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的一生有7個階段的分離,“學會接受”是成長的第一課

文|全文共1965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孩子的一生有7個階段的分離,“學會接受”是成長的第一課

看到奧運冠軍劉璇的丈夫,著名單管演奏家王弢發表的一篇文章。文章講述了陪伴他與妻子14年的夥伴,寵物蘇牧,從見證他們戀愛到結婚,到蘇牧Andy離開人世,字裡行間中流露出他對Andy的思念。

孩子的一生有7個階段的分離,“學會接受”是成長的第一課

我從未養過寵物,但是卻深刻的為那一種超脫物種的親情、友情動容。他說因為Andy,他與妻子再也不敢養狗,雖然看着Andy垂暮,但他依然認為這是一次沒有做好分離的準備。正是以,在他們的寶寶出生以後,時常在做一個叫做“接受分離”的功課。

孩子的一生有7個階段的分離,“學會接受”是成長的第一課

他這樣寫到:“我相信,有一天他就像我一樣,長大,離開父母去外地讀書,在外安家,甚至會因為工作忙碌鮮少聯絡。在這個時候到來之前,我要不停地做好這個功課,因為那時候,我希望我不會再有失去老安的傷痛。”這是一個情感細膩的男人,也是一個深愛家庭、孩子的丈夫、父親。

作為一個旁觀者,他看起來好像是在讓自己學會接受每一場分離,但仔細想,他也是在幫助孩子學習接受分離。

孩子的一生有7個階段的分離,“學會接受”是成長的第一課

接受分離,是成長第一課

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已經開始了各種各樣的分離。

第一階段:離開母體。嬰兒出生,離開自己生活了十個月的溫暖“子宮房”,這是寶寶與母親子宮分離的一課,也許哇哇大哭是一種抗議?但接受離開的那一刻,也是新生。

孩子的一生有7個階段的分離,“學會接受”是成長的第一課

第二個階段:意識到自己與媽媽是兩個人。懷胎十月,母與子是一個整體,可以說媽媽吃什麼,寶寶就吸收什麼。但出生後,要自己吮吸母乳到慢慢的學會吃飯,從形影不離到接受媽媽離開。這些過程中,孩子逐漸意識到自己與媽媽是分開的兩個人。

孩子的一生有7個階段的分離,“學會接受”是成長的第一課

第三個階段:從家庭走向社會第一步。上幼稚園是孩子從家庭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從整天與家人一起轉換到與陌生的小朋友在新的環境中生活,這是與家庭的分離,是成為社會人的關鍵。

孩子的一生有7個階段的分離,“學會接受”是成長的第一課

第四個階段:外地求學。我從國中開始在外地求學,需要住校,半個月回家一次。忙碌的學習之餘,想家是最多的事情。有的人是高中離家,有的人是大學離家,這一次是為了求知的分離。

孩子的一生有7個階段的分離,“學會接受”是成長的第一課

第五個階段:異鄉奮鬥。《2019年都市異鄉青年調查報告》顯示,在外打拼年限越長,每年回鄉陪家人的時間則越少。

在大城市打拼1-2年的年輕人中,27.1%每年陪家人時間少于10天,在外2-3年、3-5年、5-8年的異鄉青年每年陪家人時間不足10天的比例呈遞增趨勢,分别為44.2%、58%、59.8%。而工作8年以上的異鄉青年,一年回鄉陪家人時間不足10天的比例達61.7%。

從這一則資料中可以看出,大多數的都市青年人離家時間越來越長,與父母分離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孩子的一生有7個階段的分離,“學會接受”是成長的第一課

第六個階段:成立自己的家庭。很多年輕人在成家後會選擇不與父母同住,認為有獨立的家庭會更加友善,也有利于婆媳關系。婚後,就有了屬于自己的小家庭,與父母的大家庭幾乎完全分割。

孩子的一生有7個階段的分離,“學會接受”是成長的第一課

第七個階段:父母離開。這是最難過的一個階段了吧,從此以後再無人為你遮風擋雨。就像一個綜藝節目中說到的:父母是你與死神之間的一堵牆,父母離開,我們将直面死神。這一次的分離是生離死别。

每一個階段中又會充滿着各種大大小小的離别,總之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是在經曆分離才會有所成長的。

孩子的一生有7個階段的分離,“學會接受”是成長的第一課

如何幫助孩子學會分離?

每一個階段的分離,都伴随着陣痛,而孩童時代的分離是一生中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可以說如果孩子時期的分離過渡的比較好,未來會坦然接受分離。否則孩童時代分離所帶來的不安全感,會讓一個人一生都沒有安全感。

而父母育兒過程中的一項使命,就是幫助孩子學會分離!如何面對分離,接受分離,應該從以下兩點着手。

1、與孩子溝通,尊重他們的感受

前段時間看到一條短視訊,記錄的是一位名叫王小麥的小女孩第一次上幼稚園的事情。視訊中,媽媽說小麥有嚴重的分離焦慮,為了能讓孩子可以獨立上課,家人用了半年的時間來開導小麥。

再去看小麥現在上幼稚園的其他視訊,發現她不僅獨立,而且自信陽光,這樣的表現要歸功于家人與她耐心的溝通。

孩子的一生有7個階段的分離,“學會接受”是成長的第一課

我見過很多家長送孩子去幼稚園的時候,放下就走,然後偷偷躲在外面看,結果孩子在裡面哭,家長在外面哭。其實小朋友雖然小,但提早跟孩子說明去幼稚園的意義,尊重孩子的感受,讓他們充分做好分離的準備,幼稚園分離是會較好度過的。

孩子的一生有7個階段的分離,“學會接受”是成長的第一課

2、通過一些繪本讓孩子明白分離的意義

妹妹上幼稚園之前,除了帶她熟悉園所的環境,我們還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與她一起閱讀關于分離的繪本。比如《愛上幼稚園》、《媽媽一定會來接你》、《魔法親親》等繪本,讓孩子了解去幼稚園的意義,也明白和爸爸媽媽隻是短暫的分離。

當父母充分尊重孩子感受的時候,孩子才能更好的适應分離,兒童時期如何引導孩子分離,尤為重要。

心理學有一則理論表示,在每個人的兒童時期,如果能夠得到足夠的愛,形成健康的自我,那麼在他長大成人後,就會擁有獨立的人格。擁有獨立人格的孩子,才能夠更好地面對分離,抵抗分離焦慮!可以說,分離的基礎是愛,尊重!

淩晨媽媽來叨叨:

分離是成長的必修課,是為了能夠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而如何幫助孩子學會分離,是作為父母我們要放在心上的,不僅要幫他們學會分離,我們同時也要更好地學會接受分離!

(本文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