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過五十,停止内耗,把精力花在值得的事上

01

很喜歡這樣一句忠告:“親愛的,外面沒有别人,隻有自己。”

我們習慣了把自己和“外面”分開,總以為是外界的環境影響了自己的生活。比方說,職場上,位置太低,導緻收入太好,日子緊巴巴的;夫妻因為缺錢而争吵。

其實,日子過得好不好,不是日子本身,而是你和世界的關系,處理得好不好。

世界很好,不好的是我們的“三觀”。如果你不及時調整,就會有精神上的内耗。

任何年紀,都要自強自立。生活幸福的關鍵步驟,就是走出“自我”。

當你五十歲的時候,根據實際情況,應該停止以下幾種内耗,把精力花在值得的事上。

人過五十,停止内耗,把精力花在值得的事上

02

第一,停止活在他人眼裡,學會活成自己。

看了一個笑話:爺孫倆騎着驢子去趕集。

路人說,驢子那麼小,居然有兩個人騎着。于是爺爺下來了。

路人又說,孫子不懂事,居然自己騎驢,讓爺爺走路。于是,孫子下來,爺爺騎驢。

路人還說,孫子這麼小,怎麼能夠走路?

爺孫倆不知所措。

你越在乎别人的言語和眼神,你越會被别人牽絆,甚至活成了别人。要知道,你和别人糾纏的時間太久,你會一點一點被同化。

世上沒有三觀一模一樣的人。别人可以說你,也可以提出建議,你需要聽着,但是要認真分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那就堅持去做,就自然會開心。

俗話說:“五十知天命。”

你已經看清楚了命運,還總是和别人較勁幹嘛?别人是不會幫你改變命運的。聰明的人,後半生會舍去很多的圈子,比方說,無用的朋友圈,勾心鬥角的職場圈。圈子小了,眼光就少了,你活成自己就容易多了。

03

第二,停止過度敏感,學會糊塗。

機關上,常常聽到這樣的議論:“有人升職加薪了,有人得獎勵了,有人和上司喝酒了......”

你也許不想參與,但是你側耳傾聽,内心很難受。因為你沒有升職,你的收入太少,上司不太喜歡你。

在社會上,你會遇到很多看不慣的事情,也會遇到小人。你很喜歡議論一番,似乎不說幾句,無法表示“疾惡如仇”。

鄭闆橋說:“難得糊塗。”

五十歲的時候,你應該是一個“心知肚明”的人,但是你不要說出來。因為很多事情,需要自然發展,很多人要栽跟頭之後,才會成熟。

一些敏感的話題,會讓别人難受;一些敏感的内容,會涉及到謠言;一顆敏感的心,很容易受傷。糊塗一些,就表示你看淡了一切,能夠不動聲色地得到退休,做回自由人。

人過五十,停止内耗,把精力花在值得的事上

04

第三,停止苛求完美,學會接納家庭的不完美。

“因為愛情,簡單的生長,依然随時可以為你瘋狂......”歌聲很優美,歌詞很浪漫,我們一直在追求這樣的愛情。

可惜,我們終其一生,隻能牽手一個人,隻能把心給朝夕相處的人。不要被浪漫的假象迷惑了。

還有你的孩子,也十幾二十歲了,或者已經結婚成家了。你會發現,他們的人生并沒有想象中那麼光彩奪目。當孩子上學的時候,你費盡功夫,讓他們去好的中學、大學。投入不少錢。

兒女成家的時候,你幫他們買房子,還帶孫子。但是兒女卻沒有反哺,你真的很失望。

你自己的人生,也沒有達到預期。比方說,小時候你想做航海家,但是後來連大海都沒有去過。

到了五十歲,才發現有太多的不滿意。其實你認真想一想,一個有缺口的杯子,從東邊看,缺口很大,從西邊看,缺口就不見了。

家庭、家人都不會完美,那麼我們就調整角度,讓心情完美。心情好了,看啥都是對的,吃啥都香。

05

第四,停止猶豫、拖延,學會馬上去追求詩和遠方。

總是聽到這樣的安慰:别急,來日方長。

可是你到了五十歲的時候,就會發現,很多長輩過世了,永遠看不到了。

你想去看望長輩,但是沒有時間。後來,你連長輩最後一面都沒有看到。隻是在親戚群裡,看到相應的消息。

還有很多的朋友,總是說“改天聚一聚”,但是一直沒有行動。當朋友去了遙遠的城市,才發現,友情都變淡了,甚至聯系不上了。

你希望去看風景,但是你要等退休。因為工作忙,還要管家。

其實,要學會“忙裡偷閑”,别總是等待,别一直覺望。昨夜夢見的人,今天一大早就去看他;來幾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未嘗不可。

沒有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每一次見面,都深情一點;每一次旅行,都要及時一點;每一頓飯,都要多一點煙火氣。

一生不過3萬天,一天不過24小時,你一猶豫,就過去了。人呢,迅速變老;生活呢,一地雞毛。餘生,要把時光變成詩了。

人過五十,停止内耗,把精力花在值得的事上

06

當然,五十歲的時候,還有很多的内耗,需要自己去領悟,去改變。比方說,發财的夢,就是胡思亂想;放不下過去,内心很煩惱;有消極的情緒,破壞身體;和别人争吵,受傷的卻是自己......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裡寫道:“最重要的,不是别人有沒有愛我們,而是我們值不值得被愛。”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和自己“鬥争”。你對外界的反應,大機率是你的主觀判斷。

當你看穿了一切,那就順其自然吧,這樣做,才能真正地放過自己。

人生的上半段,是用來争命的,下半段是用來惜命的。

願你我,不寵無驚過一生。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