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過和不及都不是理想的狀态

《論語·雍也》有這麼一段話:"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段話可以說是儒家中庸思想的一個展現,它大概的意思是:

樸實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才多于樸實,又未免虛浮。不過于粗野也不太過虛浮,質樸無華的同時不失一定的文采。一個人能做到表裡如一、彬彬有禮、不卑不亢、恰如其分,那就算得上是正人君子了。

在孔子看來,過和不及都不是理想的狀态,隻有達到兩者中間的一種中和的狀态,才是君子該有的表現。就像一個人,說話寫文章過于樸實沒有絲毫文辭的修飾甚至夾雜着一些鄉村野語,這樣的人就會顯得粗野;反過來一個人說話寫文章文采斐然,滿篇都是修辭典故但卻幾乎沒有人看得懂,讓人不知所雲,這樣的文風就顯得虛浮不切實際。

理想的狀态應該是說話寫文章平白如話能讓人看懂,也會加以一定的修辭,讓文章更加生動而不乏文采。做人跟寫文章是一個道理,寫文章要文質結合,做人也要内外兼修、表裡如一。一個君子對待他人的态度一定是不卑不亢、恰如其分的。他不會對待某些人桀骜不馴,對待另一些人則卑躬屈膝,更不會前倨後恭、見風使舵。

過和不及都不是理想的狀态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論語》:先進篇)

子貢問孔子:颛孫師(即子張)與蔔商(即子夏)他們兩個人,誰更好一些呢?“”

孔子回答子貢說:“颛孫師這個人有些過分,蔔商這個人有些趕不上。”

子貢于是追問:“這樣說來,颛孫師要更好一些,對嗎?”

孔子回答:“過分和趕不上是一樣道理的,都是不好的啊!”

前面已經說過,孔子認為過和不及都不是理想的狀态。理想的狀态是中庸,也就是無過無不及。北宋的二程(程頤、程颢)兩兄弟認為中庸就是不偏不易,“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後來的朱熹在他的《中庸章句》裡對這種說法做了說明——“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這都說明了,要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那要怎樣才能做到中庸呢?首先你要先明白什麼是過,什麼是不及。明白了過和不及這兩種狀态是怎麼樣的,你才能去尋找什麼才是中庸,什麼才是最好的狀态。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執其兩端,而用其中”,把握住了兩個極端,我們才能尋找到中間的平衡點。

過和不及都不是理想的狀态

中庸是儒家的一種理想的人格狀态,要真正做到中庸其實并不容易。《禮記·中庸》裡面就說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學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緻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人的喜怒哀樂這些情緒還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這種狀态我們稱之為中。情緒表現出來了而且都能得到恰如其分的表達,我們稱之為和。中是天底下最為根本的狀态,和是天底下共同遵守的法則。達到了中和的狀态,天地萬物就會各安其位,生長發育了。

這裡也是強調了一種中和的狀态。在我們還沒有表現出明顯情緒的時候,那種狀态叫做中。但人總是會有情緒的,當我們的情緒表現出來的時候又不能過少和過度。我們高興的時候不可能一臉冷漠,但高興過了頭往往容易樂極生悲。生氣也是一樣的道理,怒氣不發出來會憋壞身體,生氣過了頭同樣傷身。哀傷過了頭容易抑郁,開心過了頭可能變成癫狂,這些都是過猶不及的道理。

是以,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适度,中庸也就是對度的一種把握。它可能沒有一個完全統一的标準,但是卻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不要走極端,過和不及都可能對我們造成傷害。我們要用一種中正平和的心态,去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在生活中做一個溫和謙遜、文質彬彬的君子,這也許就是儒家的中庸思想給我們帶來的一些啟示。

過和不及都不是理想的狀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