份的繼承與整合

大清皇帝與中國的任何的其他皇帝都不同,他擁有着多元身份,既是中原的皇帝,也是軍事貴族的王,也是宗教的精神領袖,以此多元身份才得以才能整個中國,而大清的内在基因又來自滿洲這個同時被邊疆與中原影響的地方,而獲得了兩種不同的基因,兩種不同的統治能力,才使得整個封建王朝發展的頂峰。

為什麼有人說為中國帶來百年近代屈辱的清朝奠定了中國的領土

中國天然是統一的

古代中國天然是一個整體,但是這個整體是一個互相作用的逐漸整合,它作為一個整體的方式多種多樣,并不一定要以在同一個國家中而作為一個整體,但是這個體系為了使效用最大化往往總是往統一為一個國家的方向前進,它也必須以一個統一的中國出現才能停止它的整合而達到效用最大化。

重新疆者,是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是以衛京師,在這個完整的整體中任何一部分都不可以缺失,而新疆作為整個中原腹地,整個系統的最富庶地方的戰略緩沖,保證其安全對于中原的穩定必不可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