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親愛的小孩》中的痛點太現實,這5點最值得深思

我們缺生活劇看嗎?我們缺的是接地氣的生活劇,能關注到老百姓痛點的劇,能夠引起我們共鳴的劇,《親愛的小孩》這部劇恰恰就屬于這一類。

這部劇概括了社會上的很多痛點,是很多人經曆過或者也有可能經曆的。

說他是“販賣焦慮”有人不服,可事實是,不管你販不販賣,焦慮一直都是存在着的。

《親愛的小孩》中的痛點太現實,這5點最值得深思

01孩子

孩子永遠是一個家庭的重點,大部分的家庭都是以孩子為中心,《親愛的小孩》這部劇開場就是呈現孩子出生前的尴尬事。

懷孕之後孕吐,變成大肚婆,滿臉斑,肚皮上滿是妊娠紋,孕後期的腿腳腫,坐立不安無法安睡,這都是一個孕婦經曆的。

當然也有些運氣好的,反應沒那麼大,那真的要拍手祝賀。

這些事情很多寶爸們也會感受到,經曆了孕初期的驚喜,之後就開啟了辛苦的陪伴,因為肚子太大,半夜幫老婆翻身。

孕後期胃口太好,半夜幫老婆出去買吃的,甚至還要跑好遠,就為了買到想吃的那一口。

《親愛的小孩》中的痛點太現實,這5點最值得深思

一個家庭添一個孩子必定會引起一場風波,不管是幸福的,還是焦慮的,總是伴随着一些沖突。

生之前什麼都能解決,能夠控制,但孩子出生後有些事根本控制不了。

首先要有專人照顧孩子,一個家庭中肯定要犧牲一個人的時間做這個事,大部分的家庭是由媽媽來承擔,不管你之前工作再好,學曆再高,最後的角色都是被“某個孩子的媽媽”這個稱号代替。

家庭條件好一點的,兩人都不想放棄事業,可以請保姆在家帶孩子,現在網絡上爆出多少虐待孩子的例子,讓很多家庭打消了這個念頭。

有老人家幫忙帶也有困擾,帶孩子說實話比上班還累,那些自己在家帶過孩子的就知道,上班簡直就相當于休假好嗎。

《親愛的小孩》中的痛點太現實,這5點最值得深思

老人身體好還行,萬一把老人家累壞了,又是一個負擔。

再加上老人對孩子的教育,跟年輕人的理念還是不一樣,大部分老人都會溺愛孩子,會給孩子養成很多不好的習慣,下班後看到孩子一邊看平闆一邊被追着喂飯,真的氣炸了有沒有。

當然也有思想超前的老人家,每天看育兒書,根據網上的知識,用科學的方式幫忙帶娃,畢竟是少數,有這樣的父母,就真的是遇到寶了。

《親愛的小孩》裡孩子出生後的沖突很多,月嫂不靠譜,婆婆來幫忙帶孩子,怕花錢不讓請月嫂,不讓用尿不濕,洗了很多自己兒子小時候的衣服當尿布,推着孩子去打麻将,當着孩子的面抽煙,這樣那樣的事能不焦慮嗎?

最後的解決方案就是,方一諾的媽媽還有兩年退休,為了幫忙帶外孫隻能辦了提前退,畢竟,方一諾不能放棄自己的工作,隻有讓媽媽來做後盾。

《親愛的小孩》中的痛點太現實,這5點最值得深思

02婚内出軌

現在的電視劇隻要是現實題材都會有婚内出軌,這不是個例,而是很多有問題的家庭面臨的事。

畢竟社會壓力大,兩人結婚後的激情期過了,就會暴露出很多問題,工作的壓力,加上家裡有了孩子孩子,搞得雞飛狗跳,老婆沒有精力顧及到你的感受,這些都形成了落差。

甯願在車裡待着也不想回家的男人有很多,當在外面找到了安慰,哪怕隻是一點關心,也會覺得好溫暖,自然心就動了,出軌是早晚的事。

初時男人都沒想着要離婚,但如果第三者不甘心,找上門鬧就不是你能控制的住的了,對老婆和家庭都是傷害。

《親愛的小孩》中的痛點太現實,這5點最值得深思

最後的結局無非兩種:

一、被原諒,因為壓力大繼續出軌,或者被第三者糾纏又吃回頭草,越演越烈。

二、直接離婚,哪怕心裡還愛着老婆也以無可挽回。

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這就是現實。再好的諾言就會被一地雞毛的生活打敗。

這樣的焦慮确實值得深思,就算盡量避免也很難說遇不到。

不管是《三十而已》裡的許幻山,《心居》裡的顧昕,還是《親愛的小孩》裡的肖路,都沒有得到好的結局。

是以出軌需謹慎,沒有好結局!

《親愛的小孩》中的痛點太現實,這5點最值得深思

03二婚

現在家庭很多都是二婚組成的,帶着孩子再嫁的也不在少數,如果能嫁到一個好的人家,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治愈,如果這個家庭對孩子不好,對孩子來說就是二次傷害。

是以為什麼很多家庭離婚後,都是選擇一個人把孩子帶大,雖然知道缺失了一方的愛是不完整的,但怕孩子會受傷害,還是會選擇一個人帶大。

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懂事的早,但有些也會因為父母離異的原因走入歧途。

劇中方一諾看着禾禾在遊樂場叫别的孩子爸爸,她的心也痛,為了孩子,她嫁給了謝天華,就算有個跋扈的大姑姐,整天對她冷嘲熱諷她也要忍受,都是為了讓禾禾能享受到父愛。

《親愛的小孩》中的痛點太現實,這5點最值得深思

方一諾算是幸運的了,很多二婚再嫁的,過的并不如意,隻能自己默默承受,畢竟沒有人願意把自己不光彩的事對外宣布。

二婚也是這個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也要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二婚需謹慎,一定要考慮清楚!

《親愛的小孩》中的痛點太現實,這5點最值得深思

04病痛

為什麼所有人都是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因為人生的所有事都是圍繞着健康才能展開的。

先不說生病之後身體上的痛,家人的焦慮也很現實。

之前報道有個上班族,因為父親病重請假回去,結果父親在醫院呆了十幾天還沒事,兒子痛苦不已,一邊是公司催着讓他回去上班,不然就要解雇他,一邊是自己的親生父親病情嚴重。

兒子崩潰問父親怎麼還不死,最後父親為了成全兒子回去工作,選擇了自己解脫。

這件事當時給很多人都造成了沖擊,都是在譴責那個兒子狠心,隻能說這就是現實。

《親愛的小孩》中的痛點太現實,這5點最值得深思

還有生病之後的費用,攢了一輩子的錢,生病了才發現治病根本就不夠,為了治病傾家蕩産,甚至賣車賣房子的也大有人在,如果病好了還有個安慰,如果最後人财兩空就真的成了悲劇。

更别說像劇中禾禾得的是白血病,尋找合适的配型很難,像尿毒症患者要等合适的腎源,也是很難的。

運氣好的就好像小影那樣等到了,運氣不好的就在等待中走了,隻留下家人痛苦。

雖說生老病死是正常的,但生是每個人都向往的,我們不能剝奪他們的權力。

《親愛的小孩》中的痛點太現實,這5點最值得深思

05人性

《親愛的小孩》最有争議的就是禾禾一直沒有等到合适的配型,醫生說之前沒有保留臍帶血,可以試着再要一個孩子,臍帶血有百分之20到50的幾率能救禾禾。

聽到這個希望的方一諾和肖路,竟然真的動了這個念頭,他們想着做試管不會違背道德倫理,結果因為方一諾的身體不允許,需要等一段時間恢複,方一諾竟然想着和肖路來真的,并且兩人真的去了飯店。

還好最後的理智讓他們沒有越線,但也給大家留下了一個思考:

遇到這樣的情況,救還是不救?救的話,怎麼救,就是等嗎?

如果等不到合适的捐獻者,隻能眼睜睜的看着孩子走嗎?

《親愛的小孩》中的痛點太現實,這5點最值得深思

這些問題其實很難回答的,但卻是有些家庭遇到的,電視劇中禾禾是幸運的,最後找到了合适的配型。

但人生不是電視劇,人生也不能重來,遇到事了就要去解決,但怎麼解決也要看現實。

《親愛的小孩》這部劇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值得深思的東西,雖說電視劇有點誇張,但有些事就是來源于生活,我們要珍惜生活,珍惜身邊的人,愛惜自己健康的身體,希望每個人都能過的好。

《親愛的小孩》中的痛點太現實,這5點最值得深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