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張建雲
中午與朋友聊天,聽完我的理論後他說,真應該讓我老婆來聽您的課!
看他那快意情仇的樣子,能讀懂他的意思:給她老婆洗洗腦。
總想改變老婆的男人是無知的。理由有二,一是根本就改變不了,如同戀愛期間的盟誓“海枯石爛不變心”一樣。女人的意志比石頭堅固多了。二是不用改變。男人隻要改變自己,就能改變老婆,就能改變孩子,就能改變世界。
這就是中國人為什麼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順序如此安排的道理。但很多人卻忽視了修身之前最重要的4個條目:格物、緻知、誠意、誠心。
格物,是所有教育的源頭。不認清世界,不認清人生,不認清價值,不認清情感,不認清得失,不認清善惡美醜、是非榮辱而去談學習、工作、事業和使命,一個人是無法走入成功的。而恰恰太多人就是在這種稀裡糊塗中混日子的。
緻知,是在格物後獲得的智慧。一個人光有智慧是不夠的。智慧就像一把槍,用來殺敵就是維護正義,用來殺己就是喪盡天良。
咋辦?
用誠意觸發内心的良知,然後以正心、正念、正知、正覺來向身體、思維和心靈輸送正能量。這就是格物、緻知、誠意、正心的必要性。
是以,一個男人認為自己老婆需要洗腦了,需要上課了,需要修理了,不是男人高明,而是男人的失職,男人的尴尬,男人的難堪。很像一個男人的衣服髒了,襯衣褶皺了,人們也很容易想到這男人的老婆有點不靠譜一樣。
都是需要走進自己内心,用正心、誠意、緻知、格物的功夫來考核自己,要求自己,審視自己,改正自己,對方才能好起來。
孟子曰:子過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意思是,是你,是你,都是你的錯。想用你自己彎曲的人生道路去矯正别人的行為和觀念,自古以來就沒有過這事不成立!
更重要的是,不要在外人面前批評自家孩子:這孩子不聽話,這孩子沒規矩,這孩子不愛讀書,這孩子癡迷遊戲,這孩子沒禮貌......
這話啥意思?
孩子的錯誤絕大多數是來自于父母的。無異于你在說,我這人不聽話,我這人沒規矩,我這人不愛讀書,我這人癡迷遊戲,我這人沒禮貌......
是以,一個男人,當然包括女人,尤其是為人父母的男人女人。想把孩子培養好,隻有一招:知錯、認錯、找錯和改錯。除此之外,無路可走。
也就是說,父母不把内心積弊清理和剔除,孩子是無法成才的。因為,孩子是父母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父母,是一種血液,一種基因,一種習性。你好,他就好;你壞,他就壞。你溫柔,他就如水;你陽光,他就陽剛。
隻是太多人不識自己真面目,隻緣身在得意中。民間俗話說:覺得自己傻不錯的。言外之意是,你覺得你是對的,實際卻是錯的。
如何衡量自己是真錯還是假錯,或說怎樣找到真我呢?
1、聽一聽酒後說的話,那就是真實自己;
2、回憶一下自己做的夢,夢中就是真實自己;
3、一個人獨自黑夜中,無人要求,無人監督與考核,那個時間的所思所想,就是真實的自己。
如此,便知道自己是真人還是假貨,就知道老婆的錯來自于誰,就知道孩子到底該怎樣教育了。
今天的原文選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節》
孟子曰:子過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張建雲
作家、國學學者、全國婦聯家庭建設專家智庫成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版權聲明:除原創文字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圖檔、視訊及音樂屬于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标注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并與我們聯系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