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洗衣學問大!來看看洗衣大師的匠心絕活

陳愛華執著鑽研洗染技術,破解洗衣難題,研發獨有的“去漬拔色”工藝,創新衣服洗滌三大流程88道工序,不斷收獲新的榮譽、躍登新的平台,成長為行業知名專家。

洗衣學問大!來看看洗衣大師的匠心絕活
洗衣學問大!來看看洗衣大師的匠心絕活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本文刊于《中國婦女》雜志

洗衣學問大!來看看洗衣大師的匠心絕活

陳愛華 上海正章實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上海市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上海洗衣業唯一的洗衣大師,全國洗染業專家,國家進階考評員。獲評全國勞模

2021年底,前全國第12屆洗染業職業技能競賽總決賽上,被客戶譽為“手到漬除”的“洗衣神匠”陳愛華,再次以裁判身份現身賽場。她感慨萬千,“沒想到會有今天的成績,當初入行隻想學門手藝。”25年來,她越幹越投入,越學越入迷,除了苦練洗滌技術,還探索裝置創新,嘗試工藝改革,研發的40多種洗滌溶劑攻克了諸多洗衣難題,成為洗衣業知名技能大師。

大師絕活是怎樣練成的

陳愛華“手到漬除”的經典洗衣案例常令人叫絕。前兩年,上海有家高檔酒店找到她,請她清洗一條國禮級挂毯。挂毯長期懸挂,沾滿了浮塵,褪色更是嚴重。挂毯是毛麻材質,足有三四十種顔色,洗時要防脫色、防染色,洗後還要固色、修色、補色、着色……整個過程就像工筆畫臨摹,一絲一毫都不能差。這塊“硬骨頭”她連“啃”了兩個月,挂毯重新亮相時驚豔了現場所有人:圖案清晰,色澤亮麗,就像新的一樣!

有位客戶慕名而來,手裡拎着一隻價值30萬元的BV皮包。皮包由内而外被墨水污染了四分之一,污漬滲到了外層皮面。BV專賣店直接對其判了“死刑”,但客戶不甘心,聽說正章的陳愛華很厲害,便抱着一線希望請她幫幫忙。

BV包連裡外帶夾層都是皮革材質,要去墨漬,先要将墨水化開,但化墨就要下水,而皮包又不宜下水,因為皮質遇水容易變形。陳愛華拿着皮包反複琢磨,最後決定把包拆開,從裡到外分層清洗,這樣墨水就不會形成二次污染。然後再采用去漬拔色工藝,去掉外層皮面的墨漬。清洗完成後,她又一針一線把包縫好。

修複後的BV皮包完好如初,客戶又驚又喜,一個勁兒地跟陳愛華說:“真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你。”陳愛華直言相告:“包我是拆開洗的,洗後又縫上了。”客戶不相信:“真的嗎?我怎麼沒看出來?”

2014年亞信峰會在上海召開,會議期間要懸挂參會國國旗。國旗均為貢緞面料,軟薄絲滑,因為長期折疊,形成了明顯的折痕。安保要求國旗不能帶出場館,必須現場熨燙,接到任務的陳愛華帶着燙闆和熨鬥趕了過去。

國旗大,燙闆小,咋辦?她靈機一動,将線毯鋪在大理石台階上,自制了一個超大“燙台”。熨燙不能用蒸汽熨鬥,因為現場沒有抽濕裝置,倘若燙過之後旗上仍有水分,折痕會再次出現。她就采用老式電熨鬥,靠水滴在熨鬥上發出的聲音控制溫度和濕度。巡燙、焖燙、輕提、慢移……一氣呵成,108面國旗光潔平整如初,她以自己深厚的功底再現了一個工匠的絕活。每完成一次挑戰,陳愛華都很欣慰,因為“每一次挑戰都是曆練”。

一塊手帕燙了三周

功夫都是練出來的。1997年,18歲的陳愛華中專畢業,到上海正章做實習生。“不就是洗衣服嘛!”當時她想的很輕飄,一動手才知道沒那麼簡單。入行第一課是燙手帕。師父告訴她,燙出來的手帕要平整,四個角要保持90度,然後對折再對折,折成新的正方形時四條邊必須都是直的,且每條邊都不能露出來。一塊普通的手帕,她一連燙了三周才過關,但四個角90度仍不達标。

陳愛華有股倔勁,她不信自己幹不好,從此一頭“紮”了進去,天天拎着熨鬥練,手和胳膊肘常被燙得紅一塊紫一塊。練罷熨鬥又練扇莖刷。扇莖刷是一種精工手洗洗滌工具,刷時需控制手腕的力度,保持表面平整,不傷面料,也不能像扇莖一樣有絲絲的刷痕。常常是别人下班了,她還繼續一遍遍地刷。

握熨鬥,拎刷子,一幹就是一整天,每天回家胳膊都累得酸疼,晚上睡覺都不敢碰。陳愛華叫過苦、喊過累,甚至還想過放棄,人家女孩子都幹幹淨淨坐辦公室,她也想找一份輕松的工作。父母都是普通勞工,他們相信手藝的力量,“再說,沒有苦哪來甜呢?”父母的鼓勵讓陳愛華堅持下來。

定心之後,她開始琢磨幹洗技術。同一種面料,洗一分鐘什麼樣?洗兩分鐘什麼樣?二者效果有什麼不同?她發現學問都藏在細節裡,“你隻有多用心多了解,才能帶着更多的問題去請教師父,也才能學到更多的技術。”

愛鑽研肯吃苦的陳愛華成了實習生裡第一個正式入職的員工。之後的她一步一個腳印,從基層營業員幹到團支部書記。2003年,公司準備在淮海路開設一家分店,用現在的話講就是“旗艦店”。上司想為這家店選一位年輕的店長,挑來挑去,鎖定了陳愛華。“這女孩踏實,業務能力強,挑得起這副擔子!”

那一年,24歲的陳愛華成了上海正章公司最年輕的店長。

淮海路地處繁華的商業街,業務繁忙,收洗的衣物常有各種“疑難雜症”。有些污漬很難洗,或者洗掉了衣服也花了。還有些褪色嚴重,且存在大面積色差,恢複起來很麻煩。如何去漬又不傷面料?如何拔色又能固色?陳愛華開始率隊深入研發“去漬拔色”工藝。

“我們買來上百種不同顔色、不同材質的面料,用不同的藥水逐一進行測試,觀察面料顔色的變化情況。”面料有天然纖維、化學纖維,是以要學纖維知識;藥水大都是化學合成試劑,是以還要學化學知識。那段時間她買了很多書,大量閱讀,“包括師父們留下的專業書籍我都讀過。”在無數次測試中,她獨創的“去漬拔色”工藝漸漸成熟。

探索洗衣大學問

洗衣學問大!來看看洗衣大師的匠心絕活

陳愛華教徒弟熨燙衣服

陳愛華研發的新工藝很快得到了市場的驗證。一天,店裡來了位德國客人,想洗一件米其林玩偶服裝。這件衣服價值14萬元,整件衣服都沾上了黑色膠印,而衣服本身又是純白色的。之前這位客人已經跑了上海二三十家洗衣店,都沒人敢接,他灰心了,說如果實在洗不了,就隻好帶回德國洗。

陳愛華檢查後發現,這件衣服清洗的難點在于面料有一層塗層。“傳統洗衣店有很多除膠方法,但普通除膠劑無法用在這種面料上,藥劑會與塗層發生化學反應。塗層掉了,衣服也就廢了。”雖然是塊“燙手的山芋”,陳愛華還是接了過來,“憑經驗,感覺自己有50%把握。”

她先在縫線背面選了處芝麻大小的點作小樣,把藥水滴上去,察看膠印和塗層有何變化,再根據變化情況調整藥劑濃度和藥劑種類,這種不行,換;那種不行,再換……直到調到第五種,奇迹出現了:黑膠印掉了,塗層沒掉!太好了!就是它了!

兩米高的衣服,幾百處污漬,被陳愛華處理得幹幹淨淨,面料無變化,塗層無變化。德國客人不敢相信地瞪大了眼睛:“這是你洗的?”他以為隻有德國工藝能達到這種清洗效果,沒想到上海也能做到。

你為啥敢接别人不敢接的活?面對這樣的提問,陳愛華總是笑笑說:“我膽大,運氣好。”當然她也直言:“其實我也做評估,心裡有數才會接。”

陳愛華愛鑽研,看到店裡幹洗機的冷凝水直接排掉了,她覺得可惜:“水是幹淨的,又有溫度,能不能再利用呢?”一個水箱,一個水泵,水箱加溫,水泵加壓,幹洗冷凝水被接到了水洗機裡,實作了冷凝水的循環再利用。這套“幹洗冷凝水循環節能法”迅速被行業推廣。

皮革噴護時要使用化學藥劑,人與皮革面對面不利于身體健康。陳愛華偶然在上海汽車廠看到了汽車噴房,噴房内由機械手操作,人不用入内。她受到啟發,也發明了一個“皮革噴房”,噴房是透明的,設有水簾,水可以帶走霧化後的廢氣,人隻需将手臂伸進去即可操作。“皮革噴房”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洗衣大有學問。陳愛華主編撰寫行業教材及題庫,恢複了停滞23年的洗衣師工種進階技師鑒定;她帶徒傳藝,弟子們在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上摘金奪銀……由于技藝精湛,陳愛華成為上海首批洗衣師首席技師。2018年,她被評為上海工匠,2020年,又當選全國勞模。

問及如何了解工匠精神,陳愛華的回答是:“誠心對待所有的衣物,把它們當藝術品一樣‘精雕細刻’,對我來說,這就是工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