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娃哭不抱,不哭才抱”的提出者,他的孩子現在怎樣了?

不知道各位寶媽知不知道有個法則叫做“哭聲免疫法”,這是一名叫約翰華生的人建立的,也是他本人深信不疑的一種育兒方法。

所謂的哭聲免疫,就是說孩子在大哭的時候選擇不去管他,任由其哭,等到孩子不哭了再過去抱一抱,給點安慰。

“娃哭不抱,不哭才抱”的提出者,他的孩子現在怎樣了?

在這個專家看來,這種教育理念才會更好的鍛煉孩子的心智,讓孩子們知道哭鬧是不會起到任何作用的,也無法引起家長的關注和重視,隻有不哭的孩子才配得到關心和呵護。

可這種冷漠不近人情的方式,真的會适合孩子的成長麼?

這個創始人的孩子深受這種教育理念的影響,孩子又變成了什麼樣子呢?

“娃哭不抱,不哭才抱”的提出者,他的孩子現在怎樣了?

其實,從看華生的兒子所遭受的後果來說,這個教育理念是完全錯誤的,因為華生的兒子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變得痛苦和自卑,多次想要自殺,有着嚴重的抑郁傾向。

并沒有因為不哭就得到家長更多的關愛,而卻因為哭帶來了更嚴厲的批評和冷漠,這對孩子的心理是非常大的傷害。

他們缺失了成長中必不可少的父母關愛,在沒有愛的環境下長大,心理變得逐漸扭曲,産生了抑郁情緒。

哭聲免疫法的錯誤在哪裡?

1. 是一種愛的缺失,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小孩子的内心是柔軟和脆弱的,他們很敏感,也非常缺乏安全感,父母的關心和呵護才能守護孩子度過這個敏感的階段,但一味用冷暴力方式去制止孩子哭鬧,不哭才有擁抱,孩子會感到很大的壓力。

當自己的心情難過或是碰到害怕的事情時,為了博得父母的關心,還必須壓抑心中難過的情緒。

他們如此往複,隻會壓抑内心的情感,變得不敢說不敢表達喜怒哀樂,他們會更加缺乏安全感,會逐漸疏離和父母的關系。

“娃哭不抱,不哭才抱”的提出者,他的孩子現在怎樣了?

2. 是對孩子的冷處理,孩子易自我質疑

在孩子哭的時候任由其哭,不管不顧,不僅孩子的身體會受到傷害,更會對孩子的心理産生極大的影響,孩子内心肯定希望心中的委屈在這時被父母所了解,過來給一個擁抱或許就能釋懷所有。

但父母不管不顧,孩子會自我質疑,是不是爸爸媽媽根本不在乎他,是不是因為自己哭了就不配得到父母的擁抱和親吻。總這樣去質疑自我,孩子會沒了自信,愈加自卑。

孩子成長這一路上,父母千萬不要吝啬表揚和關心,這将是他們快樂成長,心理健康發育的源泉,這幾個建議給到你們:

“娃哭不抱,不哭才抱”的提出者,他的孩子現在怎樣了?

1. 多陪同孩子,多給他們一個擁抱

簡單的擁抱勝過很多話語,隻要在孩子哭鬧的時候,輕輕的抱住他們,告訴孩子,我們一直都在一起,你的難過和委屈,媽媽都明白。

這時候孩子也會感受到父母濃濃的愛意,哭鬧的情緒瞬間得到緩解。

2. 教育孩子多點耐心和傾聽

孩子哭鬧并不是無意識的,他們肯定是有原因的,不要為了省事直接讓孩子哭個痛快,更多的去問問為什麼哭。

幫他們找到舒緩情緒的辦法,聽聽孩子都說什麼,也會很大程度減少哭鬧,孩子會安靜下來和你溝通。不要煩惱于孩子的哭聲,其實他們正用這樣的方式去求關注。

“娃哭不抱,不哭才抱”的提出者,他的孩子現在怎樣了?

3. 及時關注孩子動态

千萬别信什麼忽視教育法了,在孩子哭鬧時,最快速度去關注和擁抱,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安慰辦法,孩子也能更快的緩解情緒,抒發情感,不至于壓抑變得更敏感。

家長的擁抱和親吻對孩子來說更重要,他們長大會變得更加獨立和自信,你們之間的親子關系也會更加親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