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汽車迎來拐點,特斯拉4月銷量會“攔腰截斷”嗎?

回顧去年,被稱為“造車新勢力”三強的小鵬、蔚來、理想的銷量分别為98155輛、91429輛、90491輛,距離10萬輛“門檻”還差那麼一點點。相比之下,被衆多車企視為對手的特斯拉,去年更是在國内傳遞47.2萬輛新車。

很顯然,市場銷量資料直覺反映出消費者的需求。可以肯定的是,新能源拐點的來臨,将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考慮購買電動車。随着資料的公布,特斯拉今年3月國内銷量成績也已浮出水面。今年3月份特斯拉将其國内生産工廠的産能基本上留在了國内市場,共賣出新車65184輛,而出口僅有60輛,同比增長85%。

新能源汽車迎來拐點,特斯拉4月銷量會“攔腰截斷”嗎?

由乘聯會最新資料顯示,今年3月,大陸新能源車單月滲透率創曆史新高,達到28.2%。此外,據中汽協統計,今年一季度,國内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達19.3%,再次重新整理曆史記錄。而今年整個第一季度,特斯拉位于中國(包括出口)的累計銷量為181544輛。

更令人驚訝的是,特斯拉其一季度全球産銷成績單,共傳遞新車310048輛,而中國市場所占據其整體銷量份額的半數之多。作為參照,目前已經實作大規模傳遞的另外三家新勢力蔚來、理想、小鵬對比,今年一季度傳遞量分别為25768輛、31716輛、34561輛,明顯将這三家銷量總合加起來還不抵特斯拉一家。

另外,自去年9月開始,特斯拉月銷量就分别達到56006輛、54391輛、52859輛、70847輛,還有今年1、2月份的59845輛、56515輛,從中也能看到諸多隐憂的存在。值得一提的是,在晶片短缺、節能補貼退坡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市場也迎來了更為殘酷的競争。

新能源汽車迎來拐點,特斯拉4月銷量會“攔腰截斷”嗎?

随着大環境背景以及疫情的繼續肆虐,特斯拉上海工廠早已進入停産狀态。且因為疫情整體控制情況未見好轉,工廠停産的狀況還将持續下去。截至目前,還未收到何時複産的消息。按照眼下的趨勢,看似還會繼續延長一段時間。

工廠停産,何時複工仍不清楚,那麼将迎了更多新問題的出現,如同我們标題所說:特斯拉4月銷量會“攔腰截斷”嗎?此前,4月9日蔚來汽車在其官方app上表示,自3月份以來,因為疫情原因,公司位于吉林、上海、江蘇等多地的供應鍊合作夥伴陸續停産,目前尚未恢複。受此影響,蔚來整車生産已經暫停。換句話說,疫情之下,誰也不是個例。

新能源汽車迎來拐點,特斯拉4月銷量會“攔腰截斷”嗎?

4月14日晚,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釋出微網誌稱,如果上海和周邊的供應鍊企業還無法找到動态複工複産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國所有的整車廠都要停工停産了。可以預見,受影響由于汽車産業鍊長,協同要求高,核心生産和物流基地的停産輻射範圍更廣,不僅僅是4月,接下來第二季度甚至是未來一段時間車市産銷壓力可能将逐漸加大。

新能源汽車迎來拐點,特斯拉4月銷量會“攔腰截斷”嗎?

另外一則網絡消息,華為消費者業務CEO、智能汽車BU CEO餘承東近日在朋友圈發文表示:“的确如此,上海如果繼續不能複工複産的話,5月份之後,所有科技/工業産業涉及上海供應鍊的,都會全面停産,尤其是汽車産業!産業經濟損失/代價将會很大!4月中旬開始,部分企業就已經開始因上海等封閉導緻供應鍊斷供停産了。”

至于特斯拉何時複工?産能何時能恢複正常狀态?最終對于全年在華銷量的影響又有多大?一個個問題接踵而至,等待着解答。

新能源汽車迎來拐點,特斯拉4月銷量會“攔腰截斷”嗎?

現在,我們打開特斯拉中國區官網可以看到,如果我們下訂購買Model 3後輪驅動版車型提車周期需要20至24周,而Model 3高性能雙電機全輪驅動版車型提車周期需要16至20周。與此同時,Model Y後輪驅動版車型提車周期稍短為10-14周,而長續航與性能版Model Y的提車周期,分别為16-20周與12-16周。

新能源汽車迎來拐點,特斯拉4月銷量會“攔腰截斷”嗎?

換一句話說,目前上海工廠停産汽車産業鍊原材料價格波動,也正影響着車價的大幅上漲。而從市場需求來看,仍然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态,漲價也并未很大程度上阻擋終端消費者的購買選擇。反倒是對于特斯拉而言,又大漲了一波消費者購買熱情,并且愈發激烈。

至于今年4月份以及接下來,特斯拉在國内的銷量是否會影響其長遠的計劃,我們将目光放得再遠一些,就算第二季度開始疫情有所好轉,以目前市場對新能源長型或者是對特斯拉,短期内所拉下的這一部分銷量大機率還是會被拉回來。而今年中國市場,特斯拉最終銷量依然有可能突破70萬輛大關,更是觸及售出新車150萬輛裡程碑時刻。

新能源汽車迎來拐點,特斯拉4月銷量會“攔腰截斷”嗎?

電動EV:新能源市場發展仍存衆多不确定因素

乘聯會預計,2022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在 600 萬輛,滲透率 22%,新能源乘用車銷量 550 萬輛,滲透率 25%。如今在新四化的背景下,新能源車銷量的增速是肯定的。另外一方面,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可以看見,在晶片短缺、節能補貼退坡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市場也迎來了更為殘酷的競争。未來一年汽車市場表現會如何,2022年又将迎來哪些變革與挑戰,我們一切拭目以待。

繼續閱讀