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一鳴:一個與萬千

李一鳴:一個與萬千

一個人一生會駐足多少地方,遇見多少人?

有的人生活是如此簡單。故土裡爬,故土上長,一生沒有離開那片土地,所見所交是那村莊裡的人,死後又埋到家鄉的大地下,成為那塊土地的一部分。

有的人就豐富缤紛得多。離開家鄉,就像自由的鳥,翅膀下是無垠的大地,無盡的村落、城池,無數的栖枝。多少的人,多少事,過眼煙雲。閱人無數,飽覽風物,是他們人生的代名詞。

還有許多人,他們的生活軌迹大略如此:童年的瞳仁裡,顯影父母鄉親的影像;陽光燦爛的少年,是故土學堂的時光;青春的身影,躍動在大學的講堂、綠地和操場;自别母校,他們就常駐一個城市,工作于一個機關,偶爾會去外地出差、遊走,但慣常生活在身邊的,除了家人,不過就是三五好友、十百同僚。

你所經曆的地方,有幾處令你刻骨銘心;你所遇見的人,有幾位讓你心頭萦懷?

幾年前,我從齊魯來到京師。

二十六年了,多長的時光。大學畢業,乘坐從濟南到濱州的長途汽車咣當咣當一天,才進入北鎮城内。駛過渤海八路、七路,恍惚中是走過了濟南的曆山路、山師東路。從留校幾成定局到突然改變去向,志得意滿的氣球,經不住一針的戲刺。一切轉眼成了泡影!淚光就是在那時悄悄朦胧了眼睛。暮霭中,路旁稀疏的柳樹下,吃過晚飯的人們悠閑地搖着蒲扇,拉呱閑談;或是推着童車,慈愛地守護着寶寶的童年。那時我曾暗自思忖:他們怎麼會甘心在這裡待一輩子?

如果不是一份面向全國的招聘啟事,自己也就在齊地度過餘生了。

15年濱州黃河岸,11年煙台大海邊。認識的人,上萬;打過交道的,幾千;密切交流的,數十;知心的,又有多少?我的山東兄弟。

而美好的青春,潑灑在那塊土地;成長的身影,跋涉在那塊土地;淚水、汗水、血水,滴滴浸潤于那塊土地。愛過、恨過,期盼離開而又充滿不舍的那方土地。

而他的童年是在福建霞浦小村度過的。樸實的鄉風,溫暖的親情,長空靜美,大地蔥茏,雨水淅淅瀝瀝,溪流潺潺淙淙,牛羊娴靜,鳥鳴嘤嘤,他與世界會心相視,心靈中氤氲平和的風。20歲,意氣風發的他步入省城,福州大學建築系向他奏鳴了石與瓦、光與影、結構與意境的旋律;後又踏入靜谧的清華園,書、畫、印古典之美的光,照亮他的生命。他或常憶第一本詩集《陽光青青》出書的時刻,二十多歲的生活充盈陽光;也會回眸組詩《水手》榮膺全國新詩大獎賽校園詩人獎的時分吧,那時的日子多麼青青;他也不會忘記與老詩人蔡其矯共同發起成立福建省詩歌朗誦協會的日子,年輕的副會長兼秘書長青春的臉,好不生動;他當然憶念騎自行車從福州到北京長達28天的行程,風裡、雨裡、陽光裡……又怎能忘卻,第27屆青春詩會的場景,那激昂、那婉約、那詩的芬芳。

人生充滿偶然,人生何嘗不是一場大偶然。

2013年,我們倆的人生産生了交集。

魯迅文學院,白底紅字的院牌旁,一個黑壯如齊魯塔松,一個安靜似閩南新榕。

魯院,青年作家心中的遠方。

奔向魯院的路,不平坦。

怎會想到,一個似乎遠離文學很久的文學中年,跋涉二十多年後,遇到回歸文學的機緣。中國作協以寬廣的視野、博大的胸懷,在衆多奔行而來的著名作家、評論家、編輯家中選擇了最不被看好的那個,從此他的職業生涯與服務中國作家密切相連。

無數前輩曾在這裡耕耘,無數名家曾在這裡成長,無數新秀曾在這裡誕生。從丁玲、張天翼,到賀敬之、雷抒雁,一代一代文學大師、教育前輩,筚路藍縷,以啟山林,在鼓樓、在八裡莊、在芍藥居,開辟一座又一座家園,建構起魯院巍峨的物質和精神大廈。

郭沫若、周揚、茅盾、葉聖陶、老舍、曹禺、艾青、趙樹理、馮雪峰、柳青……一個個閃光的大家走上魯院的講台。

馬烽、鄧友梅、蔣子龍、王安憶、何建明、莫言、餘華、劉震雲、遲子建、麥家……當代文學從這裡出發,迎接噴薄的黎明。

緣此,這裡被冠以作家的搖籃、文學的殿堂。

一個學文學的人,能夠把職業、事業與生命融為一體,誰言不是人生的幸運和幸福,命運的眷顧和垂青?

大凡到魯院研修的中青年作家,無不銘刻了許多艱辛的記憶。

向往、報名、排隊、等待,等待、等待、等待……一期、又一期、再一期……一年、一年、第三年……有的頭發等白了,也沒能叩開魯院的大門。

2013年5月,49名中青年作家脫穎而出,從全國各省市、各行業、各民族,跋涉千山萬水而來,來到期待已久的魯院芍藥居校區,這個甯靜安閑的園子,紅塵中的一方淨土,鬧市裡的一個憩園。

心無旁骛的潛心,沉浸涵泳的舒心,如切如磋的交心,且行且思的走心……

思與思的迸濺,詩與詩的對話,中與外的握手,古與今的融通……

每個夜晚,每扇小窗,一個鍵盤、一張螢幕,一腔心緒,一幅剪影……

那剪影裡有一位來自福建的詩人。

溫和、溫情、溫厚的張幸福。

踏實、樸實、真實的張幸福。

生命和詩歌融入大海的張幸福。

閱讀張幸福,仿若讀大海,讀生命,讀人生,讀世界。

《海螺裡有多少驚濤駭浪翻滾不息》《那是一整片一整片大海的嗚咽與哭泣》《愛是船沉下後靜靜的水面》《我的書架上挂滿海浪的笑聲》《一滴水一轉身摸出一堆鹽》《如果讓我成為緩慢的珊瑚》《我所經曆的滄桑已全部忘記了我》《我提起整座大海的澎湃》《我在黑色的午後用漁火引爆光芒與聲響》……

那裡有巫性。黎明前的黑暗時刻,現代人的孤單感、憂慮感、艱難感、恐懼感、無望感,在大海扭曲、掙紮。

那裡有神性。人類對光明、對美好、對未來的追求,在波浪裡盤旋、洶湧、升騰……

那裡有詩性。魔幻般的原始想象在澎湃、陌生感覺在贲張、靈性思維在閃光……難以言傳的表達,使人體味心靈的激動、體味人的精神的成長、體味世界的神秘和本質所在。

那裡有一個騎在波浪上的詩人,渾身金光閃閃,有着大海的斑紋。

此刻的我,又與他相遇在詩中。

我看到了自己走過的路、見過的人、經過的事。

我看到那個少年波瀾的生命、壯闊的人生。

我看到了平與奇、少與多、彎與直、因與果、偶然與必然。

我看到了一個和一個,一個和萬千——

那全部的世界。

此文為序張幸福詩集《隐約看見大海的顫動》

李一鳴:一個與萬千

李一鳴,男,1965年11月生,山東博興人,文學博士、教授,現任中國作家協會辦公廳主任。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副會長,曾任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副院長、常務副院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